陆方
-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竹材表面超疏水改性的初步研究
- 基于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以低表面能的含硅烷烃为原料,利用常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竹材表面自组装形成直径大约30-80nm左右的纳米棒阵列或纳米线网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竹材横切面接触角最大达到157°,具备了超疏水表...
- 田根林余雁王戈程海涛陆方
- 关键词:竹材气相沉积法接触角
- 文献传递
- NMR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 该课题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的新技术进行了<'1>H、<'13>C、<'29>Si、<'27>Al NMR以及异核多量子相关二维谱的应用研究.在对十种苯并恶嗪类化合物微观结构的研究中,利用<'1>H NMR、<'13>C NM...
- 陆方
- 关键词:核磁共振苯并恶嗪笼型倍半硅氧烷
- 文献传递
- 三种植物材料防护处理竹材技术
- 覃道春彭万喜刘君良操海群吴义强陆方
- 技术关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和获奖情况在生物活性筛选的基础上,选择樟树叶、樟树根、雪松松针等高抗菌防虫活性的植物原料,通过浸泡、水煮、汽蒸等关键工艺进行分步处理,将活性物质提取、制剂化、高效处理三者...
- 关键词:
- 关键词:竹材
- 核磁共振技术在竹木材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核磁共振技术在竹木研究相关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竹木材研究之中。文章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阐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竹木材高分子组成、抽提物以及胶粘剂化学结构方面的应用。
- 陆方程海涛王戈郭雪峰
- 关键词:核磁共振纤维素抽提物胶粘剂
- 竹材表面超疏水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7
- 2010年
- 基于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以低表面能的三氯甲基硅烷为原料,利用常温、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竹材表面自组装形成直径30~80nm的纳米棒阵列或纳米线网状结构,使竹材横切面对液态水接触角最大达到157°,滚动角接近0,具备了超疏水表面特性。本研究证实了赋予竹、木等亲水性木质纤维素材料以超强疏水性能的技术是可行性的。
- 田根林余雁王戈程海涛陆方
- 关键词:竹材超疏水化学气相沉积法接触角
- NMR对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利用 1H、13CNMR谱及HMBC、HMQC二维谱对10种苯并嗪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初步得出了它们的NMR谱特征 。
- 陆方严宝珍胡高飞张炳伟
- 关键词:NMRNMRNMRNMR
- 纺织用竹纤维标准的制订
- 2009年
- 为了便于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纺织用竹纤维》标准,促进标准的实施与完善,介绍了该标准的制订背景、意义、制订原则及主要内容。
- 王越平程海涛王戈覃道春刘政周湘祁陆方刘黎明
- 超临界CO_2萃取绿竹叶中叶绿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绿竹叶为原料,进行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绿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原料粉碎度对叶绿素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在本研究范围内最优实验条件:萃取温度323 K、萃取压力24 MPa,夹带剂(无水乙醇)体积分数6%、原料粉碎粒度为60目、萃取时间100min。在此条件下,叶绿素收率为3.23‰,且重复性较好。
- 王戈陆方吴浩王进张泽廷
-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叶绿素
- γ射线辐照处理竹材化学组分及结晶度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γ射线辐照处理前后的竹材进行CP/MAS13C-NMR图谱、XRD光谱分析,得出竹材细胞壁主要化学组分在辐照过程中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随着辐照剂量升高,竹材纤维素结晶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半纤维素发生降解,木质素由非酚型向酚型转变。
- 孙丰波江泽慧费本华陆方于子绚常祥祯
- 关键词:竹材Γ射线辐照化学组分结晶度
- 环保型竹材天然防护剂创制关键技术研究
- 覃道春岳永德操海群彭万喜刘君良汤锋吴义强花日茂李桂亭陆方杨忠罗朝晖王雅梅
- 该成果隶属“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环保型竹材天然防护剂创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8BADA9B07)的部分研究内容,所属项目“竹类资源环境友好经营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8BADA9B)...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