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伟

作品数:26 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螺杆菌
  • 6篇幽门螺
  • 6篇幽门螺杆菌
  • 5篇内镜
  • 4篇肿瘤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临床疗效
  • 4篇临床疗效观察
  • 4篇抗原
  • 4篇大肠
  • 3篇结肠
  • 3篇粪便
  • 3篇肠癌
  • 3篇大肠癌
  • 2篇烟雾病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肿瘤

机构

  • 23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闫伟
  • 11篇曹建彪
  • 10篇韩英
  • 10篇盛剑秋
  • 9篇余东亮
  • 9篇王继恒
  • 8篇李爱琴
  • 8篇李世荣
  • 8篇晨智敏
  • 7篇张英辉
  • 6篇苏惠
  • 4篇王志红
  • 3篇田素丽
  • 3篇高革
  • 3篇夏长虹
  • 2篇李浩然
  • 2篇杨欣艳
  • 2篇赵晓军
  • 2篇邹永红
  • 2篇郭汉斌

传媒

  • 6篇胃肠病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第三届全国消...
  • 1篇第一届全球华...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对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确切.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一组(A...
苏惠盛剑秋晨智敏李爱琴闫伟余东亮张英辉李世荣
关键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观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治疗 LST 的疗效。方法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对42例(45个病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隐窝开口形态观察,并进行 EMR 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EPMR)及 APC 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随访。结果 2450例结直肠瘤中发现 LST 42例(45个病变),占1.7%;该42例中9例有家族性大肠肿瘤史,占21.4%。45个 LST病变中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分别为26.7%,28.9%,40.0%和4.4%;其中管状腺瘤20个,绒毛管状腺瘤23个,锯齿状腺瘤(Serrated 腺瘤)2个,中度以上异型增生64.4%(29个),局部癌变11.1%(3个 m 癌,2个 sm 癌)。病理诊断的23个绒毛管状腺瘤中Ⅳ型隐窝开口20个,Ⅳ型隐窝开口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9%(20/23)。3个病变行外科手术治疗,42个病变在内镜下治疗,经3个月~6年随访,除1例 sm2癌外科手术后发生肝转移死亡外,其余病变均治疗成功。结论观察 LST 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改变和“非提起征”改变,有助于在内镜下正确估计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和黏膜下浸润深度,从而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EMR 或 EPMR 联合 APC 治疗 LST 安全、有效,长期随访观察疗效可靠。
盛剑秋晨智敏李爱琴闫伟余东亮张英辉苏惠田素丽崔新娟韩英李世荣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
病例-16
@@病例摘要:女性患者,47岁,入院前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粘液脓血便症状,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和病理均支持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给予5氨基水杨酸制剂口服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停药后症状易复发,此后症状间断发作。2008年...
王继恒闫伟曹建彪韩英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烟雾病1例报道被引量:3
2010年
1名47岁女性患者确诊溃疡性结肠炎6年,黏液血便间断发作,多次住院治疗。本次住院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症状,头颅MRA和血管造影提示烟雾病,行右侧颅内外动脉血管吻合术加颞肌贴敷术,术后头晕和视物模糊症状改善。结合患者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考虑烟雾病系溃疡性结肠炎的罕见肠外表现。
王继恒闫伟曹建彪韩英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烟雾病肠外表现
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3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胃镜置入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术后2~6周回收支架,观察症状,进行胃镜及胃肠X线检查,了解贲门通畅和胃食管反流情况,并随访观察3~3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其中14.7%(5/34)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支架移位,经过2~4次复位,分别在置入2~6周后,顺利取出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均明显缓解,由术前的2.91(2~4)分降至0.47(0~1)分;治疗后所有患者贲门畅通,贲门开放直径由术前的0.212(0.1~0.5)cm增至1.432(0.9~1.8)cm;随访期间3例患者(8.82%)分别在第13、15和18个月复发,其余患者食管保持通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回收方便等优点,但其在体内最佳置入时间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盛剑秋晨智敏余东亮闫伟夏长虹李爱琴赵晓军苏惠韩英李世荣
关键词:食管支架贲门失弛缓症
胃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28
2009年
精确的检测方法是诊断胃H pylori感染和评价临床疗效的关键.按检测取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从胃内取材以及其他途径取材,前者包括微生物学方法、形态学检查、尿素酶依赖性试验,而后者包括血清免疫学、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测、粪便H pylori抗原检测以及尿液、唾液H pylori抗体检测等.本文将这些方法分类介绍.
闫伟曹建彪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肘管综合征超声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CTS)超声定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CTS患者33例作为患者组,共39个患病肘关节;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60个健康肘关节。用高频超声检查2组尺神经,并比较2组间尺神经形态、回声、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及CSA肿胀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超声声像图中69.2%可见明显卡压,表现为卡压处尺神经局部扁平或变细,卡压的近端及远端肿胀变粗,回声降低;30.8%未见明显卡压,仅表现为肘部尺神经肿胀;尺神经最粗CSA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系数r=-0.528。结论:超声对CTS的定量检测中,CSA肿胀率诊断价值最大,CSA和CSA肿胀率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灵敏度。
石颖秦冰娜聂宏娟王兴华韩梅闫伟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压迫综合征超声检查多普勒
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0
2007年
背景:早期大肠癌可以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但其疗效和预后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早期大肠癌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对1986年1月~2005年10月经内镜确诊的早期大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治疗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9例早期大肠癌(104个癌灶)中,无症状人群普查发现34例,临床就诊发现65例。内镜治疗69例(共72个癌灶),外科手术治疗30例(包括内镜治疗后追加手术者,共32个癌灶)。内镜治疗组癌灶完全切除率为9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治疗组有1例病理证实癌组织浸润达黏膜下深层,肝脏有多个微结节转移灶。内镜治疗组经3个月~19年的随访,除19例失访、6例死于心脏病等疾病外,无一例肿瘤复发。比较两组黏膜和黏膜下层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和5年生存率,内镜治疗组的疗效与手术治疗组相似(P>0.05)。结论:早期大肠癌,特别是黏膜层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和随访结果与手术治疗相似,且损伤小、安全、简便。黏膜下深层癌易发生转移,内镜下切除应注意判断肿瘤黏膜浸润深度,非提起征是内镜切除的关键指征。无症状自然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途径。
张英辉盛剑秋晨智敏闫伟余东亮李爱琴王海红韩英李世荣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热极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热极治疗对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内镜下应用热极配合质子泵抑制剂(雷贝啦唑)和黏膜保护剂(膜固思达)治疗疣状胃炎;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啦唑)和黏膜...
盛剑秋晨智敏张英辉李爱琴闫伟余东亮田素丽
关键词:疣状胃炎热极治疗内镜治疗临床疗效黏膜保护剂
文献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肠梗阻1例
2008年
病例:患者女,38岁。因“腹胀2周加重伴腹痛1周”于2008年3月2日拟“不完全性肠梗阻”收治入院。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1周前腹胀加重,伴腹痛,遂到门诊就诊,予灌肠后可排稀便,但腹胀症状无缓解。患者已婚,未孕。既往有胆囊炎史;有长期便秘史,大便干燥,呈羊粪球状,约1次/6.7d。
闫伟王继恒曹建彪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梗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