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修宽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氮素
  • 2篇冬小麦
  • 2篇冬小麦产量
  • 2篇养分
  • 2篇玉米
  • 2篇砂质潮土
  • 2篇生物炭
  • 2篇施氮
  • 2篇施肥
  • 2篇施肥指标
  • 2篇土壤
  • 2篇小麦产量
  • 2篇麦田
  • 2篇麦田土壤
  • 2篇丰缺指标
  • 2篇潮土
  • 1篇大学校园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机构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7篇金修宽
  • 2篇和爱玲
  • 2篇胡颖
  • 2篇孙克刚
  • 2篇赵同科
  • 2篇李向东
  • 2篇赵丽君
  • 1篇祝秀花
  • 1篇韩燕来
  • 1篇安志装
  • 1篇李培培
  • 1篇汪强
  • 1篇马茂亭
  • 1篇张万旭
  • 1篇王辉
  • 1篇刘晓虎
  • 1篇杜莹
  • 1篇李慧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测墒补灌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小麦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旨在探索测墒补灌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为该区节水、节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漫灌的方式设置测墒补灌和施氮两因素田间试验,补灌设置4个处理,于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依据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W1)、60%(W2)、70%(W3)、80%(W4)。施氮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N0)、施纯氮180 kg·hm-2(N180)、240 kg·hm-2(N240)和300 kg·hm-2(N300)。在此处理下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各施氮处理下,补灌量的增加可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当补灌量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80%范围内时,冬小麦籽粒的增产效应差异不显著。各补灌处理下,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变化。本试验条件下当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施氮量为240 kg·hm-2时冬小麦籽粒产量达到最高,为8 104.6 kg·hm-2。(2)增加施氮量和补灌量均可显著增加麦田总耗水量,但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施氮的提高效果不显著。补灌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麦田总耗水量,但当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60%(W2)、70%(W3)时较补灌至80%(W4)处理显著降低耗水量,说明有利于节约灌水而获得较高产量。(3)相同施氮处理下,补灌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当补灌量增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为14.7 kg·hm-2·mm-1。相同补灌处理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但施氮量不宜超过240 kg·hm-2,否则将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4)相同施氮处理下,应控制补灌量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为60.1 kg·kg-1、22.4 kg·kg-1。相同补灌处理下,施氮量应控制在24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
金修宽马茂亭赵同科安志装姜玲玲
关键词:小麦产量
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田间试验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补灌设3个水平,在冬小麦拔节期0—40cm土层补灌至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的60%(W_1),70%(W_2)和80%(W_3)。施氮设3个水平:不施氮(N_0)、施纯氮195kg/hm^2(N_(195))和255kg/hm^2(N_(255))。结果表明:(1)不同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株高、叶面积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同一补灌处理下,其冬小麦株高、叶面积均表现为N_(255)>N_(195)>N0(p<0.05)。N_(195)、N_(255)处理显著高于N_0处理,但N_(195)及N_(255)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施氮处理下,W_2(569.4m^3/hm^2)、W_3(873.45m^3/hm^2)处理显著高于W_1(265.2m^3/hm^2)处理,但W_2及W_3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量施氮和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无显著性作用。(2)同一施氮水平下,补灌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施氮和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存在一定的临界值,超过临界值,产量下降。当施氮量为195kg/hm^2,补灌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569.4m^3/hm^2)时达最高产8 500kg/hm^2。(3)冬小麦成熟期,施氮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p<0.05),但在W_2、W_3处理下,N_(255)相较于N_(195)显著下降(p<0.05),特别是在W_3(873.45m^3/hm^2)水平下,N_(255)甚至低于N_0处理;在N_0、N_(195)处理下,植株氮素积累量随补灌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但在N_(255)处理下并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适量补灌、施氮可提高冬小麦的吸氮能力,但过量补灌、施氮并不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4)拔节期补灌量的增加虽提高了冬小麦的吸氮能力,促进冬小麦吸收较多的氮素,却抑制了冬小麦体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和分配。综合考虑冬小麦生长状况及氮素风险状况,建议施氮量为195kg/hm^2、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70%(569.4m^3/hm^2),作为该区域适宜的水、肥用量。
金修宽赵同科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氮素吸收分配
河南农业大学校园雨水利用景观方案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方案,指出雨水在收集与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杜莹王辉金修宽
关键词:水资源雨水资源雨水利用景观
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磷施肥指标及小麦施磷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被引量:7
2013年
运用ASI法测定的潮土区小麦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与不施磷小麦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小麦相对产量<50%,50%~65%,65%~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可以得出潮土区土壤有效磷"极低"指标为<7 mg/L,"低"指标为7~12 mg/L,"中"指标为12~18 mg/L,"较高"指标为18~38mg/L,"高"指标为>38 mg/L。据此建立的麦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7 mg/L,推荐磷肥用量为135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7~12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105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2~18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9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8~38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6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38 mg/L,建议不施或者少施磷肥。
孙克刚和爱玲李向东金修宽胡颖刘晓虎赵丽君
关键词:小麦丰缺指标
砂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施用生物炭效果研究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区域性砂质潮土上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砂质潮土理化性状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小麦玉米生育期土壤理化性状、产量及农艺性状、土壤水分、pH值、速效钾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不...
金修宽
关键词:砂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方式
文献传递
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及施钾量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ASI法测定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含量,按照缺钾素处理小麦产量占平衡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百分数即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时分别对应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为极低、低、中和高的标准,建立了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并据此提出推荐施钾量,为潮土区当前生产条件下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潮土区土壤有效钾临界指标:有效钾含量<48.4mg/L为极低,介于48.4~78.2mg/L为低,介于78.2~114.8mg/L为中,>114.8mg/L为高。根据此麦田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提出的推荐施钾量为:土壤有效钾含量<48.4mg/L时,推荐施钾量为150kg/hm2;有效钾含量在48.4~78.2mg/L时,推荐施钾量为120kg/hm2;有效钾含量在78.2~114.8mg/L时,推荐施钾量为90kg/hm2;有效钾含量>114.8mg/L时,推荐施钾量为45kg/hm2。
孙克刚和爱玲金修宽李向东胡颖祝秀花赵丽君
关键词: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
生物炭对砂质潮土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砂质潮土中低产田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三个生物炭梯度8 thm-2、16 thm-2和32 t hm-2,研究了生物炭施用对砂质潮土养分,微生物数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生物炭后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其中以32 thm-2施用量含水量最高,最高比不施生物炭对照(CK)高5.4%。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施用量越大pH增加值越高,开花期后pH开始缓慢下降;施用生物炭土壤铵态氮含量总体变化不明显,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CK,施用量越高,硝态氮含量越低;施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P<0.05),而对速效磷影响较小,后期有降低土壤速效磷的趋势;各梯度施用生物炭对试验土壤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较大施用量16 t hm-2和32 t hm-2显著提高了真菌数量(P<0.05)。施用生物炭16 thm-2和32 thm-2可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李培培韩燕来金修宽张万旭李慧汪强
关键词:砂质潮土生物炭速效养分玉米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