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4
- 1996年
-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正常人和79例各种心肌疾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退行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用静态平面201铊心肌显像,观察其在心肌内分布情况。结果: ̄(201)铊心肌显像异常的总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2%,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6.8%和100%,均明显高于其他二种心脏病(P<0.001)。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临床上疑似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可作为一个有较高价值的检测手段。
- 吴树燕王久成郭志军林景辉朱玫袁颖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成像心肌疾病
- 64例老年人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被引量:7
- 1995年
- 本文以64例老年(>60岁)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冠心动态心电图具有:(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占78.1%);(2)窦性心动过缓的检出率高(占75%);(3)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占98%)等特点。
- 施行舟郭志军
-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动态心电图
-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昼夜规律(摘要)被引量:13
- 1995年
-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为了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我们对93例冠心病患者经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到的191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资料 我院1990.1—1994.1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用DCG监测到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3例共191次.男性58例,女性35例,年龄:39—74(53.76±7.79)岁.冠心病诊断按美国心脏协会1979年制定的标准,结合病史、体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手段进行诊断。
- 郭志军姚庆阳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 冠心病患者ST段缺血型改变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 1995年
- 分析120例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网监测结果,表明无症状性缺血型ST段压低次数明显多于有症状者(P<0.01);缺血型ST段压低时伴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者少(占12.54%),其平均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无症状性者(P<0.01);发作次数白昼占87.46%,明显多于夜间(P<0.01),白昼以6~12时为发作高峰,占57.94%;发作时的平均心率明显快于缺血前的平均心率。
- 郭志军吴鼎昌黄琳
-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氧自由基的影响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高血压病患者血氧自由基的影响.
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将正常血脂(NC组)和高血脂(HC)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共12周,NC组,n=3...
- 郭志军许佳俊赖金狮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脂水平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
- 文献传递
-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昼夜规律
- 1995年
- 我们对92例冠心病患者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到的191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规律,白昼(占90.6%)明显多于夜间;全天发作高峰在上午6~12时(57%)。
- 郭志军林太原吴鼎昌
- 关键词: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 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11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进行了分析,并和92例正常人作对照,以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高血压、高龄、左室肥厚、患病时间长有关,上述原因均是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认为:这些危险因素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能和心脏负荷过重、高儿茶酚胺状态、心肌缺血、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电不稳定有关。
- 施行舟郭志军
- 关键词: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