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秀东

作品数:26 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13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孢粉
  • 17篇植被
  • 15篇孢粉组合
  • 14篇表土孢粉
  • 13篇表土孢粉组合
  • 12篇石漠化
  • 7篇岩溶
  • 3篇岩溶石漠化
  • 3篇植被恢复
  • 3篇喀斯特石漠化
  • 3篇不同植被
  • 2篇典型植被
  • 2篇演替
  • 2篇植被演替
  • 2篇石笋
  • 2篇石笋记录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中新世

机构

  • 21篇西南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昌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水文地...

作者

  • 26篇郝秀东
  • 15篇谢世友
  • 12篇欧阳绪红
  • 11篇罗伦德
  • 8篇石胜强
  • 5篇赵增友
  • 3篇李林立
  • 3篇袁道先
  • 2篇翁成郁
  • 2篇孙爱芝
  • 2篇刘小瑜
  • 1篇陈晓德
  • 1篇谢德体
  • 1篇况明生
  • 1篇李阳兵
  • 1篇柳云龙
  • 1篇戴璐
  • 1篇魏兴萍
  • 1篇王丽
  • 1篇王小龙

传媒

  • 4篇中国岩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三届北方岩...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中新世中-晚期的古植被及古海拔重建:来自台湾苗栗地区的孢粉学证据
本研究选取台湾西北部苗栗出磺坑剖面进行孢粉学分析,揭示并重建了中国东南部中新世中-晚期(~14.4-5.5Ma)的古植被、古海拔演变。孢粉结果显示,高山针叶类花粉大量出现,如铁杉(1.49-38.5%,平均18.0%)和...
郝秀东翁成郁黄奇瑜欧阳绪红
关键词:中新世
文献传递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
喀斯特石漠化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人类强烈干扰的环境,其土层浅薄,分布不连续,质地较粘重,水分较差,普遍缺乏C层,稳定性差,常处于负增长状态,与缓慢的成土速率相比,具有不可再生性。长期以来,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广州市主要蔬菜生产地汞含量调查及污染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广州市7个主要蔬菜生产地土壤汞含量进行采样测定,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和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对其单因子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蔬菜产地土壤汞含量较高,采集的60个样品中,超过0.05 mg/kg的样品达43个,其中黄埔区汞含量超标严重;从时间角度来看,广州市蔬菜产地土壤汞平均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近几年的增速较快;60个样品的汞污染指数为0.073~3.820,平均值为1.139。
刘小瑜谢世友魏秀国郝秀东
关键词:蔬菜产地污染评价
典型石漠化区不同植被表土孢粉组合的生态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南平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出了该区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表土孢粉组合中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主要为马尾松,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表现出石漠化地区孢粉组合的显著特点.研究区内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孢粉组合差别明显,但与其相应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石漠化地区现代植被的基本状况.表土孢粉组合中有很多喜钙性、旱生性、石生性植物,对生态恢复和重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为该区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欧阳绪红郝秀东谢世友罗伦德况明生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植被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滇西北高原的孢粉记录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运用古气候参数方法对滇西北高原YXL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结合定年数据,重建了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并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从大约31 570 cal.yr BP以来,滇西北高原总体经历了温凉偏干-冷干-略转暖湿-冷干-转暖增湿-冷干-转为暖湿-温和偏干-温凉偏干的气候变化历程,其间多有反复;YXL剖面孢粉记录与董哥洞、葫芦洞石笋记录在古气候变化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对H2、H1、YD、MWP、LIA等气候事件反映明显;YXL剖面孢粉记录中全新世大暖期升温增湿的速度慢于石笋记录和冰芯记录,其干冷气候期持续时间较长,这些特点均与高原环境有关,并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意义。
石胜强袁道先罗伦德郝秀东赵增友
关键词:孢粉记录石笋记录植被气候变化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33个表土和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共由50科属组成,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除次生马尾松林、次生柳杉林和桃树林外),含量为38.84%~86.56%,其次是乔木(主要为马尾松),含量为13.42%~59.40%,灌木植物花粉含量最低,为0.00%~12.50%,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花粉类型丰富度差别不明显,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乔木和灌木植物种类的变化,草本和蕨类基本保持不变;(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土孢粉组合差别明显,与其相应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基本反映了石漠化地区现代植被的基本状况;(4)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表土孢粉组合中乔灌木花粉含量和种类越少,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越多,且以耕地杂草为主。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对喀斯特石漠化区次生植被及其表土孢粉组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土地利用方式
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表土孢粉组合的差异性——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重庆市南川区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1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调查和采样,以研究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岩溶山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中以乔木花粉为优势,含量为34.38%—63.39%,其次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的孢粉,含量为32.04%—58.18%,灌木花粉含量最小,为6.08%—29.77%,沼生草本也有少量,仅为0.14%,这与当地的现代植被基本相同;(2)石漠化地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占优势,含量为46.40%—76.47%,其次是乔木花粉(主要为马尾松),含量为17.73%—46.84%,灌木花粉含量最小,为5.79%—12.50%,说明其植被退化严重;(3)石漠化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中有很多喜钙性、旱生性、石生性植物,对生态恢复和重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为该区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植被岩溶山区石漠化
35000 a BP以来四川洪雅的孢粉记录与气候变化被引量:7
2012年
运用古气候参数方法对四川洪雅GMH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结合定年数据,分析出本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并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从大约35 670aBP以来,四川洪雅地区总体经历了暖湿—温润—凉干—温润—冷干—温湿—凉润—暖湿—温润的气候变化过程,其间多有反复;GMH剖面孢粉记录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在古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对H3、H2、H1、YD等气候事件反映明显;E带(21 100-17 000a BP)对应的降温减湿期较石笋记录提前出现与研究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山前台地的地貌特征有关;对比发现I带中的温干气候期(约2 150aBP前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意义。
石胜强袁道先罗伦德赵增友郝秀东
关键词:孢粉记录植被气候变化石笋记录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生态指示意义——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漠化区为例
@@通过对南平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出了该区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表土孢粉组合中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主要为马尾松,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表现出石漠化地区孢粉组...
郝秀东谢世友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李林立孙爱芝赵增友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
文献传递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区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岩溶环境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土壤有着特殊性:土层浅薄,分布不连续,普遍缺乏C层,稳定性差,常处于负增长状态,与缓慢的成土速率相比,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水文、生态和土壤等方面...
郝秀东
关键词:表土孢粉植被恢复植物群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