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伟远
- 作品数:38 被引量:27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肠梗阻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肠梗阻导管,包括导管,导管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用于推动导管下行的前端部,前端部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前导子,距导管的1/3处的侧壁表面开设有一瓣膜式侧孔,瓣膜式侧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一根泥鳅引导...
- 郝伟远郑家平陈玉堂罗君
- 一种具有麻药注入功能的改进型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麻药注入功能的改进型穿刺针,包括:壳体、中空穿刺针、穿刺鞘和针栓,其中: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阀体,阀体的阀杆贯穿壳体并连接有旋钮,中空穿刺针的一端与阀体的出水端连通,中空穿刺针的外部套有穿刺鞘,壳体的顶...
- 蒋立明赵骏郝伟远
- 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肿瘤热消融过程中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在辅助CT引导的应用价值和疗效评估。方法选择40例需接受单针热消融的单发肝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导航组)行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20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CT引导下行肝肿瘤热消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热消融过程中的皮肤穿刺次数,针调整次数,穿刺靶目标时间,CT扫描次数,CT透视时间和总剂量乘积(DLP)。观察两组患者热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在术后1~2个月随访热消融的效果。结果导航组20例患者在肝肿瘤热消融的过程中成功应用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导航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穿刺次数比为(1.20±0.42)次比(1.25±0.55)次,P=0.803;针调整次数为(2.40±1.17)次比(4.95±3.10)次,P=0.003;穿刺靶目标的时间为(16.50±10.62)min比(15.20±5.82)min,P=0.725;CT扫描次数为(7.10±1.73)次比(10.30±4.09)次,P=0.006;CT透视时间为(40.47±18.71)s比(59.98±32.23)s,P=0.046;CT透视时间和总剂量乘积(DLP)为(807.39±284.79)m Gy·cm比(1 578.67±784.00)m Gy·cm,P=0.001。在热消融的过程中4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复查导航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为90.0%和84.2%(P>0.05)。结论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可明显减少热消融过程中消融针调整次数,CT扫描次数和CT透视时间,同时可大大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四维电磁导航系统的应用效果。
- 章浙伟刘璐璐邵国良郑家平文颂曾晖郝伟远
- 关键词:CT引导肝肿瘤热消融
- 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植入定位肺小结节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乳腺定位针)植入技术在肺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CT检查发现肺内结节长径小于1cm的患者,共25个难以定性的结节性病灶,术前行CT引导下行肺小结节Hook-wire定位,根据手术结果,评价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技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0例共25个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定位成功率100%,7例发生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好转。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恶性13例,良性7例。结论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Hook-wire定位法安全、方便、准确、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洪凤鸣郝伟远
- 关键词:肺小结节立体定位技术体层摄影胸腔镜检
- 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比较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TACE联合放疗对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无法进行或不愿进行手术的PHC患者120例,分成两组:TACE+RFA组(A组,n=60)和TACE+放疗组(B组,n=60),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观察生存时间。结果 A组和B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6.7%和5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7个月和1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方面,两组在上消化道出血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ACE+放疗相比,TACE+RFA治疗无法手术的PHC远期效果更为显著。
- 姚征姚庆华陈玉堂郝伟远罗君曾晖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
-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多发肺转移的临床研究
- 目的分析索拉非尼系统治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多发...
- 郑家平邵国良陈玉堂罗君郝伟远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索拉非尼肝动脉化疗栓塞肺转移
- 文献传递
- CT引导≤2cm肺小结节18G粗针切割/20G细针抽吸穿刺活检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粗针(18G)切割活检与细针(20G)抽吸活检术两种方法在≤2cm的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5例CT引导经皮肺活检临床资料(粗针组31例,细针组54例),比较不同直径活检针穿刺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及病理结果等。结果 85例病例总技术成功率100%,总取材成功率92. 9%,总肿瘤特异性检出率52. 9%,总肿瘤确诊率50. 6%。18G粗针组取材成功率、肿瘤特异性检出率和肿瘤确诊率高于20G细针组,分别为100%,74. 2%,70. 9%和85. 2%,50%,38. 9%,P值分别为0. 024,0. 003,0. 000。两组间并发症如气胸、肺出血、咳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 05。结论对于≤2cm肺小结节,CT引导下18G粗针切割活检肿瘤检出率及肿瘤确诊率高于20G细针抽吸活检,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与细针组相仿,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的临床诊断方法。
- 文颂邵国良邵国良郑家平曾晖罗君罗君郝伟远姚征
- 关键词:肺小结节活组织检查X线计算机
-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和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此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HCC合并PVTT患者53例,其中研究组32例行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21例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水平、PVTT分型、肝脏肿瘤类型、肝外转移及治疗模式这8个因素行生存分析,进一步比较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及TACE联合索拉非尼的疗效。两组间疗效评价采用χ^2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和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8个月和11个月。研究组对于PVTT的疾病控制率(DCR)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χ^2=6.448,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于PVTT的客观缓解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于HCC原发肿瘤病灶的DCR为50.0%,低于对照组PVTT的66.7%,P=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生存分析患者HCC原发肿瘤病灶进展情况:Child-Pugh为A级的患者对比B级[风险比(HR)=0.236,P=0.003];无肝外转移对比有肝外转移(HR=0.258,P=0.002);以及采用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对比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HR=0.372,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生存分析患者总生存期:AFP〈400ng/ml对比AFP≥400ng/ml,HR=0.389,JP=0.030;Child-Pugh为A级对比B级,HR=0.263,P=0.006;无肝外转移对比有肝外转移,船=0.306,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可有效控制PVTT和肝内病灶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 罗君郑家平邵国良文颂郭立文曾晖张兰钱超一郝伟远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索拉非尼
- Dyna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评价Dyna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50例肝癌患者分为Ⅰ、Ⅱ两组,30例在具有DynaCT功能的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上行二维DSA联合增强DynaCT检查(Ⅰ组),20例单纯行二维DSA检查...
- 林永胜郝伟远虞希祥朱国庆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YNACTC臂CT
- 文献传递
- 球囊闭塞试验在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球囊闭塞试验(BOT)在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中应用的可靠性以及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36例术前采用不可脱球囊暂时性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作BOT,其中35例术后行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36例(36/39)头颈肿瘤患者成功进行了BOT,阳性率为11.1%(4/36),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35例患者进行了肿瘤的手术切除治疗,其中4例行颈动脉切除并血管重建;28例术中仔细剥离肿瘤而完整保留颈动脉;3例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BOT对于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是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 郝伟远邵国良虞希祥姚征郑家平
- 关键词:头颈肿瘤颈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