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昕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注水
  • 2篇稠油
  • 1篇低品位油藏
  • 1篇调驱
  • 1篇益生菌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油田注水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热采
  • 1篇注水过程
  • 1篇注水开发
  • 1篇微生物
  • 1篇难采
  • 1篇矿场
  • 1篇矿场实践
  • 1篇孤岛油田
  • 1篇分层注水
  • 1篇复合驱
  • 1篇采收率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4篇郑昕
  • 2篇束青林
  • 1篇肖虎
  • 1篇吴光焕
  • 1篇姚秀田
  • 1篇盖丽鹏
  • 1篇刘爱华
  • 1篇张霞
  • 1篇申宏
  • 1篇杨晓敏
  • 1篇孟祥伟
  • 1篇胡婧
  • 1篇赵红雨
  • 1篇林军章
  • 1篇吴伟
  • 1篇王学军

传媒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益生菌”提高难采稠油采收率机理与技术实践被引量:5
2022年
胜利油区大部分稠油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急需转变开发方式。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生长代谢活动在油藏原位作用原油及储层,针对性解决多轮次热采、低效水驱、深层稠油及敏感稠油等难采稠油油藏开发难题。近5 a在胜利油区针对难采稠油油藏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开展攻关研究,揭示了微生物乳化嗜烃降黏、生物多糖增黏调驱、生物产气助驱、界面改性减阻及改性矿物防膨等5大微生物采油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稠油油藏微生物群落基因定量解析、原位嗜烃类驱油功能菌高效激活、生物特征预测生产动态变化及生物场动态调控4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胜利油区15个低效稠油油藏区块开展现场应用,均取得明显降水增油效果,已提高采收率3%以上。该技术在难采稠油油藏的成功推广证实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稠油转换开发方式上的巨大应用潜力,是老油田转换开发方式、提质增效的革命性技术,推广前景广阔。
束青林胡婧林军章郑昕孙刚正丁明山陈子慧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矿场实践
孤岛油田分层注水工艺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申宏张霞肖虎郑昕王学军
关键词:分层注水孤岛油田油田注水注水过程
低效热采/水驱稠油转化学降黏复合驱技术被引量:10
2021年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开发以热采吞吐和水驱为主,热采中,稠油油汽比逐轮次下降,井间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钻新井不经济;水驱中,稠油油水流度比大,吨油操作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变差,采收率不足20%。“十三五”以来,为了提高低效稠油开发效果,立足多级调驱、化学降黏改善流度,提高采收率,确立了加合增效均衡驱替技术思路。从稠油致黏机理研究出发,深化了降黏剂的解聚、乳化等作用机制研究,开展了多级调驱、防膨及气体增溶等与化学降黏相结合的加合增效复合机理研究,研发了低聚型降黏驱油剂、黏弹性乳化调驱剂和双重功能泡沫调驱剂等关键化学剂,完善了方案优化决策调控技术,从而形成了以“强调驱、强降黏、强防膨、强活性、强增溶”为核心的稠油化学降黏复合驱技术。该技术有别于常规稀油的聚合物“二元”、“三元”复合驱以及普通稠油化学驱等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到多轮次吞吐后、敏感性及高温高盐水驱等多种类型稠油油藏,覆盖地质储量1500×10^(4) t,预计提高采收率8%以上,有效支撑了低效稠油油藏的变革性效益开发。
束青林郑万刚张仲平杨晓敏吴伟吴光焕赵红雨郑昕
关键词:复合驱热采
低品位油藏的注水开发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对部分井区注水试验取得的经验和认识,结合孤岛采油厂Ng1+2油层的实际地质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形成Ng1+2油藏配套注水开采技术。通过建立不规则注采井网、采用先进的防砂工艺等配套开采技术,明显改善了Ng1+2储量动用程度低、采油速度低的开发状况,使Ng1+2单元年产油能力得到提高。
姚秀田刘爱华孟祥伟郑昕盖丽鹏
关键词:注水油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