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岩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内障
  • 8篇白内障
  • 6篇超声
  • 6篇超声乳化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4篇白内障超声乳...
  • 3篇综合征
  • 3篇恶性
  • 3篇白内障超声乳...
  • 3篇超声乳化术
  • 2篇眼内
  • 2篇针头
  • 2篇针头斜面
  • 2篇视力
  • 2篇微创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虹膜
  • 2篇恶性淋巴瘤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郑岩
  • 4篇黄玥
  • 3篇赵培泉
  • 3篇祝肇荣
  • 3篇叶竞英
  • 2篇汪朝阳
  • 2篇胡毅倩
  • 2篇张茜
  • 2篇盛耀华
  • 2篇蔡克波
  • 1篇周秀莉
  • 1篇辜臻晟
  • 1篇李旌
  • 1篇倪雁萍
  • 1篇张茜
  • 1篇王诗园
  • 1篇余文晶
  • 1篇叶向彧
  • 1篇季迅达
  • 1篇亢晓丽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第十四届国际...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恶性淋巴瘤虹膜睫状体转移一例
2012年
患儿男性,4个月,足月剖腹产儿。因父母发现其双眼白斑半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测量眼压高于40mmHg(1mmHg=0.133kPa),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使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叭澉联合1%布林优胺滴眼液降眼压。
胡毅倩周秀莉余文晶郑岩
关键词:虹膜睫状体恶性淋巴瘤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拉坦前列素剖腹产儿
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估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的手术效果,探讨超声乳化术中角膜内皮细胞机械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对251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采用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127眼(A组),其中Ⅱ级核28眼,Ⅲ级核69眼,Ⅳ~Ⅴ-级核30眼。采用传统的超声针头斜面向上乳化劈裂技术124眼(B组),其中Ⅱ级核31眼,Ⅲ级核65眼,Ⅳ~Ⅴ-级核28眼。对两组的累计能量复合参数及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对照研究。结果A组累计能量复合参数:Ⅱ级核(2.7±0.5)秒;Ⅲ级核(11.9±2.1)秒;Ⅳ~Ⅴ-级核(30.2±8.1)秒。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Ⅱ级核(5.1±0.6)%;Ⅲ级核(8.9±0.4)%;Ⅳ~Ⅴ-级核(12.5±1.6)%。B组累计能量复合参数:Ⅱ级核(2.6±0.4)秒;Ⅲ级核(12.2±2.5)秒;Ⅳ~Ⅴ-级核(31.7±8.9)秒。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Ⅱ级核(5.0±0.5)%;Ⅲ级核(11.2±0.8)%;Ⅳ~Ⅴ-级核(20.6±1.4)%。Ⅱ级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级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术中采用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可有效地降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率。对于硬核白内障的超声乳化,采用此技术更有利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
郑岩祝肇荣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
25G微创玻切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玻切)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来本院眼科治疗的21例恶性青光眼患者进行25G微创玻切术,切除中轴及周边基底部玻璃体,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眼角膜情况、前房深度、眼压及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术后患者的眼角膜水肿均明显消退,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16±0.32)mm加深到术后的(2.37±0.59)mm ,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眼压由术前的(33.23±6.81)mmHg降低到术后的(16.92±4.51)mmHg ,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手术后眼底可窥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微创玻切术能够加深前房,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恶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蔡克波郑岩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压随访研究
虹膜恶性淋巴瘤1例UBM表现
目的 探讨虹膜恶性淋巴瘤的UBM表现.方法 低龄儿虹膜恶性淋巴瘤病例报道1例.结果 患儿男性,足月剖腹产,4月龄.父母发现双眼白斑半月,眼压高于40 mmHg,基层诊断&quot;先天性青光眼&quot;,拟行抗青光眼手...
胡毅倩郑岩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UBM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其中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的32例患者(32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眼在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眼在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回顾手术过程,记录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所见;对术前检查和术后末次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和前房角宽度等眼前段结构指标。结果术后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根部平坦,前房角开放,小梁表面沉着较多色素;32眼中前房角全部开放24眼(均于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2眼术前眼压均>50mmHg(1mmHg=0.133kPa),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5.3±5.0)mmHg,其中眼压<21mmHg为28眼(均为急性发作72h内手术),21~27mmHg为4眼。术后末次随访发现,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1),眼前段结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选择。
郑岩汪朝阳祝肇荣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
A超和IOL Master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A超和IOL Master在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26例23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分别采用A超和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自动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使用SRK-T公式计算需要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3mo使用自动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用综合验光仪检查患者屈光状态并分析。结果:所有患眼使用A超和IOL Master测得的平均眼轴长度分别为23.48±1.94、23.75±1.96mm,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分组后A超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为43.94±1.81D,术后为43.98±1.87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L Master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为44.10±1.57D,术后为44.11±1.58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超组和IOL Master组术后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ean 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MAE)分别为0.47±0.27、0.41±0.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L Master在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中略优于A超测量。
张茜黄玥叶竞英郑岩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A超IOLMASTER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前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16例(259只眼),术前均行裂隙灯下前置镜及OCT扫描检查眼底,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55只眼,包括黄斑水肿15只眼,黄斑前膜8只眼,黄斑渗出16只眼,黄斑出血15只眼,黄斑裂孔1只眼;术前OCT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144只眼,包括黄斑水肿55只眼,黄斑前膜41只眼,黄斑渗出21只眼,黄斑出血23只眼,黄斑裂孔4只眼。两者比较,OCT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行OCT检查有助于提高眼底病变的检出率,对手术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玥张茜叶竞英郑岩
关键词:相干光断层扫描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
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51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实验组127眼,其中Ⅱ级核28眼,Ⅲ级核69眼,Ⅳ~Ⅴ级核30 眼,术中采用超声针头斜面向下乳化劈裂技术。对照组124...
郑岩蔡克波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文献传递
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60岁及以上人群视力损害原因及白内障手术率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崇明区60岁及以上人群视力损害原因以及白内障手术率,以此了解该人群盲、低视力的患病状况以及评价该区以实施白内障手术治疗为主的防盲治盲的工作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抽样调查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60岁及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眼科筛查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向竖新镇共20个村60岁及以上人群发放筛查通知6016份,实际筛查人数为4260人,占该镇60岁及以上人数的70.81%。最常见影响视力的眼病依次为白内障(2182人,占51.22%),视网膜病变(473人,占11.10%),青光眼(443人,占10.40%),翼状胬肉(175人,占4.11%),角膜病(154人,占3.60%)和其他疾病(包括外伤、陈旧性色素膜炎、上睑下垂、高度近视等21人,占0.49%)。白内障患者中,轻度白内障(矫正视力≥0.5)中手术率为11.90%,中度白内障(矫正视力0.3~<0.5)手术率为12.83%,重度白内障(矫正视力<0.3)患者手术率为23.87%。该镇60岁及以上人群中,单眼盲、单眼低力的患病率分别为2.79%、7.74%,双眼盲、双眼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1.87%和5.99%。结论现阶段白内障仍为上海市崇明区60岁及以上人群视力损害的首要眼病。尤其在影响生活自理的重度白内障患眼,手术率仍旧较低,需各级政府重视,医疗工作者加强患者宣教力度,使患者及时得到筛查和治疗,大幅降低崇明地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人口。
黄玥叶竞英张茜郑岩
关键词:低视力白内障患病率调查
前囊膜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白色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中前囊膜染色的方法。方法对128眼白色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手术,用0.1%台盼蓝(trypan blue)前囊膜染色后,再做连续环形撕囊。58眼先在前房内注入空气泡,置换房水,在气泡下进行前囊膜染色;70眼在前房内先注入弥散性强的黏弹剂,应用特制的前囊膜染色针头(其末端封塞,出孔位于近末端弯曲面下方),在黏弹剂下进行前囊膜染色。结果128眼均获得满意的前囊膜着色。在气泡下染色前囊膜,同时伴有角巩膜隧道切口、辅助穿刺切口和虹膜隐窝着色。19眼染色过程中前房气泡逃逸,其中,4眼局部角膜内皮细胞着色。在黏弹剂下行前囊膜染色,术中前房稳定,无角膜内皮细胞着色,无角巩膜隧道切口、辅助穿刺切口和虹膜隐窝着色。结论白色白内障的眼底红光反射缺失,连续环形撕囊操作困难。通过前囊膜染色增加了前囊膜与其下晶状体皮质的对比度。应用特制的前囊膜染色针头,在黏弹剂下行前囊膜染色,简单便捷,使前囊膜染色范围更具可控性,减少了染色剂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潜在损伤。
郑岩盛耀华祝肇荣
关键词:前囊膜染色连续环形撕囊白色白内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