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连生

作品数:42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8篇外科
  • 8篇内镜
  • 7篇手术治疗
  • 7篇显微外科
  • 7篇颅内
  • 6篇神经内镜
  • 5篇血管
  • 5篇肿瘤
  • 5篇膜下
  • 5篇海人酸
  • 5篇出血
  • 4篇动脉瘤
  • 4篇致痫
  • 4篇入路
  • 4篇术后
  • 4篇蛛网膜
  • 4篇癫痫
  • 4篇网膜
  • 4篇小鼠

机构

  • 34篇赣南医学院第...
  • 9篇赣南医学院
  • 3篇赣州市人民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会昌县人民医...

作者

  • 42篇邹连生
  • 25篇娄建云
  • 21篇杨少春
  • 17篇王柏群
  • 15篇刘鹏
  • 15篇刘德华
  • 13篇高志强
  • 12篇周晓忠
  • 11篇罗军
  • 10篇邱传珍
  • 9篇张宏
  • 8篇欧阳龙强
  • 7篇程伟
  • 6篇廖伟
  • 5篇罗穆云
  • 4篇刘鹏
  • 4篇罗滨
  • 4篇夏文燕
  • 3篇仲瑶
  • 3篇彭韶平

传媒

  • 16篇赣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首届中国中青...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ubner回返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部位显微手术避免损伤Heubner回返动脉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经双侧椎动脉 (VA)、颈内动脉 (ICA)乳胶灌注的尸头标本 2 2例 ,按翼点入路方向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 2 0例Heubner回返动脉的起点、管径、行径及其毗邻关系。 2例模拟手术操作。结果 :(1)本组观测到 4 3支回返动脉 ,其中 39支Heubher回返动脉 ;4支副Heubner回返动脉。 (2 )Heubner回返动脉 4 6 .5 % (2 0 / 4 3)起于A2 段 ,2 5 .6 % (11/ 4 3)起于A1段 ,2 7.9% (12 /4 3)起于前交通动脉 (ACOA)水平的大脑前动脉 (ACA)。 (3)Heubner回返动脉起点管径 :左侧 0 .81± 0 .2 1mm(0 .35~ 1.17mm) ;右侧 0 .84± 0 .2 6mm(0 .37~ 1.2 1mm)。 (4 )回返动脉发出后 ,与ACA反方向成锐角 ,沿A1上壁、外侧及后内侧 ,越过ICA两分叉 ,经大脑中动脉 (MCA)始段前面穿通入脑 ,少数回返动脉行走于前穿质 (APS)的后部。A1近端 3~ 5mm或中 1/ 3段穿通支少。结论 :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部位手术时 ,A1近端 3~ 5mm或中 1/ 3段夹闭 ,并解剖寻找、剥离Heubner回返动脉 ,可避免损伤Heubner回返动脉及其它穿通支 。
罗滨辛赣海李启华邹连生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微手术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
2008年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桥小脑角肿瘤24例。结果:本组24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23例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和脑干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张宏杨晶珍王柏群周晓忠邹连生
关键词:桥小脑角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SI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SI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临床治疗效果,收集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输血量少于A组,血肿消失时间早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NIHSS评分低于A组,MMSE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SI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血肿消失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高。
程伟仲瑶邹连生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
鼻内窥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2009年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的应用价值和适应症。方法:对30例垂体瘤病人采取鼻内窥镜引导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结果:29例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手术所需时间较鼻中隔蝶窦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明显短。1例非分泌性腺瘤的病人因瘤组织侵犯鞍旁及海绵窦,仅行大部分切除。所有病人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48月无复发。术后除1例病人出现感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是一个简便、安全、微创的外科手术,只要正确地掌握好此类手术的适应症,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廖志莹刘胜兰邹连生彭韶平
关键词:内窥镜垂体瘤微创技术
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内窥镜下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局部应用解剖,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在研究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的局部解剖的基础上,对本组30例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诊断为垂体瘤的病人,行内镜下垂体瘤的切除术。结果:本组30例病人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12例,术后尿崩10例,经治疗短期均治愈,术后头痛头昏症状均消失,视力改善9例,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下降1例,无脑脊液漏。结论:经内镜下鼻蝶入路尽可能减少手术的损伤并保持鼻腔的完整性,在减少手术死角的基础上比较满意的切除垂体瘤,并缩短住院时间,但必须严格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王柏群刘鹏邱传珍邹连生彭韶平娄建云廖志莹周晓忠罗军
关键词:垂体瘤内镜经鼻蝶入路
腰椎穿刺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穿刺辅助支架,所述腰椎穿刺辅助支架包括:所述腰椎穿刺辅助支架包括:固定支架、旋转杆和底座,所述固定支架垂直焊接于旋转杆上,所述固定支架上套接有能够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下滑动的平行杆,所述平行杆表面设有...
高志强杨静胡正杨少春邹连生娄建云刘鹏
文献传递
开颅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开颅术后脑脊液漏患者 37例临床资料。结果 :5例采用切口加固缝合后加压包扎 ,13例行皮下穿刺抽吸或持续引流 ,10例行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3例行手术修补 ,保守治疗 6例 ,均痊愈未见复发。结论 :脑脊液漏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已发生的脑脊液漏 ,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切口加固缝合后加压包扎 ,皮下穿刺抽吸或持续引流 ,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等方法多可痊愈 ,无效则行手术修补。
罗军邱传珍王柏群邹连生刘鹏娄建云张宏
关键词:开颅术脑脊液
脑干肿瘤显微外科治疗13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的手术适应征、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操作技巧,总结初步经验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自2001年至今显微手术13例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手术方式、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4例,中脑腹外侧、局限性星形细胞瘤2例,延髓背侧血管母细胞瘤2例。次全切除5例,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Ⅰ~Ⅱ级。部分切除4例,为胶质瘤Ⅱ~Ⅲ级。术后症状明显改善9例,好转2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脑干肿瘤位置、性质、生长方式决定手术能否全切,并影响疗效。对外生性的肿瘤,或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局限性呈囊变的低恶性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邹连生王柏群刘德华杨少春娄建云刘鹏
关键词:脑干肿瘤适应征手术入路显微外科
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切口痛作用机制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脊髓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切口痛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周龄的SD健康成年雄性SPF级大鼠100只,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于术前和术后0.5 h、1 h、2 h、8 h、12 h、1 d、2 d、3 d、5 d、7 d,采用电子von Frey压力测痛仪检测大鼠非术侧和术侧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于术前和术后2 h、8 h、1 d、2 d、3 d、5 d和7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脊髓TLR4、NF-κB、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大鼠术侧的MWT较术前降低,术后2 h时最低,之后逐渐升高,且显著低于非术侧(P<0.05)。术后,大鼠脊髓TLR4、NF-κB、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较术前升高,且术后2 h、8 h、1 d、2 d和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和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脊髓TLR4、NF-κB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术后8 h脊髓IL-1β、TNF-α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术侧MWT与TLR4和NF-κ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73,P<0.05;r=-0.398,P<0.05),大鼠脊髓TLR4与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02,P<0.05;r=0.538,P<0.05);大鼠脊髓NF-κB与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3,P<0.05;r=0.467,P<0.05)。结论切口痛大鼠脊髓TLR4/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TLR4、NF-κB表达水平升高,并上调下游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参与切口痛的调控过程。
刘德华王建高志强邹连生徐鹰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切口痛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06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的患者,分为早期颅骨修补组(去骨瓣减压术后1~3个月,48例)和常规颅骨修补组(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58例),分别于颅骨修补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同时记录术后6个月环锯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GOS评分(P=0.000)和MMSE评分(P=0.000)均高于、mRS评分(P=0.000)和NIHSS评分(P=0.000)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早期颅骨修补组患者GOS评分(P=0.041)和MMSE评分(P=0.040)均高于、mRS评分(P=0.021)和NIHSS评分(P=0.043)均低于常规颅骨修补组,且环锯综合征发生率亦低于常规颅骨修补组[18.75%(9/48)对39.66%(23/58);χ~2=5.446,P=0.020]。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以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减少环锯综合征的发生,改善预后和远期生活质量。
欧阳龙强夏文燕汪春晖杨少春娄建云邹连生刘鹏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