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琦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在心力衰竭伴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替代治疗能否改善心功能和甲状腺功能,并探索最佳治疗剂量,为临床提供初步试验数据。方法: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并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以确定动物发生心肌梗死。将心衰大鼠随机分为4组:无治疗对照组(C-group)、低剂量T3治疗组(10μg/kg,L-group)、中剂量T3治疗组(30μg/kg,M-group)和高剂量T3治疗组(60μg/kg,H-group),连续给予T3治疗3d。定期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游离T3(FT3)和游离T4(FT4)浓度,32d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取心脏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染色)。结果:①ISO诱导应激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衰并伴有FT3、FT4降低,cTnI升高和超声心动图的改变。②给予T3替代治疗后,与C-group相比,L-group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超声短轴缩短率(FS)上升显著(P<0.01),血清中FT3和FT4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与L-group相比,M-group和H-group血清中FT3和FT4下降值、FS降低更明显,以H-group为甚;③大鼠心肌组织TTC染色提示心肌梗死重量指数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T3补充治疗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不依赖于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结论:严重心衰动物会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予以适当小剂量T3补充治疗后能改善心脏功能,剂量过大反而使心功能受损。
- 汪红平任颖邵琦朱伟张卫兴魏盟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紊乱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 糖尿病患者罹患结直肠癌危险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Mbase,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10年7月,查找糖尿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风险性的相关队列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 690 86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0‰vs.10.13‰;OR=1.43,95%CI(1.29,1.60)]。亚组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其患结直肠癌危险性均较对照组高;男性糖尿病患者风险稍高于女性(OR:1.47 vs.1.41)。结论糖尿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邵琦任颖赵催春汪红平
- 关键词:糖尿病结直肠癌队列研究META分析
- 以疲乏为主诉的肿瘤内分泌副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2年
- 目的:肿瘤内分泌副综合症是肿瘤病人需警惕的并发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是其较常见的一种,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容易忽视和漏诊,其与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内分泌副综合症的早期诊治以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方法:通过报道一例以疲乏为主诉的肿瘤副综合症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回顾性复习与分析。结果:准确诊断内分泌副肿瘤综合症是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的,对部分肿瘤内分泌副综合症为排除性诊断,需要完善的临床资料,不可轻易诊断。治疗以控制肿瘤为主结合控制引起综合症的内分泌原因。结论:肿瘤内分泌综合症需要受到临床医师重视,尽量减少漏诊误诊,完善资料准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 高婧任颖曹勇邵琦赵催春吕志前
- 甲状腺功能紊乱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463例AMI患者,入院次日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 AMI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功能正常组)239例(51.6%),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NTIS组)168例(36.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0例(8.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1.3%),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1.1%),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1.1%)。NTIS组在住院期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功能正常组(P值分别<0.05、0.01)。Cox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多因素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仍是AMI患者远期累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FT3每降低1pmol/L,死亡风险增加59.8%。结论 AMI患者急性期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NTIS与AMI患者近期和远期病死率相关。
- 杜冬梅任颖魏盟邵琦赵催春
-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
- 低T_3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重症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力衰竭、重度烧伤、恶性肿瘤等,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低T3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正常或降低,即低T3综合征。低T3综合征与重症疾病病情发展、预后及远期生存率关系密切,但其发生机制仍缺乏确定性的研究。成功建立低T3综合征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其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就低T3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汪红平邵琦任颖
- 关键词:低T3综合征重症疾病动物模型
- 慢性心力衰竭伴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入选323例CHF患者,入院后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电解质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甲状腺功能分组,比较两组血清钠浓度、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23例CHF患者中81例(25.08%)伴NTIS。NTIS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而血清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相关(P<0.01),FT3是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为住院时间最主要的影响因子;FT3水平与血清钠浓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相关(P<0.01)。结论 NTIS在CHF患者中常见,低T3状态的CHF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FT3是影响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汪红平任颖魏盟邵琦高婧
- 关键词:心力衰竭钠
- 空腹血糖水平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和入院次日FBG浓度分为糖尿病组(n=177)、高FBG组(n=351)和正常FBG组(n=140)。分别记录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表明,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值比OR=1.106,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OR=1.060,P=0.037)、心源性休克(OR=1.084,P=0.018)和心源性死亡(OR=1.068,P=0.028)的独立危险因子和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43,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BG组FBG>8.52 mmol/L和糖尿病组FBG>10.65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FBG组患者的3倍(风险比值HR=3.087,P=0.007;HR=3.456,P=0.002)。结论 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和远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 杜冬梅任颖魏盟邵琦赵催春
- 关键词:空腹血糖心血管事件病死率
- 住院患者入院空腹血糖水平与病情转归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入院空腹血糖水平与其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对2006—2009年住院患者(n=186 192)的病史资料进行筛查,剔除糖尿病确诊患者,选取入院次日接受空腹血糖检测且发生院内死亡的患者作为死亡病例组(n=1 731),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要求设立匹配对照组(n=1 731)。对患者入院空腹血糖水平与院内病死率及其住院费用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病例组患者的入院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空腹血糖为5.0~7.9 mmol/L患者人群的院内病死率和住院费用最低,入院血糖空腹血糖水平低于5.0 mmol/L或高于7.9 mmol/L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显著升高(P<0.01),且患者的住院费用也明显增加;当入院空腹血糖值低于3.0 mmol/L时,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最高,优势比(OR值)为1.67,95%可信区间(CI)为1.42~1.98(P<0.01)。校正年龄、性别和主要诊断疾病分类后,入院空腹血糖水平是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486,95%CI为1.423~1.552(P<0.001)。结论入院空腹血糖水平是住院患者...
- 胡一鸣任颖邵琦杜冬梅张倩赵催春
- 关键词:空腹血糖院内病死率住院费用
- 靶向CYP1B1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CYP1B1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用途,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age file="DDA0004155557960000011.GIF" he="339" imgCont...
- 孟青青陈冬梅邵琦吴志豪崔家华李瑞宁李绍顺
- OSAS代谢紊乱特征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代谢紊乱特征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54例男性OSAS患者,应用多导睡眠描记仪(PSG)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S重度组(n=39,AHI〉40次/h)和非重度组(n=15,AHI5~40次/h)。患者分别测量体质参数、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及CT腹部脂肪面积等指标。结幂OSA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缺氧相关,且独立于肥胖指标。重度OSAS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异常程度及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其发病风险为非重度组的8.8倍。以体质量指数、颈围为自变量,绘制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腰围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制作睡眠监测时最低氧饱和度(LSpO2)的逐步回归模型,颈围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先后进入回归方程,二者对LSpO2均有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OSAS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和颈围分别是预测OSAS代谢综合征和缺氧严重程度最简易的指标。
- 邵琦任颖殷善开易红良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缺氧胰岛素抵抗指数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