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冬芳
- 作品数:66 被引量:2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超声与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结果声像图显示病变累及动脉管壁弥漫性、环状增厚,呈低或等回声,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超声、DSA检测病变累及血管数分别为48支、52支。分别以阴性、阳性为判断点和以重度狭窄为判断点,超声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7%、92.8%、88.4%与75.0%、98.9%、93.4%,超声与DSA检测病变血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准确性88.9%(24/27)高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及无名动脉76.0%(19/25)。结论超声可以无创、有效、直观地诊断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对于病变狭窄程度的诊断应结合血管造影。
- 胡向东钱林学何文邬冬芳马棣张庆
- 关键词:超声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植入式微波消融离体犬肾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离体犬肾实质中,不同时间、功率组合方式下消融范围特点。方法:离体新鲜犬肾12只,以不同微波输出功率及消融时间的组合分别作用于肾组织。功率选用50 W、60 W、70W,消融时间180s和300s,共6种...
- 颜丹何文杜丽娟邬冬芳成烨贺焱李慧展
- 文献传递
- 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超声评价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评价超声在锁骨下动脉(SCA)及椎动脉(VA)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观察32例患者SCA、VA支架术后狭窄血管处支架位置、支架内及远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支架内有无血栓及再狭窄等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支架置入术后超声示狭窄处血管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PSV、RI减低,100%狭窄改善,无一例≥50%的再狭窄发生。结论超声是评价SCA、VA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疗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 邬冬芳何文胡向东郭莉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
- 应用TIC评价颈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
- 目的:评价分析颈部动脉管腔内超声造影剂微泡灌注特征;分析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情况及灌注特征。方法:40例患者的50支颈部动脉行超声造影检查注入造影剂后观察颈部动脉管腔超声造影剂充填情况;72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92个斑块行超声...
- 邬冬芳何文张红霞颜丹王立淑田凤兰
- 关键词:超声诊断血流动力学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肺肿瘤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
方法对1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23个肿瘤结节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一般先用60W、100s,然后30~40W、300~600s,直径≥3...
- 何文胡向东邬冬芳郭莉
- 关键词:肺肿瘤微波消融超声引导临床疗效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超声感兴趣区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犬肾段动脉狭窄模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结合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肾段动脉狭窄的末梢血流灌注。方法:10只成年健康杂种犬(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戊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全麻后...
- 杨松何文杜丽娟颜丹成晔黄文燕邬冬芳
- 关键词: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仪
- 超声造影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病变中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
- 邬冬芳何文张红霞田凤兰
- 微波消融离体犬肾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微波对离体状态下正常犬肾实质的消融作用。方法:离体新鲜犬肾12只,以不同微波输出功率及消融时间的组合分别作用于肾组织。微波仪选用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研制生产的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结果:微波消融凝...
- 颜丹何文杜丽娟邬冬芳成烨贺焱李慧展
- 关键词:肾肿瘤微波消融动物实验
- 正常人舌体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正常人舌体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旨在探讨规范化探查舌动脉血流参数方法和建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2例正常人进行舌深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测量,同一受试者采取坐位,仰卧位,并分别在吞咽前后测量。检测参数包括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仰卧位RI:0.79±0.06,坐位RI:0.83±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吞咽前RI:0.79±0.06,吞咽后RI:0.59±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吞咽前PSV:(30±5)cm/s,吞咽后PSV:(42±6)cm/s,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仰卧位吞咽后舌动脉RI值明显减低,PSV明显升高,表明吞咽后舌肌完全放松,而后RI值又逐渐升高,PSV逐渐减低,约3~4S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结论建议舌动脉的血流参数的测量应选择于仰卧位,吞咽后(3.56±0.37)s。
- 宁彬何文项东英胡向东邬冬芳庞煊奈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
- 微波消融家猫脑组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脑组织的可行性及量效关系,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脑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微波功率及消融时间的组合随机作用于15只家猫脑组织,术后1h内超声探查消融灶,术后48h取脑组织观察病理改变、测量消融直径及脑水肿带宽。结果:除1只猫术后46h死亡外其余均在16h内苏醒;术后48h病理呈特征性改变:由中心向外周依次是残腔、凝固性坏死、水肿区、水肿外带;消融直径(R)及脑水肿带宽(E)与输出功率(P)、消融时间(T)线性相关,得到回归方程R=0.287P+3.853×10^-2 T及E=-0.901+5.140×10^-2 P+1.513×10^-2 T;术后1h内超声探查消融灶中心见小片状强回声,周边呈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消融灶内无血流信号。结论微波消融脑组织创伤小、安全可行,根据输出功率和消融时间可以调控微波消融范围,并预测脑水肿程度,20~30W是合适的微波输出功率。
- 胡向东何文邬冬芳刘会昭项东英宁彬
- 关键词:微波消融脑组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