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起东

作品数:112 被引量:4,434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0篇地震
  • 19篇断层
  • 18篇古地震
  • 15篇裂带
  • 13篇断裂带
  • 11篇地震活动
  • 11篇地质
  • 10篇第四纪
  • 8篇褶皱
  • 7篇地表破裂
  • 7篇逆断
  • 7篇盆地
  • 7篇龙门山
  • 6篇地貌
  • 6篇地震地表破裂
  • 6篇地震地质
  • 6篇地震危险
  • 6篇地震危险性
  • 6篇动力学
  • 6篇青藏高原

机构

  • 99篇中国地震局
  • 14篇国家地震局
  • 8篇山东省地震局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上海市地震局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麻省理工学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墨尔本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12篇邓起东
  • 19篇张培震
  • 16篇闵伟
  • 16篇徐锡伟
  • 15篇杨晓平
  • 10篇冉勇康
  • 8篇冯先岳
  • 8篇晁洪太
  • 8篇曹忠权
  • 7篇王志才
  • 7篇程绍平
  • 6篇杨桂枝
  • 6篇高翔
  • 6篇李军
  • 5篇赵小麟
  • 4篇杜宪宋
  • 4篇汪一鹏
  • 4篇徐杰
  • 4篇彭斯震
  • 4篇任殿卫

传媒

  • 36篇地震地质
  • 9篇中国地震
  • 7篇地学前缘
  • 5篇第四纪研究
  • 5篇地震学报
  • 4篇地质论评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内陆地震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震研究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08年活...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9篇1999
  • 4篇1998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2008年汶川M_s8.0地震震源断裂破裂机制几个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5
2011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是一条陆内活动逆断裂带最新活动的结果.地震震源断裂沿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发生斜滑作用和沿前山断裂发生纯逆断裂作用,断裂产状前者陡后者缓,垂直位移前者大后者小,这是一条少见的具有右旋走滑特征的挤压性质双断坡破裂,它是深部斜滑断裂在上地壳脆性域发生应变分解的结果.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分段活动和位移分布、地震波反演、余震空间分布、主震和余震震源机制解都说明这一条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机制和震源断裂破裂机制的复杂性.北西向小鱼洞左旋走滑破裂带是调节北东向破裂带中缩短量不同的破裂段之间的捩断裂,但由于震源断裂西南段经受着强烈挤压,左旋走滑的小鱼洞断裂也具有明显的挤压分量.在中央断裂这一条走滑逆冲和逆走滑性质的断裂和破裂带中出现的走滑正断裂控制的沙坝沟槽是在一个特殊的构造和地貌条件下,由震源断裂滑动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力作用加大了该段破裂的正断层型垂直位移量,它不能真正代表震源断裂的最大地表垂直位移.
邓起东陈桂华朱艾斓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被引量:65
1994年
川西前陆盆地是从晚三叠世晚期(须家河期)以来开始发育的,其形成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推覆的结果。本区的构造发展经历了伸展裂陷、构造反转和持续推覆3个主要阶段。构造变形的力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北东~南西向收缩派生的南东向挤压。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CJL.WilsonP.Dirks
关键词: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被引量:85
1994年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由3条主要的逆断裂带组成,根据构造地貌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推测,其第四纪活动性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递减,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其中灌县-江油断裂控制了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丘陵区的分界以及第四系的厚度,根据这一特征可知该断裂的活动性自南向北,在大邑、灌县和彭县一带最强,绵竹次之,安县至江油最弱。断裂活动的分段性可能受龙门山北部南北向岷山隆起的控制。由于新构造活动分布在3条断裂上,所以区内以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活动为主。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关键词:龙门山构造地貌地震活动性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被引量:86
1994年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量为2.4km,左旋滑动速率为1mm/a。岷江断裂控制了沿隆起西界分布的地震活动,包括1933年叠溪和1960年漳腊地震。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关键词:岷江断裂构造地貌
北天山地区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构造与潜在震源区估计被引量:43
1998年
北天山山前逆断裂-褶皱带是典型的大陆内部活动挤压构造,该地区的地表活动构造、隐伏活动构造及活动背斜都受地下深处近水平滑脱断层控制。对1906年玛纳斯地震(M7.7)的发震构造、地表变形与破裂特征和山前活动逆断裂带上古地震的研究表明,北天山山前隐伏活动深断坡具备大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大致以金钩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段,相应地构成两个大地震潜在震源(M8)。山前第2条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第3条独山子逆断裂-褶皱带中的各个活动背斜,以及西湖隆起等可能是8个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M6)。
杨晓平邓起东张培震徐锡伟于贵华冯先岳
关键词:逆断层褶皱带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1990年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层位于尼木、当雄、谷露一带,长240km,总体走向NE,倾向SE,由力学性质、运动方式不同的三大段构成。晚第四纪以来,该断层强烈活动,目前能比较确定的活动次数至少有6—7次;断层切断一系列地质、地貌体,留下了丰富的位移现象;晚第四纪以来,平均水平滑动速率4.2mm/a、垂直滑动速率3.5mm/a。沿断层观察到多次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的地表破裂;现今地震震中主要位于该断层附近,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也与该断层的走向一致。表明该断层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强烈活动的发震断层。
吴章明曹忠权申屠炳明邓起东
关键词:地震地质古地震发震断层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的开挖与古地震研究被引量:53
1997年
对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和三维探槽开挖,揭示出7次古地震事件,除1920年地震外,它们的年龄分别为距今(10004±3196),(6689±169),(6120±505),(4208±577),(2763±372)和(1005±465)a;重复间隔分别为(3315±3200),(561±532),(1920±766),(1425±686),(1578±595)和(980±465)a。事件Ⅲ,Ⅳ,Ⅴ,Ⅵ,Ⅶ的水平位移量分别为(5.6±2.3),(1.5±1.1),(1.5±1.1),(2±1)和(7±0.5)m。显示出重复间隔时间的分段性和特征行为的分级性。两次类似1920年强度的地震间隔期间。
冉勇康段瑞涛邓起东焦德成闵伟
关键词:古地震地震复发间隔海原断裂探槽地震地质
中卫-同心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研究被引量:34
2001年
通过对中卫 -同心断裂带中段和西段 7个新探槽的古地震研究 ,并结合前人对中段古地震的研究结果 ,分析确定出 140 0 0a以来中卫 -同心断裂带共发生 6次古地震事件。其中仅有 1次是破裂全带的 ,发生在晚更新世末 ,其它都为全新世以来的次级破裂事件 ,3次破裂中段 ,两次破裂西段。公元 170 9年 7 级历史地震只破裂中段 ,因此推断只破裂中段或西段的古地震震级约为 7 级左右 ;破裂全带的古地震震级应为 8级左右。从时间上看 ,这 6次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但没有明显的丛集现象。
闵伟张培震邓起东
关键词:古地震全新世
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被引量:95
1998年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比之青藏高原隆起要滞后0.113~0.25Ma,而且,平均区域造陆隆起量比之青藏高原的内部和边缘的隆起量小得多。晋陕峡谷河段发生过3期加积作用幕,指示着造陆隆起景观中的气候变化时间线。渭河盆地北缘的韩城断裂悬崖带记录着构造基准面下降,影响的河流长度仅为21~127km。
程绍平邓起东闵伟杨桂枝
关键词:黄河河流阶地第四纪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断层活动性评价问题被引量:97
2007年
根据近年来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实际工作,归纳了探测工作中在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
邓起东卢造勋杨主恩
关键词:城市活断层断层活动性地震危险性评价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