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彩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钳术109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术原因及低中位、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 996年1月~2000年1 2月间1 09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婴宫内窘迫、持续性枕横(后)位、宫缩乏力及第二产程延长等为产钳术结束分娩的主要指征;低中位产钳术对母儿的影响比低位产钳术高.结论低中位、低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有一定的地位,但对母婴预后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严格掌握产钳术的适应症,降低母婴发病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 邓彩霞陈晖
- 关键词:产钳助产术适应症预后
-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间于该院就诊并治疗的先兆流产妊娠期妇女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采用苯三酚联合黄体酮及单纯黄体酮肌注治疗,统计两组妊娠期妇女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血孕酮水平、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均较黄体酮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后,两组妊娠期妇女的血孕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较黄体酮组的升高程度更加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的保胎成功率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好。
- 邓彩霞黄秋明周小英
- 关键词:间苯三酚黄体酮先兆流产
-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探讨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孕周20~27+6周),将其分为三组:间苯三酚组(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支40 mg)50例、硫酸镁组50例、盐酸利托君组5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治疗。将间苯三酚与传统的宫缩抑制剂硫酸镁、盐酸利托君进行比较。观察三组的用药天数、用药后宫缩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副反应。结果三组在用药天数、用药后宫缩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间苯三酚组则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用于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较好,且副作用少,适用于临床安胎治疗。
- 邓彩霞邓红姜立新
- 关键词:先兆流产间苯三酚
- 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对围生期母儿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究围生期母儿结局评估中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执行GDM诊断标准(旧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32例产妇为A组,另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执行GDM新诊断标准(IADPSG标准)的893例产妇为B组,行GDM诊断率观察,并分析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组GDM诊断率(1.50%vs5.82%)较B组GDM诊断率低,妊娠期高血压(10.30%vs 7.05%)、羊水过多(9.76%vs 7.61%)、剖宫产(41.73%vs 31.91%)、羊膜腔感染(1.50%vs 0.22%)及新生儿低血糖(1.28%vs 0.3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83%vs 8.28%)、低体重儿(2.46%vs 0.67%)、新生儿黄疸(14.80%vs 10.86%)、巨大儿(10.94%vs 6.04%)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围生期母儿结局评估中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具有现实意义,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邓彩霞邓红李沈沈
- 关键词: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
- 脐带绕颈的原因及妊娠结局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及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对651例脐带绕颈的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过短者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越长,绕颈周数越多;脐带绕颈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不绕颈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预测脐带绕颈准确率高。结论 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一定影响是明确的,采用CDFI技术可较准确地发现脐带绕颈是否存在,可用于产前诊断。
- 邓彩霞陈晖
- 关键词:脐带绕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胎儿妊娠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