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
- 作品数:160 被引量:7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遗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的双生子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双生子法探索遗传与环境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学籍登记为线索在重庆市募集6~18岁共同生活的双生子190对,采集颊黏膜、血液标本提取DNA ,进行卵型鉴定。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定双生子的智力特点,用组内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智力指标的遗传度。结果6~18岁儿童总智商遗传度为0.63,其中言语智商为0.44,操作智商为0.57;10~14岁和15~18岁儿童总智商遗传度(0.78、0.79)较6~9岁儿童总智商遗传度(0.018)大。结论6~18岁儿童智力受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发育受遗传的影响越来越大。
- 胡小梅傅一笑马兴顺侯枭周颖清朱文芬蒙华庆贾璐覃青邓伟李涛王英诚
- 关键词:双生子遗传度智力发育
- 特应性皮炎瘙痒的病理生理研究的某些进展
- 2003年
- 特应性皮炎 (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 ,常伴剧烈的瘙痒 ,但引起瘙痒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近年来与AD瘙痒有关的病理生理因素如神经因素、蛋白酶、蛋白酶活化受体、细胞因子。
- 邓伟郭在培
- 关键词:病理生理神经因素蛋白酶蛋白酶活化受体
- 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成像及其差异脑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区低频振幅(ALFF)的改变及差异脑区与其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未经治疗或已停药2周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0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人群进行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集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图像,低频振幅(ALFF)技术处理两组BOLD图像,对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获取差异改变脑区,并提取差异改变脑区的ALFF值与抑郁症攻击行为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获得相关显著脑区。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侧岛叶、顶叶亚脑回、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中央前回、额下回的ALFF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phasim校正);而左侧丘脑、楔前叶,右侧枕叶梭状回、舌回脑区的ALFF值减低(P<0.001,Alphasim校正)。相关分析仅发现:抑郁症组ALFF增加的脑区中左侧中央前回与身体攻击、面向自我的攻击和攻击总分正相关(r=0.41、0.49、0.39,P<0.05或P<0.01);右侧额下回ALFF值增加与愤怒负相关(r=-0.44,P<0.05)。结论在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大脑部分区域存在自发性神经活动异常,其中额叶有关区域的功能磁共振ALFF增加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 雍那吴飞胡华吕发金杜莲黄庆玲邓伟蒙华庆
- 关键词: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
- 基于VBM的首发精神分裂症脑结构非对称性改变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morphometry,VBM)方法,探讨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白质体积以及白质微结构非对称性异于正常人的区域及总体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散发性与家族性首...
- 邹翎邓伟李涛龚启勇
- 关键词:形态学分析精神分裂症脑结构
- 双相情感障碍状态性及特质性的静息态杏仁核功能连接研究
- 目的:双相情感障碍表现出躁狂及抑郁两种极端异常情感交替发作,经治疗后异常情感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其抑制能力及部分认知功能缺陷却持续存在,这提示双相情感障碍既存在着与每次异常情感发作形式相关的状态性生物学指标,又具有独立于...
- 李名立邓伟王强崔立谦黄朝华蒋丽君李涛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
- 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研究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的MRI特征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运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VBM),探索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之间的差异。方法运用高场强(3.0 T)MR 扫描仪分别采集13例初发且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3名年龄、性别、利手配对的正常人(对照组)的高分辨 T_1WI。采用优化的VBM 方法处理所有数据,最后经两样本配对 t 检验,比较2组间的脑灰质密度和灰质体积的差别。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表示。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灰质体积较对照组缩小、密度较对照组广泛降低。这些区域主要集中于脑双侧颞叶和额叶区域,包括双侧额中回、双侧岛叶等区域,另一些灰质密度降低区散在分布于脑顶叶、枕叶及小脑区域。结论优化的 VBM 可能是一种自动的,有效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的方法;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灰质密度较正常人广泛降低,体积较正常人缩小。
- 吕粟欧阳络黄晓琦邓伟唐鹤涵蒋莉君李涛龚启勇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
-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比较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入组谵妄病人共 1 75例随机分成奥氮平治疗组 (n =74 )、氟哌啶醇治疗组 (n =72 )和一个对照组 (n =2 9) ,采用谵妄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进行评估 ,前瞻性观察治疗 1周。结果 (1 )奥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临床严重度总体印象量表SI分值降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 ;(2 )各组显效率分别为 82 .4 %、87.5 %、31 .0 % ,两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 ;(3)奥氮平及氟哌啶醇均在较低剂量起效 ,奥氮平组起效最快 ,氟哌啶醇组次之 ,对照组起效最慢 (P <0 .0 1 ) ;(4 )奥氮平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困倦 ,发生率与氟哌啶醇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氟哌啶醇组口干及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较奥氮平组高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疗效相当 。
- 胡华邓伟杨辉刘玉
- 关键词:老年性谵妄奥氮平氟哌啶醇
- 慢性湿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采用生物共振仪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筛查,了解常见致敏物质。方法应用德国摩拉(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对四川达州地区129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结果慢性湿疹患者常见过敏原包括螨类、霉菌、花粉、海鲜类及重金属等。结论地区不同过敏原种类有所不同,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有利于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 邓伟
- 关键词:慢性湿疹
-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听觉感觉门控P50的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伴精神症状史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的听觉感觉门控P50(SG P50)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50例伴精神症状史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双相情感障碍组)以及5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SG P50;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组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杨氏躁狂量表(YMRS)分别评估双相情感障碍组抑都发作和躁狂发作症状,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3组总体功能水平;偏相关分析患者组P50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两患者组较对照组以及精神分裂症组较双相情感障碍组的S1-S2波幅差值、P50抑制度均降低,S2/S1波幅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情感障碍组S1-P50波幅最低,精神分裂症组S2-P50波幅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症组P50与其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双相情感障碍组P50部分指标与其临床特征有相关性(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伴精神症状史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均有听觉SG P50抑制缺陷,前者更重,而受损机制可能既有重叠也有独立;P50抑制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素质性标记,情感障碍的状态性标记.
- 李喆郑重邓伟刘祥李寅飞李涛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感觉门控
- 大学生昼夜节律类型与抑郁情绪相关性的纵向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索大学生昼夜节律类型稳定性及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及纵向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于2018至2020年秋季学期的9~11月,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评定本科新生的昼夜节律类型、抑郁情绪、睡眠质量情况、躯体症状及生活事件压力,并对其进行连续2年的随访及重复测评。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测评中抑郁情绪的独立相关因素及不同昼夜节律的影响;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学生昼夜节律类型的稳定性、抑郁情绪的纵向变化规律及抑郁情绪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基线测评中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4.2%,夜晚型昼夜节律类型的大学生最多,占52.1%(4 301/8 244);中间型次之,为45.0%(3 708/8 244);清晨型最少,仅2.9%(235/8 24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夜晚型昼夜节律类型者(OR=1.526)、睡眠质量更差者(OR=1.540)、躯体症状更严重者(OR=1.115)、生活事件压力更大者(OR=1.046)更易有抑郁情绪。混合效应模型对随访数据的分析结果提示,虽然清晨型-夜晚型问卷得分以平均每年1.948分的趋势下降,昼夜节律类型仍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个体特征;而抑郁情绪的标准得分以平均每年0.104分的趋势上涨,第二水平模型固定效应部分的分析结果提示,基线水平的夜晚型昼夜节律(β_(2)=0.028)、睡眠质量(β_(2)=0.052)、躯体症状(β_(2)=0.017)、生活事件压力(β_(2)=0.007)对抑郁情绪标准得分的增加有正向预测作用;且睡眠质量更差者(β_(2)=-0.012)、生活事件压力更大者(β_(2)=-0.002)抑郁情绪标准得分增加速率更快。结论:尽管昼夜节律类型是较为稳定的个体特质,但在大学生中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且夜晚型昼夜节律是抑郁情绪产生及增加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提示大学生的昼夜节律类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中值得关注的一大因素。
- 吕秋玥汤万杰王强邓伟郭万军李涛
-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