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耀军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剖宫产
  • 2篇麻醉
  • 2篇妇科
  • 2篇丙泊酚
  • 1篇电机
  • 1篇胸段
  • 1篇腰-硬联合
  • 1篇异氟醚
  • 1篇阴式
  • 1篇阴式手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硬膜外注射
  • 1篇镇痛
  • 1篇止血
  • 1篇止血作用
  • 1篇治疗剖宫产术
  • 1篇瑞芬太尼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路耀军
  • 3篇韩潮
  • 3篇黄绍强
  • 2篇耿桂启
  • 2篇胡建英
  • 2篇张乐
  • 1篇孙韧
  • 1篇李笑天
  • 1篇王海燕
  • 1篇薛张纲
  • 1篇刘苏
  • 1篇杨晨
  • 1篇朱芝玲
  • 1篇王卿
  • 1篇孙申
  • 1篇张剑峰
  • 1篇王蓓
  • 1篇戴体俊
  • 1篇黄静
  • 1篇孙忠志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的效应。方法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身高155~170cm,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分为2组(n=30),布比卡因组(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1例患者局麻药剂量均为5mg,剂量变化梯度为1mg。运动阻滞有效定义为蛛网膜下腔注药结束后20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均达到3分。若上1例有效,则下1例采用低一级剂量;若无效,则下1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药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l)。结果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6.04(5.30~6.93)mg,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9.55(8.62~10.97)mg,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低于左旋布比卡因(P〈0.01);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效价比及其95%CI为0.63(0.52~0.7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时运动阻滞的效应低于布比卡因。
黄绍强耿桂启胡建英路耀军
关键词: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
不同剂量羟考酮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产妇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寒战的产妇10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5组(n=20):0.9%氯化钠液(C)组,曲马多1mg/kg(T_)组,羟考酮20μg/kg(O_1)组、40μg/kg(O_2)组、80μg/kg(O_3)组。胎儿娩出后缓慢静脉注射相应药物。记录给药后即刻(T_1)和给药后5min(T_2)、10min(T_3)、15min(T_4)、20min(T_5)、30min(T_6)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患者寒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寒战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O_2组、O_3组寒战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90%、50%、75%vs 15%,P<0.05),T组与O__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1时寒战的缓解率在T组、O_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vs 60%)。T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O_3组(P<0.05)。与其余4组比较,O_3组产妇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最高(P<0.05)。结论:静脉给予80μg/kg羟考酮能够迅速有效治疗脊麻后寒战反应,并提高产妇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韩潮黄绍强路耀军
关键词:羟考酮寒战剖宫产麻醉
胸段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单次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将75例18~65岁、ASAⅠ~Ⅱ级、限期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诱导前分别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0.9%氯化钠液稀释的新斯的明100μg(终体积5mL,N组)、0.9%氯化钠液稀释的吗啡2mg(终体积5mL,M组)或0.9%氯化钠液5mL(S组)。手术结束后,3组患者均接受同种模式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24h和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镇痛用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情况以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3组术中芬太尼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显著短于N组和M组(P〈0.05),N组显著短于M组(P〈0.05)。术后24h和48h时3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镇痛药的用量显著多于N组和M组(P〈0.05);在术后24h,S组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按压次数比值显著低于N组和M组(P〈0.05)。3组恶心呕吐和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组术后24h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N组和s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单次给予新斯的明100μg能显著减少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但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影响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与硬膜外注射吗啡相比,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低。
路耀军王蓓葛圣金薛张纲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硬膜外镇痛术后镇痛
一种麻醉药物摇匀装置
本发明涉及摇晃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麻醉药物摇匀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中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往复转动机构,所述往复转动机构上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中放置有试管,所述试管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电...
路耀军张乐杨晨孙申韩潮胡建英
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切口憩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阴道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除2例患者经期尚正常(7~8 d)但因继发不孕行手术治疗者外,其余患者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10~30 d,平均(13.80±6.13)d;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81.13±38.3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8±62.33)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4.67±1.11)d.术后随访为3~6个月,术后平均经期为(6.73±2.31)d,较手术前减少(6.07±5.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有效率为92.31%(12/13). 结论 阴式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微创、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
钱俏红张剑峰朱芝玲路耀军王海燕
关键词:阴式手术剖宫产瘢痕宫腔镜
多功能外科缝合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外科缝合器。上述的多功能外科缝合器包括外套管、穿刺针以及套环;外套管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套孔,外套管包括相连接的套管本体和限位部,套孔包括开设于套管本体的第一部分和开设于限位部的第二部分;穿刺针包括...
肖喜荣王晗功李笑天王国坤杨绎嘉张乐路耀军
文献传递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丙?白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25例。麻醉诱导用药及方法相同。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min、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min时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记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丙泊酚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气腹后30min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min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和丙泊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醚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丙泊酚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5)、(4.9±1.1)min,t=10.56,P=0.02;(12.9±2.4)、(6.8±1.2)min,t=12.36,P=0.01]。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安全可行,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路耀军韩潮耿桂启黄绍强
关键词:子宫肌瘤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对异氟醚、丙泊酚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全麻药催眠作用与α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小鼠10只,侧脑室注入(icv)10μ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观察其翻正反射是否消失。另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异氟烷(isoflu-rane)、丙泊酚(propofol),待其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再将每大组均分为两亚组,每组10只,分别icv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或人工脑脊液10μl,观察2组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简称睡眠时间)。结果酚妥拉明icv不能引起小鼠翻正反射消失。NA虽可使异氟烷、丙泊酚小鼠睡眠时间延长,但与人工脑脊液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α受体不是全麻药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
王卿刘苏路耀军黄静孙忠志孙韧戴体俊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氟醚丙泊酚翻正反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