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秀琴

作品数:62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理学
  • 12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篇重离子
  • 14篇激发函数
  • 8篇单粒子
  • 8篇单粒子效应
  • 8篇耗散
  • 8篇耗散反应
  • 8篇F
  • 7篇角分布
  • 6篇加速器
  • 6篇核反应
  • 6篇串列加速器
  • 5篇NB
  • 4篇玉米
  • 4篇双核
  • 4篇双核系统
  • 4篇谱仪
  • 4篇重离子反应
  • 4篇重离子辐射
  • 4篇离子辐射
  • 4篇离子辐照

机构

  • 59篇中国原子能科...
  • 24篇中国科学院近...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1篇路秀琴
  • 50篇赵葵
  • 32篇李志常
  • 31篇刘建成
  • 31篇郭继宇
  • 23篇王琦
  • 23篇李松林
  • 22篇周平
  • 17篇符长波
  • 16篇董玉川
  • 15篇徐瑚珊
  • 13篇倪嵋楠
  • 12篇隋丽
  • 11篇姜华
  • 11篇程业浩
  • 11篇陈若富
  • 11篇韩建龙
  • 11篇徐华根
  • 11篇段利敏
  • 10篇吴和宇

传媒

  • 13篇高能物理与核...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原子核物理评...
  • 4篇第九届全国核...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第十次全国核...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物理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核技术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5年全...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核...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7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6篇1994
  • 1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性反冲探测技术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高品质的I束,采用弹性反冲探测技术对材料表面成分和杂质的深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用ΔE-E望远镜探测器同时分析靶材料中从氢至中重的所有元素,其深度分辨为20~30nm。用Q3D磁谱仪及其焦面探测...
路秀琴符长波周平郭继宇赵葵李淑媛刘建成倪嵋楠隋丽
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
完成了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初步分析了反应产物B,C,N,O, 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展现出深部非弹性反应机制的特点,显示了反应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董玉川王琦李松林段利敏吴和宇徐华根陈若富徐瑚珊韩建龙李志常路秀琴赵葵周平刘建成Sergey Yu-Kun
关键词:重离子反应角分布
^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长程关联
2008年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上完成了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的激发函数测量。束流19F的入射能量从110.25MeV到118.75MeV,步长250keV,测量了实验室系+57°,+31°,-15°和-29°出射的类弹产物B,C,N,O,F和Ne的激发函数。观测到激发函数具有耗散反应的特征涨落结构,分析了激发函数之间的长程角度关联以及强烈的电荷数关联。
韩建龙王琦白真董玉川李松林段利敏徐瑚珊徐华根陈若富吴和宇李志常路秀琴赵葵周平刘建成许国基Sergey Yu Kun
关键词:激发函数
^(19)F+^(93)Nb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中截面测量的不重复性被引量:2
2002年
完成了 1 9F + 93Nb重离子耗散碰撞激发函数的两次独立测量 .束流的入射能量为 1 0 0— 1 0 8MeV ,步长 2 50keV .两次测量的宏观条件几乎完全一样 ,惟一的差别是使用了厚度分别为 70和 71 μg cm2 的两块 93Nb同位素靶 .实验结果表明 :( 1 )两次测量所得到的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涨落具有不可平滑的结构 ;( 2 )这种不平滑的涨落截面有不重复的迹象 .着重从实验的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
王琦田文栋李松林江中和董玉川李志常路秀琴赵葵符长波刘建成姜华胡桂青
关键词:激发函数截面测量非弹性碰撞核反应
北京Q3D磁谱仪及应用
北京 Q3D 磁谱仪是由■ A,Enge设计,瑞典 Scanditronix 公司制造的,它具备有许多优良性能:高分辨,大立体角,大包散,直焦面,运动学修正能力及某些核反应的0°测量。它适合于轻重离子引起的核反应的带电粒...
李志常程业浩张庆华李淑嫒赵葵路秀琴阮明李民宋小斌郭继宇姜承烈
关键词:磁谱仪核反应
纵向型双电离室ΔE-E探测器系统及其在ERD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设计加工了一套纵向型双电离室ΔE E(气体 固体 )探测器系统 ,由于采用了双电离室及电场均匀技术 ,得到较好的能量分辨率 :利用 5 0 3MeV的12 C在束测量 ,ΔE分辨率达 3 3% ,Er 分辨率达 1 5 %。利用该系统对新型半导体材料GaAs、新型光电材料GaN等进行ERD分析 ,得到了材料的元素深度分布谱 (分辨达 5 0nm) ;在该系统和Q3D磁谱仪配合测量中 。
符长波路秀琴赵葵梁刚郭继宇李淑媛刘建成姜华
一套成功地应用于激发函数实验测量的TOF+ΔE-E探测系统
1993年9月,我们在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 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上完成了102.25MeV 到109.50MeVF+V 耗散反应类弹碎片激发函数测量的实验,能量步长250keV,自支撑靶V 厚度70μg/cm,探测...
徐瑚珊李松林王琦范恩杰卢俊殷旭张玉虎李志常赵葵路秀琴胡晓庆
关键词:激发函数时间信号TOF
重离子耗散反应中截面测量的不可重复性
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完成了F+Nb 重离子耗散碰撞激发函数的两次独立测量。两次测量的宏观实验条件几乎完全相同:由 H1-13串列静电加速器提供F束流,束流的入射能量从100MeV 到108MeV, 能量变化步长25...
王琦田文栋李松林江中和李志常路秀琴赵葵符长波刘建成姜华胡桂清
关键词:量子混沌
^19F+^27Al耗散反应中双核系统的转动与衰变
2005年
测量了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B,C,N,O,F和Ne的激发函数,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10.25MeV 到118.75MeV,能量步长为250keV.用能量自关联函数方法从激发函数中提取了各反应产物的平均衰变宽度,利用同时考虑反应中所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的转动特性和衰变特性而发展了的Ericson核反应统计理论,讨论了19F+27Al耗散反应中双核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韩建龙王琦董玉川李松林段利敏吴和宇徐华根陈若富徐瑚珊白真李志常路秀琴赵葵周平刘建成Sergey Yu Kun
关键词:激发函数耗散反应双核系统
重离子耗散反应激发函数中的截面涨落
2003年
完成了两次独立的 1 9F + 93Nb激发函数测量;束流 1 9F8+的入射能量 1 0 0~ 1 0 8MeV,能量步长 2 5 0keV。两次测量的宏观条件完全相同,实验结果有近 1/3的相同能量点所对应的反应截面及其涨落不重复。在双核系统中引入宇称和自旋的退相干描述能量自关联函数中准周期性的衰减结构;
董玉川王琦田文栋李松林江中和李志常路秀琴赵葵符长波刘建成姜华胡桂青
关键词:耗散反应退相干量子混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