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梅

作品数:37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水稻
  • 9篇基因
  • 7篇佛手
  • 7篇病原
  • 6篇茶花
  • 5篇病原菌
  • 4篇炭疽
  • 4篇QTL定位
  • 3篇叶片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炭疽菌
  • 3篇葡萄
  • 3篇蓝莓
  • 3篇候选基因
  • 2篇稻叶
  • 2篇蒸馏水
  • 2篇植物
  • 2篇致病
  • 2篇杀菌剂

机构

  • 35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2篇金华市荆龙生...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浙江省师范大...
  • 1篇金华市农业科...

作者

  • 36篇路梅
  • 11篇郭卫东
  • 10篇饶玉春
  • 7篇凌丹燕
  • 4篇周春丽
  • 4篇胡海涛
  • 3篇宗宇
  • 3篇李永强
  • 3篇林晗
  • 2篇李玉萍
  • 2篇叶美娟
  • 2篇陈文荣
  • 2篇苏婷
  • 2篇谢关林
  • 2篇周青
  • 2篇杨佳妮
  • 2篇费春琴
  • 2篇徐传雨
  • 1篇王芳
  • 1篇周维永

传媒

  • 8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浙江农业科学
  • 5篇植物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叶色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植物光合作用主要依赖绿色叶片,而叶片生长发育最直观的特征是叶色。目前已克隆200多个调控水稻(Oryza sativa)叶色的基因。水稻叶色调控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多条调控途径,包括光合色素的生物合成与降解、核-质信号转导和血红素的合成。此外,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外部环境也会影响水稻叶色的变化。该文从分子机制、叶色相关基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总结了水稻叶色遗传调控机制,并提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水稻高光效育种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戴若惠钱心妤孙静蕾芦涛贾绮玮陆天麒路梅饶玉春
关键词:水稻叶色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孢子萌发条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同时使用载玻片法进行病原菌孢子萌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整株植株枯死是由枝枯病所致,纯化菌株ZA1为该病病原真菌。其菌落圆形,白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被4个真隔膜分成5个细胞,中间细胞呈褐色,两端细胞无色。结合r DNA-ITS 序列分析,菌株ZA1被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株ZA1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对悬浮液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p H 3~12时孢子均可萌发;光照和复合碳源均有助于孢子萌发。
路梅凌丹燕马锡文郭卫东
关键词:蓝莓枝枯病RDNA-ITS序列分析孢子萌发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3t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2018年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3t是由粳稻品种云稻经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 sulfonate, EMS)诱变获得.经过连续3代的种植,表型明显,性状稳定一致且未发现分离.该突变体苗期无明显表型,生长4~5周后,叶片开始出现轻微锈褐色坏死斑点;抽穗后病斑逐渐向四周扩散并最终形成中心枯黄、边缘红褐色的不规则斑块;成熟期坏死斑连接成片并覆盖整张叶片.突变体spl-3t与其野生型云稻品种相比,叶片中的胼胝质含量明显积累.还发现, spl-3t对白叶枯菌表现很敏感.同时, spl-3t还具有株高、结实率下降、穗长增加等表型.遗传分析表明, spl-3t的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spl-3t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109 kb区间内,该区间包含15个候选基因,目前暂无类似表型的基因报道.对所有候选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域进行了测序,未发现与野生型有差异的突变位点.通过RNA-seq分析及qRT-PCR验证,发现候选基因热激转录因子(LOC_Os03g06630)在spl-3t与其野生型有极显著差异,该基因是热胁迫防御响应中的中心调节子,在高温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热处理时出现上调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使植株获得较高的基础耐热性.因此推测该基因的表观修饰造成了类病变性状的产生.本研究为类病变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依据.
饶玉春徐娜徐娜焦然徐江民宋周琳黄玲路梅路梅胡江
关键词:水稻候选基因
水稻籽粒镉积累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水稻(Oryzasativa)是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稻田镉(Cd)污染和镉积累问题严重威胁世界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以及人类健康,如何降低水稻中镉积累已成为热点问题。以籼稻品种华占(HZ)为父本、粳稻品种热研2号(Nekken2)为母本,连续自交多代后得到120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其镉积累进行检测和分析,同时利用遗传图谱进行QTL作图。结果共检测到7个QTLs,分别位于水稻第2、3、9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1个LOD值高达4.97。对这些QTL区间内与耐金属离子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LOCOs02g50240、LOCOs02g52780、LOCOs09g31200、LOCOs09g35030和LOCOs09g37949这5个基因在双亲间的表达量差异显著,结合亲本对不同金属离子的浓度积累数据,推测LOCOs02g50240、LOCOs09g31200及LOCOs09g35030的高表达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水稻对镉离子的吸收和胁迫耐受能力。通过QTL挖掘和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与水稻籽粒的镉积累有关,可能影响水稻耐镉胁迫的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和培育耐镉胁迫的水稻品种创造了条件,为阐明水稻镉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潘晨阳叶涵斐周维永王盛李梦佳路梅李三峰朱旭东王跃星饶玉春戴高兴
关键词:水稻镉积累QTL定位候选基因
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分离及其拮抗菌的筛选被引量:1
2022年
茎腐病是金线莲人工栽培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控,但防治效果不理想,且易造成农药残留。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了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菌株。为了获得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拮抗菌,本文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放线菌等3种生防菌对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放线菌等3种生防菌对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哈茨木霉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制率在第5天到达66.7%,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路梅刘建峰郑熊飞刘永立胡海涛
关键词: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拮抗菌生物防治
水稻叶片衰老基因LPS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早衰突变体是研究早衰机制的良好载体,对于探究早衰的遗传机理与作用机制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EMS诱变获得了一个早衰突变体lps1,并对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进行表型观察、细胞学及组织化学分析、生理生化分析、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和激素处理。【结果】lps1的叶片从3叶期开始发黄,成熟期株高、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极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发现lps1叶表面光滑,硅质化突起和叶绿体数目减少、片层结构紊乱。生理生化分析表明lps1中有大量的活性氧积累,同时伴有蛋白质的降解、细胞膜的损伤以及大规模的细胞死亡。遗传分析表明该早衰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并且其在第5染色体上编码了一个泛素结合酶。亚细胞定位结果证明LPS1蛋白在细胞质与核中均有表达。外源激素处理发现,lps1对外源激素的处理更为敏感,且LPS1突变促进了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LPS1突变使水稻ABA合成信号途径异常,进而引发H_(2)O_(2)等一系列与衰老相关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动,导致lps1过早衰老,最终造成水稻产量严重降低。
褚晓洁芦涛叶涵斐王盛林晗吴先美何瑞严钢王跃星李三峰路梅胡海涛杨窑龙饶玉春
关键词:水稻早衰亚细胞定位激素
水稻根系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2022年
为发掘水稻根系性状相关基因,以籼稻品种华占(HZ)为父本、粳稻品种热研(Nekken2)为母本,杂交并衍生得到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测量重组自交系在三叶期时根系的性状.在已构建好的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础上,对水稻根系性状的QTL进行初步定位及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个与总根长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2,5,10号染色体上,3个与根表面积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2,4,5号染色体上,6个与根平均直径相关的QTL,分别位于4,5,9,10和11号染色体上;其中总根长与根表面积QTL在第5号染色体上区间重合,根表面积与根平均直径QTL在第4号染色体上区间重合;同时对检测的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筛选、归纳和分析,并通过qRT-PCR分析,发现总根长LOC_Os05g40180基因、根表面积LOC_Os11g24240基因、根平均直径LOC_Os04g52030基因很可能是影响水稻根系性状的新基因.以上结果为发掘根系性状、培育理想株型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殷文晶陈振概高佩慧芦涛叶涵斐叶润乐杨茜路梅王跃星饶玉春
关键词:根系性状重组自交系QRT-PCR理想株型
水稻根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根系作为水稻(Oryza sativa)植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包括植物的固定、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获取以及氨基酸和激素的生物合成等,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以及抗性等密切相关。目前,通过遗传及生化等诸多手段,已挖掘到较多水稻根系QTLs与控制基因。该文综述了水稻根系QTL和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根系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克隆水稻根系基因和完善水稻理想株型模型提供参考。
章怡兰林雪吴仪李梦佳张晟婕路梅饶玉春王跃星
关键词:水稻根系QTL定位控制基因
葡萄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效用杀菌剂筛选被引量:8
2017年
为明确引起葡萄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和分类地位,以及不同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扩增等方法对疑似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所选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肟菌·戊唑醇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苯醚甲环唑次之,其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3.54和6.64μg·m L^(-1);嘧菌酯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2 383.81μg·m L^(-1).肟菌·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可进一步用于葡萄炭疽病田间病害的防治研究.
宗宇吴志娟朱友银郭卫东林佳佳路梅
关键词:炭疽病病原菌杀菌剂毒力测定葡萄
植物LRR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简要介绍了LRR-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s)的胞外LRR基序和胞内丝/苏氨酸激酶区的结构特点;LRR-RLKs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卫反应方面的生理功能及其与配体互作的2种可能机制:LRR-RLKs受体磷酸化和LRR-RLKs受体去磷酸化.讨论发现,LRR-RLKs的结构特点和多样化的基因表达方式,是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基础;植物信号传导途径的复杂性和不同蛋白的功能互补,则可能是导致LRR-RLKs的功能和作用方式至今尚未解释清楚的重要原因.利用日趋先进的生物技术,加强对配体和下游信号分子的搜寻、鉴定和识别,将是今后LRR-RLKs研究的有效途径.
路梅徐传雨郭卫东
关键词:类受体蛋白激酶互作机制结构特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