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疫情下基于网络的云实习在新生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 2023年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婴儿死亡中新生儿占40%-70%,其中2/3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出生一周之内,这些死亡中的2/3发生在出生24 h内,因此新生儿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医疗风险极高的临床学科,但因新生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家长对医生水平要求高等因素,使得临床实习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 王乐赵婷艾合麦提·图尔贡朱艳萍
-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婴儿死亡新生儿死亡临床学科症状不典型
- 一种新生儿科用防鼻塞压疮的水胶体切割模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用防鼻塞压疮的水胶体切割模具,包括下模盒,所述下模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底部周表面固定设置有下承板,所述下承板的表面放置有水胶体模型,所述伸缩杆一的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传...
- 赵婷巴依尔才次克李晶王彦梅冯玉晴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血清和脑脊液PCT与IL-6及hs-CRP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探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M)血清和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膜炎类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VM,n=26)组、PM(n=76)组;根据预后情况,将PM组分为死亡患儿(n=15)、好转患儿(n=61),统计各组患儿抗菌药物治疗前、治疗后3d血清和脑脊液PCT、IL-6、hs-CR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脑脊液和血清PCT、IL-6、hs-CRP对PM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治疗前,VM组血清、脑脊液PCT、IL-6、hs-CRP水平均低于PM组(P<0.05)。入院时脑脊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P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高于血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的0.939。本研究中经临床确诊的76例PM新生儿经血液病原菌培养分离病原菌23株,培养阳性率为30.26%(23/76),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2.17%(12/23)、革兰阴性菌占47.83%(11/23),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抗菌药物治疗3d后,死亡患儿血液、脑脊液PCT、IL-6、hs-CRP高于好转患儿(P<0.05);抗菌药物治疗3d后,脑脊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PM的AUC为0.861,高于血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的0.821。结论PM新生儿血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PCT、IL-6、hs-CRP高表达,血清和脑脊液PCT、IL-6、hs-CRP水平联合检测均在PM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李晶李明霞巴依尔才次克赵婷王彦梅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预后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高危因素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PDA早产儿(观察组)和无PDA的早产儿(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在早产儿PDA暴露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PDA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96例,对照组17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妊娠期高血压、产前应用硫酸镁、宫内窘迫、胎盘病变、脐带异常、羊水减少、窒息、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支持及生后第1、2天液体入量与早产儿PDA相关联。并发症中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早产儿PDA相关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支持(OR=0.868)、母亲产前应用硫酸镁(OR=0.247)是早产儿发生PDA的保护因素,败血症(OR=2.519)是早产儿发生PD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早产儿PDA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PDA引起的并发症,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 王乐赵婷李明霞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
- 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对新生大鼠体内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在新生大鼠肺组织内最佳转染途径、转染量和转染时间。方法 选取150只Wistar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转染途径组:将纳入的48只新生大鼠分为A:尾静脉注...
- 王乐赵婷李明霞
- PBL教学法在新生儿黄疸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既往的临床实习,多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是将学习置于临床问题情景中,让学生贴合实际地掌握临床理论与技能。近年,我院部分临床实习中加入PBL教学,本文将着重对PBL教学法在新生儿黄疸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随机将学生分为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组,课后通过调查问卷及小测验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探讨医学生对PBL的接受程度及教学效果.
- 赵婷朱艳萍丁俐文李明霞
- 关键词:PBL教学法新生儿黄疸
- 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胎头吸引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胎头吸引器,包括固定安装杆,所述固定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所述连接安装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吸盘,所述连接安装块和连接吸盘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连接保护机构,所述连接保护机构包...
- 巴依尔才次克赵婷王彦梅李晶
- 足月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因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降低其发生的风险。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足月ARDS患儿2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入院的非ARDS患儿402例进行成组资料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足月新生儿ARDS的发生率为6.29%,发病时间多为生后3~6h(55.56%),且以缺氧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其胸部X线以Ⅲ级多见(48.1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胎龄、分娩方式、胎粪吸入、妊娠合并糖尿病对ARDS的发生有影响(P<0.05)。结论 ARDS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男性、胎龄<39周、选择性剖宫产、胎粪吸入及母妊娠合并糖尿病均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 周英赵婷李明霞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足月影响因素
- 维生素D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研究维生素D(VD)及其受体(VDR)通过调节VEGF对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BDP模型新生大鼠,分为对照组和BDP组。培养大鼠肺上皮Ⅱ型细胞(RLE-6TN),RLE-6TN细胞分为VDR过表达(Le-VDR慢病毒感染)、VDR过表达对照组(Le-Ctrl)、VDR敲低(Sh-VDR感染)、VDR敲低对照组(Sh-Ctrl),VD单独处理,VEGF-A沉默组(siVEGF-A);Le-VDR与siVEGF-A共处理(Le-VDR+siVEGF-A);通过CCK-8检测、流式细胞术、伤口愈合检测和体外粘附检测明确VD和VDR对肺泡上皮细胞的调节作用。RTqPCR检测VDR和VEGF-A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DR和VEGF-A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BPD新生大鼠的VD水平和VDR表达降低(P<0.01);在RLE-6TN细胞中过表达VDR,细胞增殖、迁移、粘附能力增加(均P<0.01),凋亡率减少(P<0.01);细胞中敲低VDR效果相反,VD刺激后细胞凋亡被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增加(P<0.05);VDR过表达正向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P<0.05),而且VEGF-A和VDR共定位于BPD大鼠肺组织和细胞中;且BPD新生大鼠肺组织中VEGF-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VD通过上调VEGF-A表达抑制BPD的发展。
- 赵婷王彦梅王乐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内皮生长因子新生大鼠
- 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对新生大鼠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新生大鼠肺组织内最佳转染途径、转染量和转染时间。方法选取150只Wistar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转染途径组:将纳入的48只新生大鼠分为A组(尾静脉注射组)和B组(腹腔注射组)。将5μL×10^(10) PFU/mL腺病毒热休克蛋白(HSP70)转染液注入新生大鼠体内,分别于注射24、48、72、96h将各组新生大鼠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用荧光显微镜判断HSP70转染到新生大鼠肺组织的最佳转染途径。(2)转染剂量组:将54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病毒组、病毒HSP70组、对照组,分别给予2.5μL×10^(10) PFU/mL、5μL×10^(10) PFU/mL、10μL×10^(10) PFU/mL的转染液剂量,经过尾静脉注射转染后72h将各组新生大鼠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SP70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确定腺病毒介导的HSP70转染的最佳转染量。(3)按照不同转染观察时间将4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24h组、48h组、72h组、96h组,同时设立盐水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不同转染时间点处死新生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SP70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明确HSP70在新生大鼠肺组织内表达的最佳转染时间。结果 (1)尾静脉注射组新生大鼠48h荧光显微镜下见少量绿色荧光信号标记蛋白,72h及96h见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标记蛋白。(2)5μL×10^(10) PFU/mL Ad-HSP70转染剂量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HSP70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增高。(3)转染新生大鼠72h组肺组织内HSP70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较24、48h增高(P<0.05),与9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定腺病毒介导的HSP70在新生大鼠体内转染的最佳途径为尾静脉,最佳转染量为5μL×10^(10) PFU/mL,转染后最佳观察时间点为72h。
- 王乐赵婷李明霞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腺病毒新生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