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 作品数:9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电子电信 更多>>
石墨烯/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1 2012年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通过交替沉积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或硝酸银)和氧化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PDDA薄膜和氧化石墨烯/硝酸银复合薄膜。然后在600℃下通入氩气和氢气进行气氛还原得到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银复合薄膜。采用AFM、SEM、XPS、UV-Vis以及四探针电阻仪等对薄膜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可以获得生长均匀的薄膜。对比于相同自组装次数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银复合薄膜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更低的薄膜方块电阻。在λ=500 nm时,四层石墨烯/银复合薄膜的透过率为85%左右,而石墨烯薄膜的透过率为72%左右;石墨烯薄膜的方阻为161.39 kΩ.□-1,而石墨烯/银复合薄膜的方阻为99.11 kΩ.□-1。 周亚洲 杨娟 孙磊 赵南 程晓农关键词:静电自组装 两步还原法制备导电石墨烯薄膜 2013年 通过两步还原法制备了导电石墨烯薄膜。采用XPS、Raman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采用四探针电阻仪表征了薄膜电学性能。结果表明:用两步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具有更高的还原程度,其碳和氧的原子比达8.9∶1;薄膜的方块电阻为0.42kΩ/□,而同等厚度的一次还原薄膜的方块电阻为5.57kΩ/□。 赵南 赵登祥 杨娟 韩国琪 王超志关键词:电学性能 溶剂热法制备十二胺改性的氧化石墨及其表征 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改善氧化石墨的亲油性,获得能够在有机溶剂甲苯中稳定分散的氧化石墨,以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胶体为前躯体,通过溶剂热法,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用十二胺对氧化石墨进行改性,制备了疏水的功能化氧化石墨.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拉曼和接触角测试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及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十二胺处理后氧化石墨的—COOH能与十二胺中的胺基发生反应,生成酰胺基团;在120℃,3 h溶剂热条件下经过十二胺处理后的氧化石墨表现出了较好的疏水性,能均匀分散在甲苯中,真空抽滤获得的氧化石墨薄膜接触角由未处理前的16.9°提高到101.7°. 杨娟 孙磊 程晓农 周亚洲 赵南关键词:氧化石墨 化学改性 溶剂热 Ag/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8 2017年 以四水合氯化亚铁和硝酸银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具有磁分离功能的银/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Ag/Fe_3O_4/rGO)纳米复合抗菌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_3O_4和Ag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rGO片层上.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率(Ms)为40.5 A·m^2·kg·(-1),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磁性,将其与菌液混合后,在磁场作用下10 min即可吸附沉降完成磁分离.以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实验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评价了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 mm和13 mm,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分别为50 mg/L和80 mg/L,最低杀菌浓度值(MBC)分别为30 mg/L和50 mg/L. 杜文修 杨娟 桑玉祥 张莉莉 赵南 徐凯 程晓农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磁分离 均分散石墨烯的水热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011年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均分散石墨烯,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TG)等分析方法研究所得石墨烯的物相、形貌及组成;为了测试电学性能,利用所得石墨烯分散性良好的特点,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得石墨烯薄膜,以SEM观察薄膜的断面及表面形貌,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测试石墨烯薄膜的电阻,并与氧化石墨烯薄膜及经氢气还原后的石墨烯薄膜电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水热过程将氧化石墨烯中大部分含氧官能团还原,石墨烯薄膜电学性能优异,经氢气还原后石墨烯薄膜的平均方块电阻为21.5Ω/□。 臧传亮 杨娟 孙磊 赵南 程晓农关键词:水热法 氧化石墨烯 三明治结构纳米银/氧化石墨烯基底的制备及SERS性能 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易操作且低成本的静电自组装方法,在质子化的玻璃基片上,通过交替沉积氧化石墨烯(GO)和带正电荷的银纳米粒子(AgNPs)获得少数层GO和AgNPs复合薄膜(AgNPs/GO).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薄膜的生长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AgNPs溶胶浓度和自组装循环次数,可以获得AgNPs/GO/AgNPs的三明治结构,并在基底表面形成均匀的AgNPs聚集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结果表明,AgNPs/GO-4基底具有最佳的SERS性能,其对罗丹明6G(R6G)和结晶紫的平均拉曼增强因子分别为3. 4×10~8和1. 3×10~9,对R6G的最低检测浓度约为10^(-12)mol/L.多层三明治结构和较小颗粒间距使得AgNPs层之间产生强烈的耦合作用,并在GO片层间产生大量的"热点",显著提高SERS性能,而少数层GO具有强吸附性,有利于分子在基底中富集,从而起到化学增强作用,提高SERS灵敏度. 王稳 陶霞芳 吴赟炎 赵南 赵南 程晓农 杨娟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银纳米粒子 静电自组装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氢气热处理制备大块导电石墨烯薄膜及表征 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真空抽滤水中分散良好的氧化石墨烯获得薄膜,并在600℃氢气气氛中保温2h还原即可获得含氧量极低的大片导电石墨烯(GE)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红外分析(FT-IR)、拉曼光谱仪(Ramanspectroscopy)研究氢气气氛热处理前后薄膜的物相、官能团组成和分子结构;采用SEM观察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四探针测试仪对氢气气氛热处理前后薄膜的电学行为进行了对比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氢气气氛热处理氧化石墨烯可以获得含氧量极低且导电性能优良的石墨烯;96mL浓度为0.0937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抽滤膜经氢气处理后获得的石墨烯薄膜方阻达到11.3Ω/□,薄膜电阻率为0.6Ω.cm。 赵南 杨娟 周亚洲 赵登祥 韩国琪 王超志 程晓农关键词:电学性能 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正>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通过交替硝酸银或银溶胶和氧化石墨烯,控制沉积次数得到不同厚度的硝酸银/氧化石墨烯和银/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然后在600℃下通入氩气和氢气进行气氛还原得到纳米银/石墨烯复合薄膜。采用AFM、SEM... 杨娟 周亚洲 赵南 孙磊 程晓农关键词:静电自组装 透光性 导电性 文献传递 中空铂镍/三维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超声辅助化学法和凝胶化反应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中空铂镍/三维石墨烯电催化剂(PtNi/GC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微观形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旋转圆盘电极测试了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铂和镍前驱体的不同摩尔比对催化剂的多孔结构、粒子形貌和分散状态影响较大,当摩尔比为1∶1时,所得三维石墨烯中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分散均匀.该PtNi/GCM催化剂对氧还原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半波电势(0.494 V)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1.09 A/mg Pt和1.02 m A/cm^2,是商业Pt/C的5.4倍和3.5倍(0.20 A/mgPt,0.29 m A/cm2).同时,该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循环30000周后,半波电势降低值是商业铂炭的43.6%. 徐凯 李毅 赵南 杜文修 曾炜炜 高帅 程晓农 杨娟关键词: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