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角蛋白19、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预测价值。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临床治疗前后疗效及预后下的角蛋白19、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临床预估价值。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角蛋白19、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良好组在角蛋白19、C反应蛋白水平上低于疗效欠佳组,白蛋白高于疗效欠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在角蛋白19、C反应蛋白水平上低于死亡组,白蛋白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ROC曲线,角蛋白19、C反应蛋白、白蛋白在最佳截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22、0.921、0.899,均超过0.7,对直肠癌不良预后有预测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值与约登指数均高于3项指标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蛋白19、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能够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变化及预后。
目的比较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维、汉脓毒血症患者之间临床实验检查的异同。方法对笔者医院综合ICU 2006年1月~2009年12月维、汉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病原学培养及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结果调查ICU维、汉脓毒血症病人100例,维、汉死亡患者血常规、生化、血气部分指标存在差异,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死亡原因与钠离子、渗透压、碱性磷酸酶相关,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最高。结论维、汉脓毒血症患者,部分病理生理指标存在差异。表明脓毒血症对机体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在维、汉脓毒血症患者中存在不同,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