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中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配比、用量、改性时间等对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并浅析了改性机理。
- 裴秀中
- 关键词: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表面改性
- 废干电池回收制取氧化锌超细粉体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均匀沉淀法可由废干电池回收制取氢氧化锌超细粉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得出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 m in,尿素浓度为5%以及反应液的pH值为6.5的条件下所得氢氧化锌前驱体的平均粒径为4.87μm;前驱体在400℃,焙烧2 h后,可得平均粒径为8.67μm的氧化锌产品.
- 裴秀中
- 关键词:超细粉体氧化锌废干电池回收
- 超细粉体填料表面化学修饰被引量:11
- 2003年
-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组成、用量、改性时间等对氢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表面化学修饰效果的影响,并浅析了改性机理。
- 裴秀中
- 关键词:氢氧化铝表面化学修饰表面改性剂
- 表面改性氢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用甘油对氢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进行表面改性,用红外光谱对改性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填料表面被改性剂有机化,提高了其在有机物中的填充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对氢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活化指数的影响,并浅析了改性机理。
- 朱静裴秀中
- 关键词:氢氧化铝表面改性红外光谱
- 碳分法制取超细氢氧化铝粉体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碳分法可由铝型材碱蚀废液制取氢氧化铝超细粉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可知在分解原液Al2O3初始浓度40g·L-1、分子比1.559、CO2的通气速度3.5L·min-1、分解时间6h的条件下,铝的回收率达到92.47%,产品平均粒径为3.562μm。
- 裴秀中
- 关键词:氢氧化铝粉体碳分法正交实验温度分解温度
- D-5与YG-5在铝氧化膜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探讨了铝合金多孔氧化膜的热封闭机理,优选了热封闭添加剂。实验结果支持配位理论与吸附机理,证实恰当选用除霜剂D5与封孔稳定剂YG5可实现快速无粉霜优质热封闭。
- 裴秀中张永光
- 关键词:铝合金阳极氧化
- 氢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表面改性被引量:6
- 2003年
-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配比、用量、改性时间等对氢氧化铝超细粉体填料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方案为:改性剂用纯丙三醇;改性剂对填料的液固比为15;改性温度为120℃;改性时间为4h。
- 裴秀中
- 关键词:氢氧化铝表面改性改性机理活化指数
- 铝碱蚀废液再生及铝的回收被引量:3
- 2001年
- 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产生的碱蚀废液可采用晶种分解法回收氢氧化铝,实现再生碱液的循环使用。
- 朱静裴秀中
- 关键词:碱蚀液氢氧化铝回收表面处理
- 用铝型材碱蚀废液制取氢氧化铝超细粉体被引量:2
- 2002年
- 采用晶析法再生铝型材碱蚀废液可制取氢氧化铝超细粉体 ,通过试验 ,优化了结晶温度、分解原液氧化铝浓度、分子比、晶种系数等 ,结果在分解原液Al2 O3初始浓度 10 5g/L ,苛性比 1.6 ,晶种系数 1.0 ,分解温度 35℃ ,分解时间 6h的最佳操作条件下 ,铝回收率可达 4 4.8% ;采用低晶种系数 (0 .0 8~ 0 .30 )、苛性比 1.6~ 1.9和 6h的分解周期 ,可控制制取粉体的平均粒径为 11.1μm。
- 周安娜裴秀中
- 关键词:铝型材制取氢氧化铝超细粉体粒度
- 化工原理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 2002年
- 化工原理是一门综合课程,应采取发散思维方法教学,着重于帮助学生树立工程观点,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现代科技高速的更新换代而造成的知识更新的需要。
- 裴秀中
- 关键词:化工原理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