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晓惠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百令胶囊在肾移植受者慢性排斥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刘江杨敏杨金国裘晓惠
- 关键词:百令胶囊肾移植慢性排斥
- 血液透析治疗13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 2001年
- 裘晓惠李幸飞
-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性肾功能衰竭
- 肾移植术后早期血中Cystatin C的变化被引量:4
- 2003年
- 李幸飞吴迪英裘晓惠
- 关键词:血液肾移植术后CYSTATINC
- 单中心161例腹膜透析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61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并发症及透析质量的情况,分析本中心腹膜透析的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植管时年龄、住址、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原发病、腹透起始时间及退出时间、并发症等治疗,计算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掉队率(DOR)、腹透治疗时间(TOT)等指标,并与其他腹透中心进行比较。结果植管时年龄为(54.20±14.00)岁,老年病人较多,大于60岁的占44.10%(71例)。慢性肾炎(75.78%)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18.64%)位居第二。宁波地区医保普及率较高,完全自费患者比例仅占4.97%。漂管率为11.80%,渗漏率6.83%,隧道口感染率3.11%,大网膜包裹率1.86%,腹腔出血率0.62%。本中心腹膜炎感染控制较好,腹膜炎发生率为1:78.72透析月,总的腹膜炎年发生率为0.15次/透析年。共有59例(36.65%)退出腹膜透析,总的TOT为26.80月,历年TOT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达平均44.70透析月每人。DOR较其他中心报道的数值低,其中2010年DOR仅7.14%。结论以上特点与本中心患者年龄结构偏大,医护人员重视强化无菌操作宣教,坚持电话随访、家访制度,及医疗保险政策逐年改善有关。
- 沈洲姬蔡旭东费剑英裘晓惠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并发症透析质量
- 深静脉内留置长期导管血液透析的应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深静脉内留置长期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可行性.方法28例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永久性双腔导管作深静脉内置入,期中置入锁骨下静脉1例,左侧颈内静脉4例,右侧颈内静脉23例.结果27例置管成功,已使用1周~45个月(平均21±1\0.3个月),期间发生气胸1例(失败病例),隧道口渗血4例,导管感染3例,导管出血不畅1例,经处理后消失.除3例接受肾移植和1例死亡外,余均在继续透析中,血流量在250ml/min左右.结论深静脉留置长期导管对自身血管内瘘建立困难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 杨敏裘晓惠滕小云费建英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导管留置
-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体会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国产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3个组移植术后均给以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皮质激素组成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全量组加用抗CD3单克隆抗体 5mg/d ,半量组加用抗CD3单克隆抗体2 .5mg/d ,对照组不用。观察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 1周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者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10d后二者的差异无显著性 ;在术后头 3个月 ,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全量组与半量组在术后肾功能恢复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和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 ;给予半量的抗CD3单克隆抗体能取得与全量同样的效果 ,且费用较低 。
- 杨敏涂阳科裘晓惠李幸飞杨金国吴迪英钟光辉孟艳方建江郭蓓
- 关键词:抗CD3单克隆抗体急性排斥反应单克隆抗体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 CD30/CD153在急性肾移植排斥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CD30/CD153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检测意义,为临床监测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依据。方法:ELISA法测定移植前后血清IL-6、IL-10和IFN-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CD30、CD153和CD4/CD8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肾移植排斥组与其它两组相比,仅CD30和CD153表达较高,而术后各指标均增高;术后移植排斥组与稳定组比较各指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检测CD30/CD153对预测移植排斥反应有指导意义,术后监测CD30/CD153、CD4/CD8、IL-6、IL-10和IFN-γ可以帮助判断排斥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王峰汪丽孙琦王爱珍徐炜烽裘晓惠
-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CD30IL-6IL-10IFN-Γ
- 2型糖尿病伴发非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2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李幸飞杨敏裘晓惠
- 关键词:非糖尿病病性肾小球病变DN2型糖尿病糖代谢紊乱
- 蔬菜大棚作业人员免疫功能的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了解温室环境下作业人员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测定温事环境小气候和有毒物质浓度.对171名蔬菜温室作业人员和99名对照人员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与室外相比,大棚温室内主要的有害因素表现为湿度大、温度较高.存在低浓度的SO2和C02.不论男性和女性,接触组补体C4的含量[男、女分别为(0.21±0.06)、(0.22±0.07)]高于对照组[男、女分别为(0.19±0.05)、(0.1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男性和女性不一致.而男性补体C3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和Ig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女性补体C3高于对照组.接触组的CD3^+比例低于对照组,而NK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男性CD4^+比例、CD19计数和比例低于对照组,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女性CD3^+计数、CD4^+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大棚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 肖国兵蒋帆徐炜烽裘晓惠
- 关键词:抗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