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红涛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文学
  • 7篇白话
  • 4篇话文
  • 4篇白话文
  • 3篇代文
  • 3篇文化
  • 3篇现代文
  • 3篇现代文学
  • 3篇小说
  • 3篇民族
  • 3篇民族国家
  • 2篇语言
  • 2篇宗族
  • 2篇作家
  • 2篇文学内涵
  • 2篇近世
  • 2篇近世文学
  • 2篇国语
  • 2篇白话文学
  • 2篇白话文运动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作者

  • 19篇袁红涛
  • 1篇陈黎明
  • 1篇李继凯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唐都学刊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修辞学习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开封大学学报
  • 1篇郭沫若学刊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探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太原大学学报
  • 1篇宿州教育学院...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7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话:“近世文学”之语言——论近代白话文运动的“文学”内涵
2004年
对从晚清到“五四”一段白话与文言冲突、调适、转换的过程,不能仅作抽象之评价,对于“白话”不能作概念化理解,更需具体细致地加以剖析,方能感知新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仅自晚清一段白话与小说地位上升之关系看来,文白转换绝非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与文体秩序的调整、“文学”观念的萌动、作家价值取向的转变纠葛缠绕、紧密相联。“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全面变革正孕育此中。
袁红涛
关键词:白话小说
论现代白话文学的确立——以胡适的白话文学主张为中心
胡适的白话文学主张是对现文学的现代性进行反思或重估的基本资源.该文以胡适的文学活动和著述为中心,从近代以来语言、文学变革运动、价值观念的转变与倡导者的主观意识等方面相结合的整体视野考察“白话”上升为现代文学语言的过程,期...
袁红涛
关键词:白话白话文学现代文学
文献传递
论《边城》的人物描写艺术被引量:3
2004年
作为语言艺术大师,沈从文的文笔明净澄澈,晶莹剔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语言风格和艺术功力在其代表作《边城》中、在对翠翠这一纯美少女形象的刻画中有着近乎完美地呈现。《边城》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言语活动,而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捕捉着主人公那微妙的心绪,从而晶莹剔透地呈现了一颗童真之心,显示了语言艺术的不尽魅力。
袁红涛
关键词:语言艺术
试论“五四”前后对宗族文化的重新审视被引量:1
2005年
面对当代社会中"宗族复兴"的现象,有必要梳理和分析"五四"前后对家族制度和道德伦理的批判理路,发掘和分析其时审视宗族文化的多元角度和深层动因,追索宗族批判话语的生成背景,体会历史当时的丰富信息,从而对家族文化在新旧世纪的命运能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袁红涛张颖
关键词:宗族民族国家
白话:“近世文学”之语言——论近代白话文运动的“文学”内涵被引量:1
2004年
对从晚清到“五四”一段白话与文言冲突、调适、转换的过程 ,不能仅做抽象评价 ,对于“白话”不能作概念化理解 ,更需具体细致地加以剖析 ,方能感知新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仅自晚清一段白话与小说地位上升之关系看来 ,文白转换绝非简单的语言现象 ,而与文体秩序的调整、“文学”观念的萌动、作家价值取向的转变纠葛缠绕紧密相联。“五四”
袁红涛
关键词:白话小说文学结构文学价值
“革命”、“国民性”与七斤——《风波》研究视角辨析被引量:2
2005年
细致分析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以七斤为代表的村民们的个体意识和思维结构的发达程度 ,可以认为七斤和他的伙伴们不可能有革命的意识和观念 ,批判其麻木、愚昧的“国民劣根性”也失于简单含混。只有摆脱理论框架的束缚 ,贴近小说人物 ,才能准确把握鲁迅关于“立人”的深刻思考。
袁红涛
关键词:自我意识
青春的激情与入世的冲动——论成仿吾的文学批评被引量:1
2004年
成仿吾的理论表述显示他一贯重视文学的社会意义。但他在提倡文学取材于现实的同时,也强调在艺术加工过程中发挥主观创造作用。分析成仿吾理论表述的内在矛盾,乃至评判创造社与文研会的论战是非,其改造社会的抱负与表达自我的要求之冲突乃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也使其文学批评实践有得有失。追索成仿吾文学批评的矛盾与困境,许能窥见创造社转变历程的一个侧面。今天我们面对复杂矛盾的文学现象时,应当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容的心态。
袁红涛
关键词:成仿吾文学批评
简论《白鹿原》的修辞艺术被引量:3
2005年
袁红涛
关键词:《白鹿原》当代作家修辞意识修辞艺术修辞格句式选择
现实主义之变:从《创业史》到《白鹿原》被引量:2
2003年
同是陕西作家奉献给当代文坛的三部现实主义力作 ,从《创业史》到《平凡的世界》 ,到《白鹿原》 ,其艺术风貌却有很大差异。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反映与作家看取现实的角度 ,与作家对政治、人性乃至历史等“现实”形态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密切相关。作家身处的文学时代变化了 ,作家的“现实观”改变了 ,“现实主义”的创作就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
袁红涛
关键词:现实主义《创业史》《白鹿原》人性《平凡的世界》陕西作家
别情·亲情·真情——试析《背影》的文化意蕴
2003年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若将其置于开阔的文化视野中来品味,我们还会发现作品更为丰厚的意蕴。文学创作既是作家内心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又植根于作家所生活的文化环境。《背影》抒写的是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又与民族的文化心理、情感结构和道德倾向血脉相通,包含着深广的文化底蕴,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袁红涛
关键词:文化意蕴情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