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万博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代谢
  • 1篇蛋白质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型胶原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蛋白
  • 1篇血浆蛋白质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型
  • 1篇血型物质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预后
  • 1篇直接抗人球蛋...
  • 1篇人血清白
  • 1篇人血清白蛋白
  • 1篇溶血

机构

  • 5篇荆州市中心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荆州文物保护...

作者

  • 7篇袁万博
  • 4篇李俊立
  • 3篇吴刚珂
  • 2篇杨叶子
  • 2篇吴晶晶
  • 1篇黄琳琳
  • 1篇白勇
  • 1篇肖美芳
  • 1篇陈永玲
  • 1篇黄俊
  • 1篇邓明凤
  • 1篇肖秀林
  • 1篇倪红英
  • 1篇张学鹏
  • 1篇张金梅
  • 1篇王昌富
  • 1篇代婧
  • 1篇谢思思
  • 1篇黄玉蓉
  • 1篇吴松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性纳米技术在癌症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癌症基因组的最新进展使直接针对癌症基因进行治疗具有极大的可能性。然而,需要新的基因传递方法使这种潜力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治疗病人服务。磁性纳米技术是通过外部磁场选择性地高效传递治疗基因,还能同时用影像监测体内的传递过程。相比传统的基因传递方法,这种技术能明显提高人类移植肿瘤和不同的内脏器官如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传递效率。因此,磁性纳米技术使活体内癌症的基因治疗进入到新的前沿领域。
黄琳琳张学鹏白勇袁万博张金梅
关键词:基因治疗靶向癌症
DIC基础疾病患者出凝血和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存在弥漫性微血管内凝血(DIC)基础疾病的患者出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40名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分析,观察二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DIC基础疾病患者D-Dimer阳性率最高,死亡组出凝血和纤溶阳性率均高于生存患者;对49名患者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分,死亡者DIC评分呈持续升高和/或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动态监测DIC基础疾病患者出凝血和纤溶指标,结合评分变化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邓明凤陈永玲王长征黄俊廖星富袁万博
关键词:凝血纤溶预后
温度和浓度对镉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镉离子(Cd2+)与人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相互作用。方法温度为298 K、304 K、310 K、314 K时,在HSA中逐步加入Cd2+,分别测定各条件下HSA及混合样品的荧光光谱。结果随着Cd2+浓度的增大,HSA发射峰略有红移,荧光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增高,HSA猝灭程度加大;温度从298 K升至310 K时,KSV逐步减小,结合常数、结合位点逐步增大,而当温度升高至314 K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反而下降;反应中的焓变ΔH>0、熵变ΔS>0且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结论 Cd2+对HSA荧光猝灭机制可能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同时存在。温度升高至310 K时,Cd2+与HSA的作用增强,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而到314 K时则表现出动态猝灭的特征。
吴刚珂李俊立杨叶子訚璠袁万博
关键词:镉离子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specificsequences,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N—terminal—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片段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70例RA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股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TPINP、β—CTx和N—MID的浓度。比较两组间OP发生率、三项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差异以及RA患者组中RA并非OP组与RA并OP组之间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RA患者OP发生率(37.1%)高于对照组(11.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7,P<0.05)。RA患者中TPINP明显低于对照组(t=2.47,P<0.05);N—MID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5.26,P<0.05),而β—CTx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TPINP和N—MID在RA并非OP组与RA并OP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t=0.58,P均>0.05),而β—CTx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5)。结论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RA和RA继发OP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松訚璠袁万博王昌富李俊立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
镉与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研究
吴刚珂李俊立黄玉蓉倪红英杨叶子吴晶晶代婧袁万博肖美芳
课题名称:镉与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研究,编号:2012055,荆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研究开发类),研究起止年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对镉离子(Cd<'2+>)的研究多局限在环境工程、分析化学等领域,在检验医...
关键词:
关键词:白蛋白血浆蛋白质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本院临床疑似HDN 212例患儿血液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疑似HDN患儿血液样本212例,确诊为HDN 50例(23.6%),其中ABO-HDN 45例(21.2%)、Rh-HDN 5例(2.4%)。45例ABO-HDN的患儿中,A型23例,阳性率为36.5%(23/63);B型22例,阳性率为28.2%(22/78)。3项试验的检出敏感性:50例HDN确诊患儿中放散试验阳性率为100%,DTA阳性率为28%,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2%。结论微柱凝胶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方法学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为HDN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吴晶晶袁万博谢思思肖秀林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
江陵凤凰山168号墓西汉古尸组织血型物质的验证
2015年
为研究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的西汉古尸在保存近40年后ABO血型物质的变化情况,对古尸左上臂的肌肉组织采用抑制凝集试验的方法进行ABO血型物质检测,并用已知O型血人肝脏组织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西汉古尸的ABO血型为AB型,血型物质未发生改变,目前采用的保存液对古尸组织血型物质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张杨吴顺清魏彦飞吴晶晶吴刚珂袁万博李俊立
关键词:ABO血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