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肾透明细胞癌
  • 3篇肾肿瘤
  • 3篇透明细胞
  • 3篇透明细胞癌
  • 3篇肿瘤血管
  • 3篇肿瘤血管生成
  • 3篇细胞癌
  • 3篇瘤血管
  • 2篇血管生成素
  • 2篇生成素
  • 2篇ANG-2
  • 2篇病理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升高
  • 1篇诊疗分析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作者

  • 7篇蔡大伟
  • 7篇吴斌
  • 5篇潘春雨
  • 5篇王侠
  • 4篇卜仁戈
  • 3篇刘学峰
  • 2篇詹运洪
  • 2篇王科峰
  • 2篇陈小楠
  • 1篇刘学锋
  • 1篇张利
  • 1篇陈晓楠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后肾腺瘤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予以讨论。结果:患者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腺样及小管状排列.胞质少.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T1、Vimentin、CK、EMA均阳性.Syn、RCC、SMA、HMB45、CD10、CD34、CgA、Chr均阴性;病理学诊断符合后肾腺瘤特点。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肾脏上皮组织的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蔡大伟刘学峰潘春雨卜仁戈王侠吴斌
关键词:肾肿瘤后肾腺瘤
肾球旁细胞瘤3例诊疗分析
2009年
目的:提高对肾球旁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3例肾球旁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行肾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1例失访,另2例分别随访10个月和3 a,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血压血钾正常。结论:球旁细胞瘤是肾脏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严重的高血压、高血浆肾素、高醛固酮血症及低血钾的综合征,确诊病例应行手术治疗。
蔡大伟张利王侠吴斌
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8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Tie2及CD34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Tie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58.7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血管生成素-2和Tie2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尿、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血管生成素-2和Tie2阳性表达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血管生成素-2和Tie2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蔡大伟陈晓楠刘学峰吴斌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素TIE2肿瘤血管生成
慢性前列腺炎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精液常规异常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检查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其中Ⅱ度曲张89例,Ⅲ度曲张71例;术前均行精液常规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其中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者47例。结果:不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精索静脉曲张Ⅲ度患者与Ⅱ度患者的精子活率及活力存在差异(P<0.05),精子密度及精液液化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不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而精液液化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精液质量会随之下降;伴有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会加重精索静脉曲张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尤其会延长精液液化时间,从而影响精子活率、活力及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影响男性生育。所以术后精液质量无明显好转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应注意排除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
蔡大伟潘春雨刘学锋卜仁戈王侠吴斌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精液分析
肾透明细胞癌中Ang-2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Ang-2及CD3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8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肾组织中Ang-2及CD34的表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Ang-2阳性表达率为61.25%(49/80),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Ang-2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尿、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Ang-2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分期、转移相关。
蔡大伟潘春雨卜仁戈詹运洪陈小楠王科峰吴斌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促血管生成素肿瘤血管生成
肾副神经节瘤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女性,21岁。因“发现左腹部肿物半年余,高血压1个月”于2008年6月4日来诊。患者自述无明显不适,偶有腰痛,无发热,无头痛及心悸,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血尿;1个月前发现血压升高,波动于180/110~140/100mmHg(1mmHg=0.133kPa),无体重减轻。
蔡大伟卜仁戈刘学峰潘春雨王侠吴斌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腹部肿物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血压升高体重减轻
Ang-2和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Ang-2、VFGF及CD3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肾透明细胞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8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Ang-2,VFGF及CD34的表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Ang-2、V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49/80)、73.75%(59/80),均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P<0.01)。【结论】Ang-2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呈VFGF依赖性,Ang-2及VFGF在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中起协同促进作用。
蔡大伟潘春雨詹运洪陈小楠王科峰王侠吴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