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毅
- 作品数:6 被引量:102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22例湿热痹阻型及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被引量:5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型客观化分型的规律。方法收集322例住院和门诊RA患者临床数据及血清,进行DAS28评分,常规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及血常规(WBC、RBC、PLT),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RA间的差异。结果湿热痹阻型RA的DAS28、ESR、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G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P<0.01)。而ALB水平显著低于寒湿痹阻型(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以湿热痹阻型为阳性对照,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DAS28>ESR>CRP>GLB>PLT>WBC(P<0.01)。以寒湿痹阻型为阳性对照,仅ALB对RA寒湿痹阻型有诊断作用,曲线下面积为0.636(P=0.000)。结论 DAS28、ESR、CRP、PLT、WBC、GLB及ALB指标可作为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客观化分型参考指标。
- 王志中方勇飞罗彦牟方祥邹庆华钟兵吴红蒋毅王勇
- 关键词: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客观化
- 湿热痹阻及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
- 目的:探讨湿热痹阻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型客观化分型的规律。方法:收集322例住院和门诊RA患者临床数据及血清,进行DAS28(ESR)评分,常规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肝功...
- 王勇王志中方勇飞罗彦牟方祥邹庆华钟兵李景怡蒋毅
- 关键词: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客观化
- 文献传递
- 血小板、TNF-α及IL-1β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与炎症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363例住院和门诊RA患者的血清及临床数据,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类风湿因子(RF),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按DAS28(ESR)分为疾病高活动及中低活动组,分析PLT、TNF-α及IL-1β在RA疾病高、中低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疾病高活动组PLT水平明显高于中低活动与正常对照组(P=0.000)。3组间TNF-α、IL-1β计量值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平均秩次推断,RA疾病高活动组TNF-α、IL-1β中位数分别为[2.97(1.87,13.53)、0.95(0.55,5.47)]pg/ml,中低活动组中位数分别为[2.78(1.91,8.18)、0.72(0.57,5.14)]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高活动组与中低活动组之间TNF-α或IL-1β比较计量值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LT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VAS、DAS28(4)、CRP及ES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TNF-α与关节压痛数、VAS、DAS28(4)及ESR呈正相关(P<0.05),IL-1β仅与ESR相关(r=0.179,P=0.001)。PLT、TNF-α及IL-1β均与CCP、RF、GPI无相关性(P>0.05)。结论 PLT及TNF-α可作为RA疾病活动度的灵敏指标之一,IL-1β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炎症活动程度。
- 王志中王勇牟方祥方勇飞陈军罗彦石颖成娴吴红蒋毅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血小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 泻南补北法治疗非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2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代表方黄连阿胶汤治疗非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NSI-S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23例NSI—SS,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硫酸羟基氯喹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服用黄连阿胶汤水煎剂,每日1剂,早中晚分次温服。对照组服用硫酸羟基氯喹,100mg/次,每天2次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唾液流量、Schirmer试验及γ-球蛋白测定。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唾液流量:两组用药8周后唾液流量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4周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Schirmer试验:两组用药8周后泪液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8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γ-球蛋白含量: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治疗NSI—SS起效时间在治疗4墙周,在临床症状、体征、唾液流量、泪液流量的改善上优于硫酸羟基氯喹。
- 马文杰蒋毅方勇飞
- 关键词:泻南补北法黄连阿胶汤
- 加减当归拈痛汤辅助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辅助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湿热痹阻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加减当归拈痛汤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
- 邹庆华石颖蒋毅牟方祥方勇飞
- 关键词:湿热痹阻型
- 膝骨关节炎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由老龄、创伤、肥胖、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物理治疗作为治疗方法之一,越来越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笔者对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罗彦黄俊懿兰峰蒋毅邹庆华何龙江
- 关键词:骨关节炎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