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培强

作品数:97 被引量:37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脊柱
  • 21篇腰椎
  • 20篇椎间盘
  • 18篇脊柱侧
  • 16篇脊柱侧凸
  • 16篇侧凸
  • 15篇手术
  • 15篇椎弓
  • 14篇椎弓根
  • 13篇基因
  • 12篇腰椎间盘
  • 11篇螺钉
  • 10篇外科
  • 9篇退变
  • 9篇颈椎
  • 8篇特发性脊柱
  • 8篇椎间盘退变
  • 8篇畸形
  • 7篇多态
  • 7篇特发性脊柱侧...

机构

  • 49篇中山大学附属...
  • 3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广东省第二人...
  • 3篇顺德第一人民...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华大基因...

作者

  • 97篇苏培强
  • 53篇黄东生
  • 30篇彭焰
  • 30篇刘尚礼
  • 22篇叶伟
  • 18篇马若凡
  • 17篇李春海
  • 15篇丁悦
  • 15篇杨军林
  • 14篇邹学农
  • 13篇梁安靖
  • 12篇黄紫房
  • 12篇李佛保
  • 12篇谢超凡
  • 10篇林翔
  • 9篇肖萍
  • 8篇殷海东
  • 8篇徐彩霞
  • 7篇陈为坚
  • 7篇陈裕光

传媒

  • 8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遗传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4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动拍背对卧床者背部肌电活性促进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自动拍背对卧床者背部肌电活性的促进作用,并评估效果,探讨该法的最佳方案。方法以背阔肌为背部肌电活性状况的代表区域,测量其体表肌电图的积分值作为评估的生理指标。38例受测者安静卧床9min后,自动拍背18min,观测其背部浅层肌肉之电性活动(EMG积分值)。结果各受测者自动拍背3 ̄4min后,其EMG积分值由安静卧床的基础值(120±15)mV·s提升至(290±45)mV·s并趋于稳定;此外受测者在拍背6min时,EMG达到最大的促进效益。方差分析结果F=2985.00,P<0.01。结论自动拍背可促进背部肌肉之电性活动,改善血液循环,自动拍背时间以6min为最佳。
罗丽珊苏培强赖建力魏明霞黄裕芳
关键词:长期卧床肌电活性
外偏角对颈椎理想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探讨不同外偏角对颈椎理想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60例颈椎(C3~7)模拟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并测量外偏角在10°~60°时理想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结果C3~7椎弓根在外偏角为10°~60°时,随着外偏角度数的增加,理想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均先增大到峰值后逐渐减小;在C3~6,外偏角为50°时,理想螺钉的直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0.7)、(4.4±0.7)、(4.8±0.8)和(5.3±0.9)mm;C7理想螺钉的直径在外偏角为30°时达到最大值,为(6.3±0.9)mm。在螺钉外偏角为40°时,C3~7理想螺钉的长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2±2.1)、(29.6±2.0)、(30.6±2.5)、(31.7±2.5)和(31.7±2.0)mm。结论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外偏角时理想螺钉的直径和长度测量,可了解理想椎弓根螺钉的形态变化规律,对置入螺钉的形态和进钉角度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刘庆余高明陈建宇苏培强黄东生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颈椎椎弓根螺钉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切除方式与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肿瘤分期指导切除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为1—71岁,平均30.5岁;良性23例(含嗜酸性肉芽肿11例),恶性18例(含骨巨细胞瘤7例)。结合Enneking和WBB分期分块切除肿瘤,椎体切除14例17个节段,后弓切除8例10个节段,全脊椎切除10例12个节段,其余类型11例。结果随访6—76个月,平均24个月。疼痛改善优良率97.6%。Frankel改善1级21例,改善2级7例,无改善13例。SF-36评分平均提高22.1。总复发率为12.2%(5/41),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为14.3%(1/7),恶性肿瘤复发率为36.4%(4/11)。结论Enneking和WBB分期指导脊柱原发性肿瘤手术,切除较彻底,近中期疗效良好,但仍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完善。SF-36可用于患者生命质量的全面评测。
杜开利黄东生彭焰苏培强叶伟
关键词:脊椎肿瘤截骨术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个体化选择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选择对置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总结2006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27例LenkeⅠ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术中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选择方法不同,全部病例可分为标准置钉组(A组)14例和个体化置钉组(B组)13例。术前2组病例的年龄、冠状面Cobb角、T5-T12后凸Cobb角、柔韧性和顶椎旋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标准置钉组术中均采用文献推荐的进钉点选择方法,而个体化置钉组则根据术前CT预先设计出的进钉点来指导术中的进钉点选择。结果术后2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Cobb角矫正率和顶椎去旋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个体化置钉组的置钉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标准置钉组(P〈0.01)。结论个体化选择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能提高术者的置钉准确率。
殷海东苏培强彭焰黄明光杜庆钧黄东生
关键词:骨螺丝
一例严重脊柱侧弯并营养不良的术后营养支持
2010年6月-7月期间本院脊柱外科成功治疗了一例罕见的严重脊柱侧弯并营养不良的患儿.该患儿术前情况为:1、脊柱侧弯病情严重,侧凸130度,后凸110度;2、呼吸功能差,FEV为预计值的37%;3、胃肠功能差,进食少;4...
叶艳彬杨军林李佛保苏培强肖萍黄紫房谢超凡林翔
一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医学动物模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取实验动物,在其椎间盘中施用Piezo1激动剂,得所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本发明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苏培强周太峰吴金娜陈宇煜廖智恒刘恒宇张舜
文献传递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
2011年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与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手术中同时实施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426例,并对术中出现阳性和仔细检查后原因不明或纠正手术操作后仍没有恢复的23例进行唤醒试验.根据术中联合监护和唤醒试验结果,分别与术后脊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监护阳性64例(15%),其中51例与脊髓功能符合,另13例不符合.假阳性占3.1%(13/426).本组无假阴性.联合监护判断脊髓功能灵敏度为100%(51151),特异度96.5%(362/375),约登指数0.965.23例唤醒试验中,8例阳性均与脊髓功能符合,没有假阳性.而15例阴性中,与脊髓功能符合9例,不符合6例.唤醒试验判断脊髓功能的灵敏度为57.1%(8/14)、特异度100%(9/9)、约登指数0.571.结论 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为目前脊柱外科手术监护的理想选择和首选方法,唤醒试验可用于联合监护真假阳性鉴别的检测.
陈裕光杨军林万勇郑召民彭新生邹学农陈柏龄苏培强舒海华刘卫锋李佛保
关键词:唤醒试验
一种小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证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Mapk7基因的条件性敲除会诱导骨质疏松的病理学特征,并进一步阐明了Mapk7基因敲除通过抑制Wn...
徐彩霞苏培强李船田丽如郭维民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联分析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黄东生苏培强
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16例16间隙,其中L1、21例,L4、510例,L5S15例。所有患者均辅以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50.06±14.42)分,术后第3天(17.63±6.89)分(P<0.01),术后3个月(10.75±4.68)分(P<0.01),随访期末(9.06±3.38)分(P<0.01)。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1例融合器塌陷,15例植骨获融合,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李春海叶伟黄东生苏培强梁安靖彭焰刘尚礼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不稳脊柱融合椎间盘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