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
- 作品数:54 被引量:4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无色杆菌属的感染及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 1990年
- 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中引起感染,主要导致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菌血症、泌尿道感染及伤口感染等。由于致病力较弱及临床细菌学常规检验难以检出,基层实验室检验还存在一定困难,因而易被临床医师及检验人员所忽视。该菌对许多广谱抗生素耐药,按常规方法治疗常效果不佳,以致贻误病程。无色杆菌属的感染及诊断在国外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内起步较晚,现将其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及其分离鉴定程序等作一系统简介:
- 辜明铭胡宏
- 关键词:无色杆菌属
- 双歧杆菌表面分子对LPS在小鼠体内调节胸腺细胞凋亡的观察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细胞壁肽聚糖(WPG)、脂磷壁酸(LTA)对LPS体内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调节。方法用DNA凝胶电泳、TUNEL法检测WPG、LTA对LPS体内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别用生物活性法和Griess反应测定WPG、LTA、LPS体外诱生TNF-α、NO2-的含量。结果WPG、LTA可显著抑制LPS体内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WPG、LTA单独刺激巨噬细胞时所诱生的TNF-α、NO的量显著低于LPS刺激时所产生的这两种活性介质的量,而WPG、LTA与LPS共同应用时可显著降低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NO的量;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体外可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的NO的量,在体内可部分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结论WPG、LTA与LPS共同应用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NO的量。
- 余振东胡宏
- 关键词: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多糖细胞凋亡胸腺细胞
- 婴儿双歧杆菌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 1989年
- 本文主要观察婴儿双歧杆菌(Bif. 189—3)对小鼠皮下移植肉瘤180(S180)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该菌无论在S180移植前或移植后经皮下注射,均能明显抑制皮下移植S180的增长,并使带瘤鼠存活期显著延长。病理检查见实验组肿瘤坏死明显,肿瘤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提示该菌能非特异性增强肿瘤局部的免疫反应。
- 王跃胡宏张敏忠刘明方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肉瘤180抗肿瘤作用
- 中药及正常菌群抗衰老的机理被引量:32
- 1996年
- 中药及正常菌群抗衰老的机理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重庆630046田碧文,胡宏衰老是机体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传统中医对延缓衰老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老年医学理论。多年来抗衰老中药的研究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治疗法则、...
- 田碧文胡宏
- 关键词:中药正常菌群微生物制剂衰老药理
- 乳酸菌与肿瘤防治被引量:15
- 1996年
-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细菌。这些细菌都能发酵糖类,并产生大量乳酸,因此称之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双歧杆菌等乳酸菌与机体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乳酸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酶,为机体提供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酸化肠道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宿主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保护造血器官。现已肯定,双歧杆菌等乳酸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乳酸菌在防治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证实,乳酸菌及其发酵的酸奶具有预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回顾。
- 温柏平胡宏
- 关键词:乳酸菌双歧杆菌肿瘤
-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研究
- 1993年
- 应用中性红释放法检测了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用APAAP法检测了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比值。结果提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不明显;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增加,可能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伤及发病机制有关。并且发现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有相似的细胞免疫反应。
- 陈祖贵宋小平冷强闵福援胡宏
- 关键词:丙型肝炎杀伤细胞T细胞
- 肺炎球菌感染近况及疫苗研究展望
- 1991年
- 肺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常成链状排列,称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该菌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部,在30-40%的健康人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可发现此菌.Austrian(1989)
- 辜明铭胡宏
- 关键词:肺炎球菌疫苗
-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对MNNG致小鼠肠粘膜细胞DNA损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单细胞凝胶电泳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快速、敏感地检测单个哺乳动物细胞DNA断裂的技术。本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致小鼠肠粘膜细胞DNA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双歧杆菌活菌、死菌、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双歧杆菌培养乏液在小鼠胃肠反复作用一段时间后,均具有抑制DNA损伤的作用,以活菌、死菌作用最强,活菌作用强于死菌,脂磷壁酸和肽聚糖作用次之,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乏液也有轻微作用。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的这种抑制DNA损伤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结合MNNG,并提高免疫监视功能清除MNNG结合物及DNA损伤的细胞。
- 蓝景刚胡宏康格非
- 关键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抗突变性
-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对MNNG诱导SOS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化学物质对细菌的基因毒作用与其对哺乳动物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密切相关。为探讨双歧杆菌抗致癌作用的机理,本文研究了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酯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和双歧杆菌培养乏液对已知致癌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EcoliPQ37菌株SOS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全菌、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培养乏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MNNG的诱变性,其中以脂磷壁酸作用最强,细胞壁肽糖与全菌相当,培养乏液也有一定的抗诱变作用,未培养过双歧杆菌的原培养液无抗诱变性。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的这种体外抗诱变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与诱变剂发生结合作用掩盖了诱变剂的活性基团或使诱变剂降解,使之丧失活性。
- 蓝景刚胡宏康格非
- 关键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肽聚糖抗突变性
- 阿胶、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0
- 1996年
- 本文选用15种传统抗衰老中药对双歧杆菌进行了体外生长促进实验。结果发现刺五加、五味子、宁夏枸杞子及阿胶对婴儿双歧杆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田碧文胡宏
- 关键词:阿胶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双歧杆菌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