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正贵

作品数:33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6篇托卡马克
  • 9篇托卡马克装置
  • 8篇弹丸
  • 8篇HL-1M装...
  • 7篇等离子体
  • 7篇HL-1M
  • 6篇弹丸注入
  • 6篇聚变
  • 5篇弹丸发射器
  • 4篇弹丸加料
  • 4篇加料
  • 4篇核聚变
  • 3篇相机
  • 3篇消融
  • 3篇CCD相机
  • 3篇HL-1装置
  • 3篇HL-2A装...
  • 2篇多发
  • 2篇送气
  • 2篇喷气

机构

  • 31篇中国核工业集...

作者

  • 31篇肖正贵
  • 16篇李波
  • 15篇李立
  • 10篇刘德权
  • 9篇董贾福
  • 8篇郭干城
  • 6篇郑银甲
  • 5篇邓中朝
  • 5篇孙文哲
  • 4篇冯震
  • 4篇朱毓坤
  • 3篇王明旭
  • 3篇付炳忠
  • 3篇姚良骅
  • 3篇王明建
  • 2篇徐云仙
  • 2篇杨进蔚
  • 2篇李国栋
  • 2篇张炜
  • 2篇刘仪

传媒

  • 13篇核聚变与等离...
  • 6篇真空与低温
  • 3篇高技术通讯
  • 2篇真空电子技术
  • 2篇四川真空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真空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1装置脉冲送气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实验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描述HL-1装置用脉冲送气控制等离子体密度的实验。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建立后工作气体的快速注入(即边缘加料)能提高等离子体密度,改善等离子体性能。在较好地控制装置放电条件后(主要是等离子体电流,位移和杂质控制),多脉冲或长脉冲补充送气能在较宽范围内(0.8—7.0×10^(19)·m^(-3))有效地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及波形,装置稳定运行区域大为扩展。最后讨论了器壁再循环对密度控制的影响和送气的加料效率。
曹曾郑永真肖正贵邓中朝喻海红
关键词:送气等离子体密度控制加料
HL-1M装置的八发弹丸注入系统及工程实验被引量:4
1999年
八发弹丸注入系统自1996年投入HL-1M(中国环流器新一号)托卡马克加料实验并成功实现H2弹丸的八发连续注入等离子体。描述了此系统及其在液氮和液氦条件下分别以CH4和H2为丸料气的工程实验。压力高于5MPa的He为推进剂,弹丸速度达800-1000m/s。
刘德权肖正贵李波李立王民建黄勇徐小桥
关键词:HL-1M托卡马克
HL-1M弹丸云分析和安全因子初步测量被引量:3
2000年
在 HL- 1M装置上用高速二维成像 CCD相机观测了弹丸的注入和消融过程 ,获得了一次放电的大量高时间分辨率 (曝光时间为 0 .1μs)的多幅多次曝光的弹丸消融云照片 ,并对 HL-1M等离子体的 q分布进行了初步测量。描述了基于消融云倾斜角观测进行 q分布测量的实验布局、基本问题和结果。根据照片分析了弹丸注入效果 ,讨论了弹丸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郑银甲冯震刘永肖正贵李承跃郭干城李波宋显明
关键词:CCD相机HL-1M装置托卡马克
HL-1M等离子体加料密度特性
2000年
主要介绍HL 1M托卡马克装置三种加料方式所得的密度特性结果。用弹丸注入 (PI) ,超声分子束注入 (SMBI)和常规脉冲送气 (GP)获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Ne分别为 5 3× 10 19m 3,8× 10 19m- 3和 7× 10 19m- 3。前者获得的能量约束时间τe却比后者高 30 %以上。比较了不同再循环条件下各种加料实验的结果 ,由密度演变、H信号和软X射线 (SX)信号的时空变化显示三种加料方式粒子沉积区域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
肖正贵李波李立董贾福姚良骅刘德权郭干城邓中朝
关键词:弹丸超声分子束喷气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
HL-1M装置8发弹丸发射系统的研制及特性被引量:11
1997年
用于HL-1M装置的8发弹丸发射系统已研制成功。经全面的工程调试后系统已在HL-1M托卡马克装置上进行了国内核聚变研究中首次多发固体氢丸加料。本系统能制造和发射尺寸为φ1.0mm×L1.0~1.3mm和φ1.4mm×L1.4~1.8mm氢、氘弹丸各4发,推进剂压力4~6MPa时丸速为700~1200m/s,冻丸周期2~3min,8发弹丸可按事先设定程序自动生成和发射。其成功率和重复性优于90%。
肖正贵孙文哲刘德权李波李立徐小桥王明健钟平黄勇兰亚明
关键词:托卡马克装置低温换热器
HL-2A装置的弹丸加料系统
2002年
本文介绍用于HL-2A托卡马克装置先进加料系统研制设计依据和主要参数的选择.根据该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HL-2A装置放电参数的需要,确定了研制技术路线.提出了原位冷凝25管枪丸发射器为先行的研制方案;螺旋挤压制丸器与快速重复冲切机及快速电磁阀(20Hz)结合的连续弹丸发射系统为远期研制方案,先进弹丸发射系统既能从装置外部弱场侧(LFS)又可以从装置内部强场侧(XFS)注入.针对我国液氦昂贵的现状,提出了用闭式循环制冷机冷冻弹丸的研制方案,对冻丸过程中制冷机的热负荷、弹丸发射时系统的真空负荷及采用的多级真空扩散和限流导管参数进行了估算.
肖正贵李波李立
关键词:弹丸强场放电参数液氦HL-2A装置托卡马克装置
HL-1M装置多发弹丸加料实验观测被引量:9
1999年
首次在HL-1M装置上投放使用的多发弹丸加料系统,能一次注入多达4粒1.0mm的氢弹丸,弹丸速度在500-800m·s-1之间。弹丸注入后,得到等离子体密度峰化系数ne(0)/〈ne〉=1.8,能量约束时间与喷气加料放电的相比提高30%以上的实验结果。观察到了弹丸注入等离子体引起弹丸消融物沿磁力线流动的图像变化。
肖正贵刘德权李波李立董贾福邓中朝郭干城洪文玉
关键词:弹丸加料托卡马克装置
HL-1M装置中超热电子的X射线辐射测量被引量:4
2000年
用新研制的五通道碘化汞 ( Hg I2 )半导体探测器阵列分别观测了在欧姆加热、弹丸注入及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 ICRH)条件下 ,HL- 1M等离子体中的超热电子引起的能量在 10~ 15 0 ke V范围内的 X射线辐射强度的时空变化 ,及超热电子辐射的 X射线能谱。结果显示 ,在 ICRH期间 ,等离子体边缘的 X辐射增强 ,超热电子的温度大约为 30 ke V,ICRH的能量沉积在等离子体边缘。
杨进蔚曾庆希张炜董贾福肖正贵陆志鸿郑银甲
关键词:X射线辐射HL-1M装置超热电子
补充加料过程中逃逸电子的雪崩现象被引量:1
2002年
在靶丸注入和超声分子束注入等补充加料期间 ,虽然等离子体密度骤然增加 ,但用五通道碘化汞探测器阵列及碘化钠探测器在此期间均测到很强的X射线辐射 ,且射线峰爆发时间与靶丸注入及超声分子束注入时间对应得相当好。用二次电子发射形成雪崩型逃逸电子理论解释了实验测量结果。
杨进蔚唐年益曾庆希张炜曹建勇董贾福肖正贵姚良骅
关键词:逃逸电子等离子体托卡马克
HL-1真空室的运行状态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HL-1托卡马克从1984年建成至1992年底共运行了8年,获得了丰硕的物理实验和工程技术的科研成果,真空室运行状态总的来说是良好的。本文描述真空室在高功率放电实验运行了8年后的主密封结构状态、孔栏烧蚀、真空室壁状态及其污染概况等。
朱毓坤王明旭孙守祁肖正贵李国栋张年满严东海
关键词:真空密封真空室托卡马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