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南平
- 作品数:28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血清TAP水平变化与铂类化疗效果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的水平与胃癌患者铂类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晚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BRCA1蛋白表达及血清TAP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08例胃癌患者中BRCA1蛋白阳性表达29例,阴性表达79例。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血清TAP水平升高30例,水平降低78例。BRCA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缓解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化疗后血清TAP水平升高患者的缓解率明显低于TAP水平下降患者(P﹤0.01)。BRCA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1年累积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血清TAP水平升高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TAP水平降低患者(P﹤0.01),中位生存时间短于TAP水平降低的患者(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的BACR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及血清TAP水平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有关。
- 蒋丽琳肖南平蒋欢
- 关键词:胃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
- 用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效果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用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艾迪莎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硫唑嘌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C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滕建文赵思军李红庆肖南平
- 关键词:克罗恩病硫唑嘌呤
- 6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量腹腔放液术(large volume paracentesis,LVP)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右旋糖酐40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6例采用LVP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右旋糖酐40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的利尿剂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以3周为1疗程。统计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住院费用、药费、平均住院时间、白蛋白和血制品用量。结果:研究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60.7%)(P<0.05);住院期间的的住院费用、药费、平均住院时间、白蛋白和血制品用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腔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VP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右旋糖酐40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的利尿剂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
- 肖南平张仕泽谭柯
-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大量放腹水右旋糖酐40
- 广元市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广元市人群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该地区10 837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检测HBsAg、抗-HCV了解该地区人群的乙型和丙型肝炎患病情况,并了解乙肝和丙肝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查诱发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血清检测10 837例:其中580例患有乙型肝炎,患病率为5.35%;35例患有丙型肝炎,患病率为0.32%.乙型肝炎患者的高危人群集中在20~ 60岁之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与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无明显的关联.拔牙、使用血制品、献血、共用剃须刀、输血、侵入性检查以及手术等是诱发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乙型肝炎在青壮年中的发病率较高,丙型肝炎的发病率相对并不高,因此做好青壮年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十分关键,并且对于乙肝和丙肝的高危因素应该提高警惕.
- 何元清谢辉何子彬周骥向光明赵平肖南平赖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流行病学
- 老年消化性溃疡47例分析
- 2002年
- 肖南平
- 关键词: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并发症
- 慢性胰腺炎诊治分析303例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研究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致病相关因素及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03例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方面,嗜酒5年以上和胆源性疾病分别占37.0%,30.7%,其中胆源性CP患者中存在长期饮酒史者达31.2%.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占86.8%.146例(48.2%)CP患者出现并发症.196例(64.7%)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行内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内镜介入治疗者分别占38.9%、53.5%、7.6%.结论:CP常有多种致病相关因素并存,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可发生多重并发症,影像学检查在CP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CT检查可作为首选检查.
- 肖南平欧阳钦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病因学并发症
- 白细胞介素-23/-17轴在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3/IL-17轴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将64只小鼠分为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抗体组8只、正常血清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小鼠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于造模后24h、48h、7d处死。抗体组和正常血清组小鼠分别于造模前2h腹腔内注射多克隆大鼠抗小鼠IL-17中和抗体和正常大鼠血清,于造模48h后处死。检测各组小鼠组织学损伤评分、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肠组织IL-23p19、IL-17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核因子(NF)-κBp65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IL-23p19、IL-17、IL-12p3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24h、48h、7d时IL-23p19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53±3.32)、(31.16±4.98)、(14.03±3.56)ng/mg蛋白和4.09±0.34、3.39±0.46、6.54±1.82]、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06)、(0.38±0.08)、(0.26±0.05)ng/mg蛋白和4.21±2.61、2.65±0.91、5.63±1.4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48h时达高峰。IL-23与IL-17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5和0.793,P〈0.05)。抗体组IL-23p19和IL-12p35高水平表达,但NF-κBp65阳性细胞率、组织学评分及MPO活性[分别为1.86%±0.36%、0.63±0.52、(0.40±0.03)U/g]明显低于48h模型组[分别为4.35%±0.37%、5.13±0.64、(2.29±0.40)U/g],说明中和IL-17后能明显减轻结肠炎症,抑制NF-κB活性。结论IL-23/IL-17轴在急性实验性结肠炎早期阶段起关键作用。IL-17有望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靶标。
- 肖南平欧阳钦谭柯
- 关键词:结肠炎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
- 四川地区241例溃疡性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明确四川地区人群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某些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来自2004年1月至2006 年4月四川地区7个大中型医院就诊的241例 UC 患者,选取和患者性别、年龄相近的无消化系统疾病的邻居、朋友、同事作为对照。制定统...
- 王玉芳欧阳钦刘关键肖南平代阳丹贺国斌蹇贻奚维东刘涛邱春华
- 文献传递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5年
- 目的:探索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而观察组59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排气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乳酸、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SAP效果明显,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蒋欢蒋丽琳张凯肖南平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重症胰腺炎
- 810例次慢性胃炎内镜与病理检查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背景: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有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两种标准,但这两种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存在差异的原因、胃炎胃镜下表现与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等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了解慢性胃炎的胃镜和病理诊断情况,探讨慢性胃炎胃镜诊断的主要条件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及其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胃镜与病理检查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NA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符合率为63.0%。NAG胃镜下主要表现对病理NAG的诊断敏感性高于80%,CAG胃镜下主要表现对病理CAG的诊断敏感性低于50%。37.9%胃镜诊断的NAG和76.8%胃镜诊断的CAG在组织病理学上存在萎缩性改变。胃炎样胃癌多可见痘疹和(或)糜烂(85.7%)。519例次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pylori)尿素酶试验,病理NAG的H.pylori阳性率与病理CAG无显著差异。结论:NAG胃镜下主要表现对病理NAG的诊断敏感性较高,CAG胃镜下主要表现对病理CAG的诊断敏感性较低。淋巴细胞性胃炎和胃炎样胃癌并非罕见,应予重视。
- 肖南平代阳丹欧阳钦张文燕何兴壮
- 关键词:胃镜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