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胺酮静脉给药对医学鉴定患儿在MRI检查中镇静作用的护理观察
- 氯胺酮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在MRI检查时对小儿镇静的用药及其护理还没有相关报道。笔者总结2004年12月-2007年8月我科对17例需要做医学鉴定不配合制动的小儿,静脉推氯胺酮制动后做MRI检查的护...
- 穆玲张霞玲章辉庆刘艺超邱晓晖
- 关键词:氯胺酮静脉给药MRI检查静脉全麻药护理观察
- 文献传递
- 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发现1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13例,双侧1例;局限型4例,弥漫型10例;急性期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随时间推移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减低、血肿缩小吸收;增强扫描呈无强化或边缘条弧形强化。结论:肾上腺血肿有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螺旋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CT动态复查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 章辉庆邱晓晖穆玲刘艺超夏俊立
- 关键词:肾上腺出血
- 氯胺酮静脉给药对医学鉴定患儿在MRI检查中镇静作用的护理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氯胺酮静脉给药对需医学鉴定患儿在MRI检查中镇静作用的护理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在专业麻醉医师的指导下,行氯胺酮静脉给药达到制动效果后进行MRI检查的17例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17例患儿在行MRI检查中,除一例有轻度胃肠道不适反应外,其他均无明显不适反应,检查后在我科留观30min后安全离开,并达到MRI检查目的。结论在合理用药,排除禁忌证,作好检查前后及过程中的护理,氯胺酮静脉给药对小儿在MRI检查中镇静作用效果满意,确保了图像质量及保证了患儿安全。
- 穆玲张霞玲章辉庆杨丽刘艺超邱晓晖
- 关键词:氯胺酮护理MRI
- Budd-Chiari综合征CT血管成像与DSA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BCS患者进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1例患者在CT扫描后2周内均在DSA下行介入治疗,其中CT图像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其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结论:MSC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十分重要。
- 邱晓晖章辉庆张建魁王计划穆玲夏俊立刘艺超
-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血管造影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30例分析)
- 急性胰腺炎属较常见而严重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有30%~40%可漏、误诊.CT检查不仅能明确诊断,判断有无并发症,还可发现病因。笔者搜集我院1996年3月~2000年12月经手术、复查...
- 邱晓晖王子顺穆玲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腹症CT检查并发症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5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院内感染分析
- 1997年
- 林紫薇穆玲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脑血管病药物敏感试验皮肤感染
- 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异常与血管狭窄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CTP)异常与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变化。方法: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56例,利用128层螺旋CT机,先行CT及MRI平扫,排除脑出血及急性期脑梗死,然后再行全脑CTP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CTP异常者,按照灌注分期标准分为Ⅰ期、Ⅱ期;按CTA结果分为血管轻度狭窄组和血管中重度狭窄组。结果:CT灌注异常者56例,其中Ⅰ期39例,Ⅱ期17例。CTA表现为:血管轻度狭窄11例,中重度狭窄26例。血管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间异常灌注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患者患侧PS值均较健侧延长(P<0.01);Ⅰ、Ⅱ期患者间脑健侧和患侧P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CTP异常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通过CTP与CTA检查,并结合其他临床体征,可以对TIA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从而指导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
- 邱晓晖章辉庆刘艺超董修明郏立志穆玲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灌注脑血管狭窄
- CT诊断Joubert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郏立志章辉庆穆玲
- 关键词:脑疾病JOUBERT综合征
- 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低张水充盈法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多平面重建共检测26例胃肿瘤患者,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100.00%,确诊率96.15%(25/26);增强扫描对胃癌的TNM分期能做出明确的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胃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胃癌的术前分期首选螺旋CT增强扫描。
- 邱晓晖章辉庆李双生穆玲
- 关键词:胃肿瘤多平面重建
- 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采取盲法进行软读片,同时采用常规腹部图像7 mm层厚、1 mm层厚及适当调节窗宽、窗位技术观察胰腺周围改变,以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积液、肾前筋膜增厚等为阳性指征,将1 mm层厚及适当调节窗宽、窗位技术组中阳性率的诊断结果分别与常规组进行配对χ2检验。结果经比较,1 mm层厚、窗宽100~200HU、窗位-40~-20 HU组阳性率最高,且与常规组诊断结果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2,P=0.000)。结论在常规腹部窗宽、窗位的基础上适当缩窄窗宽、降低窗位加上结合1 mm层厚图像进行观察,有利于发现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围的阳性征象及提高CT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 章辉庆董修明邱晓晖穆玲
- 关键词:薄层扫描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