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南部海域绿潮浒苔不同种群繁殖特性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从江苏海域调查采集的绿潮浒苔样品中选取了8个样品及青岛岸基的1个样品,包含了海区漂浮、池塘定生、岸基定生及紫菜栽培区季节性附生等种群样品。通过对样品生长世代观察、比较不同温度培养下种群的繁殖特性,分析并探讨了漂浮与定生浒苔种群的繁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浒苔的主要繁殖形式为放散配子,繁殖盛期以配子体世代为主。6月20℃以上水温条件是漂浮浒苔种群的繁殖盛期,7月下旬漂浮浒苔由繁殖盛期逐渐向衰退期转变;11月是定生浒苔(包括紫菜栽培区和岸基)的繁殖盛期,同样以配子体世代为主。结果还显示,浒苔漂浮种群具有高于定生种群近10倍的放散生殖细胞的能力,2个种群繁殖量差异明显,这一繁殖特性可为不同种群浒苔的区分提供依据。
- 田琪琳任冬梅穆新武陆勤勤胡传明朱建一许璞
- 关键词:浒苔繁殖特性
- 不同绿藻核rDNA间隔区ITS的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分析石莼(Ulva lactuca),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礁膜(Monostroma nitidum)和浒苔(Enteromorphaprolifera)样品的ITS+5.8S rDNA区序列,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了多种绿藻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浒苔(E.prolifera)与浒苔属和石莼属内其他种的同源性系数分别约为93.0%和63.8%;石莼属和浒苔属GC%含量均在62.6%左右,聚类分析显示两属区分不明显.本研究表明:浒苔(E.prolifera)归属到浒苔属是有依据的;浒苔属与石莼属并非严格区分的属;地理距离对绿藻分子演化具有较大的影响.
- 穆新武韩晓磊蒋惠泉杨立恩姚春燕许璞
- 关键词:绿藻ITS聚类分析系统发育
- 紫菜(Porphyra)叶状体rbcL基因分类学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对采自江苏海安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浙江南麂的长紫菜(P.dentata)、圆紫菜(P.suborbiculata)和广东汕头的皱紫菜(P.crispata)4种紫菜叶状体rbcL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并用NJ法构建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紫菜rbcL扩增序列长度均约为1400bp,其中皱紫菜与坛紫菜仅6个碱基差异位点.距离矩阵结果显示,各紫菜种内遗传距离在0.000~0.010之间,遗传距离最小的是坛紫菜,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圆紫菜.各紫菜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01~0.094之间,其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皱紫菜与坛紫菜,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圆紫菜与皱紫菜、条斑紫菜与圆紫菜.系统树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坛紫菜与皱紫菜亲缘关系最近,与长紫菜形成姊妹分支,条斑紫菜和圆紫菜依次与之相聚.本研究利用紫菜rbcL序列差异可区分紫菜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发育地位在紫菜种间关系中有更重要的影响,结果并不支持根据边缘进行的分类系统.
- 杨立恩金杰朱建一韩晓磊穆新武许璞
- 关键词:紫菜RBCL基因叶状体
- 不同地区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不同地区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群体(浙江鳌江、浙江宁波、广东南澳、江苏南通、福建福鼎、浙江南麂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共得到36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个;6个地区浒苔的多态位点比率为27.78%,平均杂合度为0.125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795;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870-0.2062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654.研究表明,6个地区浒苔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变异相对贫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距离的远近没有直接的关系,并揭示6个地区的浒苔是属于同一物种.
- 韩晓磊徐建荣汪洁华张涛杨立恩穆新武姚春燕许璞
- 关键词:浒苔ISSR亲缘关系
- 江苏沿岸海水养殖池塘绿藻调查初步报告
- 2007年和2008年在我国黄海沿岸连续两年爆发了大规模的绿潮,对沿海地区的景观、沿海养殖和生态环境均造成巨大的破坏。大型绿藻过量繁殖造成的绿潮带来的一系列次生环境危害已成为影响海水养殖池塘不容忽视的问题。江苏沿岸海水养...
- 穆新武陆勤勤胡传明陈淑吟张涛张小飞许璞
- 关键词:海水养殖池塘环境污染绿藻生物量
- 江苏沿岸大型绿藻主要物种及其季节性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查并分析了江苏沿岸水域大型绿藻物种、数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等主要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绿藻的优势种为缘管浒苔(Ulva linza Linnaeus)和浒苔(U.prolifera O.F.Müller).藻体形态随栖息地、生长季节等发生较大变化.大型绿藻生物量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在春末夏初达到顶峰,随后快速下降,与江苏以北黄海海域漂浮浒苔相比差异明显.黄海绿潮的来源复杂,分子标记法和形态学观察方法的判定仍有不足,还需要更深入的开展生物学研究工作.
- 穆新武陆勤勤胡传明沈颂东胡希亮张涛王苗苗朱建一许璞
- 黄海南部海域绿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地理学调查研究
- 2007-2010年,中国黄海海域连续4年发生大规模绿潮,绿潮的优势种是浒苔Ulva prolifera。卫星数据分析表明这次绿潮是在黄海南部海域(江苏外海)形成,并在季风和海洋环流的作用下漂移到青岛,部分研究认为江苏近...
- 穆新武
- 关键词:绿潮分子系统学
- 文献传递
- 黄海南部海域绿湖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地理学调查研究
- 2007~2010年,中国黄海海域连续4年发生大规模绿潮,绿潮的优势种是浒苔Ulva prolifera。卫星数据分析表明这次绿潮是在黄海南部海域(江苏外海)形成,并在季风和海洋环流的作用下漂移到青岛,部分研究认为江苏近...
- 穆新武
-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形态学鉴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