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治强

作品数:1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核科学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吸附剂
  • 6篇NAF
  • 5篇反应器
  • 4篇气体
  • 3篇热源
  • 3篇内衬
  • 3篇工艺气
  • 3篇工艺气体
  • 3篇氟化钠
  • 3篇氟化物
  • 3篇高温
  • 3篇高温化学
  • 3篇测温
  • 3篇测温装置
  • 2篇熔盐
  • 2篇片状
  • 2篇球状
  • 2篇重现性
  • 2篇微波反应器
  • 2篇无机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上海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程治强
  • 13篇李晴暖
  • 11篇李杨娟
  • 8篇窦强
  • 6篇张焕琦
  • 5篇吴国忠
  • 4篇龙德武
  • 4篇周金豪
  • 3篇崔荣荣
  • 3篇戴建兴
  • 2篇刘艳成
  • 2篇王晨阳
  • 2篇张国欣
  • 1篇吴明红
  • 1篇龚昱
  • 1篇牛永生
  • 1篇胡聪伟
  • 1篇孙理鑫

传媒

  • 3篇核技术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F6在NaF颗粒上的吸附平衡及吸附动力学被引量:2
2015年
为阐明六氟化钼(Molybdenum hexafluoride,Mo F6)在氟化钠(Sodium fluoride,Na F)颗粒上的吸附机制,在静态吸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Mo F6在Na F颗粒上的吸附平衡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50-100oC内,Na F颗粒对Mo F6的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而升高,在100oC平衡吸附量达到115 mg Mo F6·g-1 Na F。当温度超过100oC时,Na F对Mo F6的吸附作用减弱,吸附量减小。Langmuir模型能较好描述Na F颗粒对Mo F6的吸附过程,并推测Mo F6在Na F颗粒上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Na F颗粒对Mo F6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吸附过程受到颗粒内扩散控制,但其并不是唯一速率控制步骤。
程治强李杨娟张国欣张焕琦李洒洒窦强龙德武吴国忠李晴暖
关键词:气态氟化物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一种片状表面结构的球状二氧化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球状二氧化钍颗粒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状表面结构的球状二氧化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钍溶解于水中形成硝酸钍溶液;将脲溶解于水中形成脲溶液;将所述硝酸钍溶液和所述脲溶液转移到反应釜内,其中,钍与脲的摩尔比为1:1~10;将所述...
崔荣荣窦强刘艳成王晨阳程治强李晴暖
熔盐堆内裂变产物行为初探
熔盐反应堆属于液态堆,以流动的金属氟盐(例如LiF,BeF2)作为燃料载体和冷却剂,核燃料以氟化物形式(例如UF4,ThF4)溶解在载体盐中。在熔盐堆运行过程中,燃料盐在熔盐堆堆芯发生裂变反应,生成上百种不同半衰期的裂变...
程治强赵中奇耿俊霞窦强李晴暖李文新
关键词:熔盐堆干法处理
NaF吸附剂上MoF_6的脱附
2017年
为了提高氟化挥发分离工艺中UF_6和MoF_6的分离效果,研究了MoF_6在NaF吸附剂上的脱附行为。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考察了温度和载气种类对脱附率的影响。热重分析显示,大部分MoF_6在216℃左右脱附,推测其在NaF吸附剂上以MoF_6·nNaF配合物的形式存在;还发现在380℃左右出现一个小失重峰,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证实该失重峰源于Mo配合物的水解。脱附研究表明,在400℃和氟气气氛下,Mo元素能够完全脱附,吸附剂在连续五轮吸附-脱附工艺循环后其性能无明显变化。
李杨娟程治强窦强李洒洒龙德武李晴暖
关键词:NAF脱附
CeO2/NaF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MoF6的吸附性能研究
2015年
将作为粘结剂和造孔剂的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Ce F3和Na F按4:9:62的质量比例混合,再加一定量的水(CMC与水的比为1:6),通过混捏、成形和烧结等程序制得了一种新型的Ce O2/Na F吸附剂颗粒。通过研究Ce O2的掺杂对Na F吸附剂表观性质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Ce O2/Na F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0.84±0.04)m2·g-1,是相同条件下制得的Na F吸附剂的两倍以上;孔隙率为42.2%,也优于Na F吸附剂;Ce O2/Na F和Na F吸附剂对Mo F6的饱和吸附容量相当,但Ce O2/Na F吸附剂的初始吸附速率明显大于Na F吸附剂;吸附于Ce O2/Na F吸附剂上的Mo F6在150–300°C单个温度段解吸附,而吸附于Na F吸附剂上的Mo F6在100–300°C和350–400°C两个温度段发生解吸,表明Ce O2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Mo F6的作用。在Na F吸附剂内掺杂Ce O2可以改变Na F吸附剂部分表观性质,从而改善Na F的吸附性能。
李洒洒程治强李杨娟龙德武龚昱窦强吴明红李晴暖
关键词:热重分析
NaF吸附剂在铀氟化挥发后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正>铀的分离与纯化是各种乏燃料后处理过程的主要目的之一,铀氟化挥发工艺是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高纯度铀的干法后处理技术,其通常的做法是,用氟将铀氟化为易挥发的UF6进入气相,与钍、镤(钍铀循环)以及大多数稀土元素和碱...
李杨娟程治强周金豪张焕琦李晴暖
关键词:氟化挥发不同温度吸附剂NAF后处理工艺
文献传递
一种片状表面结构的球状二氧化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球状二氧化钍颗粒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状表面结构的球状二氧化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钍溶解于水中形成硝酸钍溶液;将脲溶解于水中形成脲溶液;将所述硝酸钍溶液和所述脲溶液转移到反应釜内,其中,钍与脲的摩尔比为1:1~10;将所述...
崔荣荣窦强刘艳成王晨阳程治强李晴暖
一种多孔型NaF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MoF_6吸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发展了一种以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F和H2O为原料,通过成形和烧结等程序制取多孔型NaF吸附剂颗粒的新方法。分析和表征结果指出,吸附剂比表面积为0.3–0.4m2·g-1,孔隙率为40%–45%,颗粒强度为60–80N。室温下,吸附剂对MoF6的平衡吸附量约37.8 mg MoF6/1g NaF。能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EDS)分析指出,MoF6能够通过NaF颗粒的孔隙扩散到吸附剂的内部。预计该吸附剂可以用于氟化挥发中UF6的进一步纯化研究。
李杨娟程治强张焕琦张国欣李洒洒龙德武吴国忠李晴暖
关键词:NAF吸附剂
新型氟化物吸附剂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
铀氟化挥发技术,是通过氟化的方法将铀化合物(如氧化铀、四氟化铀等)转化为易挥发的六氟化铀,从而实现铀的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技术。在干法后处理流程中,生成可挥发性UF的同时,伴有其他挥发性氟化物杂质(如Mo、Nb等挥发性氟化物...
李洒洒程治强李杨娟窦强李晴暖
关键词:吸附剂氟化物
文献传递
新型氟化物吸附剂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
铀氟化挥发技术,是通过氟化的方法将铀化合物(如氧化铀、四氟化铀等)转化为易挥发的六氟化铀,从而实现铀的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技术.在干法后处理流程中,生成可挥发性UF6的同时,伴有其他挥发性氟化物杂质(如Mo、Nb等挥发性氟化...
李洒洒程治强李杨娟窦强李晴暖
关键词:掺杂改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