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保林

作品数:83 被引量:194H指数:10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化学工程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7篇氰酸
  • 46篇氰酸酯
  • 37篇树脂
  • 31篇氰酸酯树脂
  • 25篇纳米
  • 25篇改性
  • 24篇复合材料
  • 24篇复合材
  • 21篇CE
  • 17篇偶联剂
  • 13篇纳米SIO2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力学性
  • 11篇电化学
  • 11篇电化学行为
  • 10篇溶出伏安法
  • 10篇吸附溶出
  • 10篇吸附溶出伏安...
  • 10篇伏安法
  • 9篇药物

机构

  • 80篇渭南师范学院
  • 12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83篇祝保林
  • 30篇王君龙
  • 18篇张文根
  • 16篇张学英
  • 12篇梁国正
  • 7篇高锦红
  • 5篇姚焕英
  • 4篇李吉锋
  • 4篇黄西朝
  • 3篇李春雪
  • 2篇杜宝中
  • 2篇黄凤萍
  • 2篇王秋亚
  • 2篇吕鹏
  • 1篇王淑荣
  • 1篇李吉峰
  • 1篇陈养民
  • 1篇杨渝
  • 1篇程军
  • 1篇李辉

传媒

  • 13篇工程塑料应用
  • 10篇热固性树脂
  • 9篇应用化工
  • 9篇渭南师范学院...
  • 4篇中国胶粘剂
  • 4篇玻璃钢/复合...
  • 2篇塑料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2008年中...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6篇2009
  • 1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SiC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模塑成型法制备氰酸酯树脂(CE)/纳米SiC复合材料,通过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测试,分别考察了纳米SiC及其经偶联剂KH560表面处理后对CE/纳米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C能够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经KH560表面处理的纳米SiC能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当纳米SiC含量为1%时,CE/纳米SiC和CE/纳米SiC/KH560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73.66%和86.26%,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0.85%和29.56%。
张学英张文根祝保林王君龙梁国正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纳米碳化硅力学性能改性机理
硫茚酸的吸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
2008年
目的为了研究硫茚酸(Sulindac)的吸附伏安特性。方法在KHP(pH 4.20)底液中,硫茚酸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c=-1.21 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结果吸附粒子为硫茚酸中性分子,测得硫茚酸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16×10-10mol/cm2,每个硫茚酸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1.43 cm2,硫茚酸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22×106,吸引因素γ=1.02,电子转移数n为2,不可逆吸附的电子转移系数α为0.86,表面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s=0.32/s。结论建立了吸附伏安法测定硫茚酸的最佳条件,检出限为1.0×10-9mol/L,该方法可用于硫茚酸片剂中硫茚酸含量的测定。
祝保林张学英高锦红
关键词:吸附溶出伏安法电化学行为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处理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氰酸酯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采用模塑成型法制备氰酸酯树脂(CE)/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通过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别考察了nano-SiO2及其经两种偶联剂KH-560和SEA-171表面处理后对C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nano-SiO2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CE的摩擦磨损性能,两种偶联剂相比,SEA-171的改性效果较好.SEM分析表明,不同性质的nano-SiO2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磨损方式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则随着nano-SiO2未表面处理、KH-560和SEA-171分别表面处理的顺序依此减轻.
张文根张学英祝保林王君龙梁国正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纳米二氧化硅偶联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丸类中成药中丹皮酚含量被引量:3
2010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牌和类别地黄丸中的丹皮酚进行了测定。考察了甲醇、乙醇、氯仿、四氯化碳4种溶剂提取丹皮酚的效果,综合考虑提取剂毒性、提取率和对分离的影响,选择甲醇作提取剂。对色谱方法的稳定性、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进行了考察。对不同品牌和类别地黄丸中的丹皮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各品牌有较大差别。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药材产地和组方不同。本方法可作为地黄丸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李吉锋祝保林高锦红王秋亚
关键词:地黄丸丹皮酚高效液相色谱法
表面接枝TiO_2/CE基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及耐热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多步接枝工艺制备了系列二氧化钛粒子(M系列粒子)/氰酸酯树脂(CE)基复合材料,总结了制备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耐热性能,分析了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变化与性能提升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M系列粒子的引入,在降低复合材料活化能,有利于固化成型的同时,未改变固化机理。少量M-2粒子的引入,使CE的耐热性能大为改善。当M-2粒子含量为4%(质量分数)时,实验数据表明,储能模量增幅为60%,玻璃化温度增幅为12%。
祝保林
关键词: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耐热性能微观形貌
洛美沙星的电学性能测试被引量:1
2009年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底液中,盐酸洛美沙星(Lomenfloxacin,简称L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LF中性分子,测得L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31×10-11mol·cm-2,每个L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L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祝保林张学英
关键词:盐酸洛美沙星吸附溶出伏安法电化学行为药物分析
极谱法分析苯巴比妥
2005年
报道了吡啶铜与苯巴比妥络合物的极谱波.在0.1 mol/L的H2SO4溶液中,吡啶铜-苯巴比妥体系在-1780 mV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极谱波.该吸附还原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苯巴比妥浓度在6.0×10-7~2.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为3.0×10-8 mol/L.据此建立了测定苯巴比妥的新方法.此法已成功的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测定.
祝保林
关键词:苯巴比妥
偶联剂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的含量对纳米SiO2/CE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选用小分子偶联剂KH-560和大分子偶联剂SEA-171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进一步研究了界面结构对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EA-171表面处理后的3.0%纳米SiO2/C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比纯CE可提高近4倍,损耗模量可提高2.4倍,力学损耗因子可提高1.8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祝保林王君龙
关键词:纳米SIO2氰酸酯纳米复合材料偶联剂动态力学性能
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合金的异步合成及表征
采用异步合成法,将经过预聚的氰酸酯树脂(CE)定量添加到环氧树脂(EP)单体中制备合金材料.对合金材料进行弯曲、冲击性能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研究了合金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
祝保林李吉锋
关键词: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力学性能
BADCy/MMA半互穿网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12年
在加热熔融的氰酸酯树脂(BADCy)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同步合成法)或MMA预聚体(异步合成法)并引发使其发生本体聚合,制备了具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氰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ADCy/MMA-SIPN),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及DSC分析研究了MMA含量对体系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互穿网絡的形成使氰酸酯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及玻璃化温度分别提高了97.8%、58.6%和65℃。
祝保林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