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玉珍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2篇电活动
  • 2篇心电图分析
  • 2篇心房
  • 2篇心房电活动
  • 2篇心脏
  • 2篇起搏
  • 2篇间期
  • 2篇房间隔
  • 2篇房间隔起搏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起搏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脏起搏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祁玉珍
  • 3篇刘志忠
  • 3篇贺亚玲
  • 2篇朱春宏
  • 2篇张妍
  • 2篇赵莲蒂
  • 2篇徐玉妹
  • 2篇徐玉妹
  • 2篇戴振林
  • 2篇陈绍良
  • 2篇王国兴
  • 2篇贺亚玲
  • 2篇陈明
  • 2篇张渊
  • 1篇程毅
  • 1篇段宝祥
  • 1篇金国珍
  • 1篇胡锐

传媒

  • 2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电图Tp-Te、Tp-Tec变化在诊断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AMI患者367例,其中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98例(室性心律失常组),无室性心律失常169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检测所有患者的Tp-Te、Tp-Tec。结果:室性心律失常组急性期和恢复期Tp-Te、Tp-Tec分别为(135.22±18.86)、(113.81±12.80)ms及(126.10±18.06)、(110.16±9.89)ms,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恢复期Tp-Te、Tp-Tec均较急性期降低(P<0.05);前壁、下后壁及多部位AMI患者Tp-Te、Tp-Te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分别死亡14例(7.08%)、4例(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38)。其余患者生存并恢复出院。结论:心电图Tp-Te、Tp-Tec变化在诊断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须进一步研究。
徐玉妹胡锐贺亚玲祁玉珍朱春宏
关键词: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室性心律失常
房间隔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房间隔起搏方式下心房电活动的变化。方法:对52例置入DDD永久起搏器并以房间隔部位起搏心房患者,进行起搏前、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描记,测量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前后最长P波时相(Pmax)及P波离散度(Pd)。结果:房间隔起搏后Pmax及Pd较起搏前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房间隔起搏方式使心房电活动稳定,有助于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祁玉珍贺亚玲王国兴程毅刘志忠戴振林陈绍良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起搏心房电活动
妊娠期妇女出现PR间期缩短的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初产妇和经产妇妊娠期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并探讨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71例妊娠期妇女,其中初产妇647例,经产妇424例,对其晚期的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初产妇中39例出现PR间期缩短,经产妇中26例出现PR间期缩短,且孕中晚期的发生率高于孕早期。结论妊娠期妇女出现PR间期缩短为生理性改变,与年龄和妊娠次数没有关联,产后多恢复正常。
张妍朱春宏张渊徐玉妹陈明贺亚玲祁玉珍赵莲蒂
关键词:妊娠期心电图
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电图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0~2011年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患者19例,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其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束支阻滞,心房颤动等心电图指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同种异体原位患者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预后情况的判断有诊断意义。
张妍贺亚玲张渊祁玉珍赵莲蒂朱春宏徐玉妹陈明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不同部位心房起搏对心房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对心房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DDD永久起搏器安置术109例(右心耳电极72例、房间隔电极37例)术前、术后分别描记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量右心耳及房间隔起搏前后最长P波时间(Pmax)及P波离散度(Pd)。结果右心耳起搏方式,Pmax及Pd较术前明显增加,而房间隔起搏方式Pmax及Pd较术前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房间隔起搏方式使心房电活动较稳定,有助于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祁玉珍贺亚玲王国兴刘志忠戴振林段宝祥陈绍良
关键词:房间隔起搏P波离散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诉“反复胸闷、心悸、乏力”而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的48例患者为后遗症组,同时期住院拟行外科心脏瓣膜手术且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的非冠心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资料。结果:后遗症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遗症组肺部CT检查显示无炎症浸润,且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B型利钠肽水平均正常。后遗症组中所有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为阴性,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局部或整体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同时排除心包积液。后遗症组中19例(39.6%)患者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排除肺栓塞。后遗症组9例(18.8%)患者接受3T心脏磁共振钆增强检查,仅2例(22.2%)钆延迟增强(LGE)阳性。后遗症组14例(29.2%)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12例(85.7%)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6例(18.8%)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遗症组8例(16.7%)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时接受左肱二头肌动脉造影,其中7例(87.5%)患者存在肱二头肌动脉慢血流现象。后遗症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67.20±14.41)ms vs.(93.03±22.19)ms,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2.33±13.69)ms vs.(41.18±17.52)ms,P<0.01;相差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总数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5.8±4.9)%vs.(8.8±6.8)%,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存在多组织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长期自主神经失衡,可能是后遗症的发生原因。
祁玉珍徐玉妹乔明月金国珍刘志忠
关键词:心血管后遗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