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
- 作品数:23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丁型肝炎标志的检测
- 2002年
-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情况。方法 对30例肝癌和40例肝硬化患者HBV复制标记和HDV感染标志的检测。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中HDV感染率为17.4%,肝癌患者HDV检出率低于肝硬化患者,在HBV复制阳性组中HDV检出率为3.33%,阴性组为2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DV感染抑制了HBV的复制,通过检测发现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原因与HBV活跃复制及HDV重叠感染有关,而肝癌病情恶化与HBV复制活跃及HDV重叠感染关系不大。
- 石宏
-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HBV复制HDV感染
- 联合检测外周血中AFPmRNA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外周血中AFPmRNA情况。探讨外周血中AFPmRNA和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联合诊断及在高危人群普查中的作用,为HCC诊断及普查提供一种新的敏感、特异、简单快捷的方法。方法采用巢式RT-PCR法对25例HCC患者,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健康人各30例以及肝外恶性肿瘤10例的外周血AFPmRNA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各组相应的AFP浓度和HCC患者血清HBsAg表达情况。结果(1)外周血AFPmRNA检查:25例HCC患者中19例存在AFPmRNA,阳性率为76%,其余各组均未检出AFPmRNA,特异性100%;(2)血清AFP水平检测:25例HCC患者中有16例存在AFP阳性,阳性率64%,其余各组有5例检出AFP阳性。(3)HCC血清HBsAg检测:HBsAg阳性的16例HCC患者中15例检出AFPmRNA,而9例HBsAg阴性的HCC患者中仅4例检测出AFPmRNA。HBsAg与外周血中AFPmRNA阳性检出率有相关性。结论外周血AFPmR-NA联合血清AFP检测,可以有效提高HCC诊断,为联合检测诊断HCC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可以用于HCC高危人群的普查及筛选。
- 石宏马振华郝大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外周血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13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为减少出血热误诊提高诊断率。方法:对误诊的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类型分为九型,误诊组的病死率远远高于非误诊组的病死率。结论: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早期认识并重视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 石宏郝大林孙成学马振华王瑶
- 关键词:误诊
- 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全部患者经血象、骨髓象、US、CT检查,确诊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根据脾大小确定脾栓塞范围,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当血流速观陧、估计栓塞面积为30%~50%时停止栓塞。结果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脾纵径缩小,血象恢复至正常水平,出血倾向停止,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结论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亢的有效疗法,行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该叶段脾实质,防治脾动脉分支短期再通,同时可准确控制脾脏栓塞面积。导管头端尽量深入脾动脉,避开共干动脉,可避免发生胃肠道的栓塞、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能减轻门脉高压,升高血细胞。
- 郝大林石宏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微导管
- ELISA法检测HBsAg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6
- 2007年
- 目的确定温育温度、时间和条件对定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提供最佳方案。方法温育温度分别设为37℃组和室温组。37℃组温育时间分别为45分钟、60分钟、75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其中室温组温育中又分别采用振荡和静置两种条件,温育时间分别为45分钟、1小时、2小时和4小时。检测阴性血清和0.2、0.5、1、2、5 ng/ml HBsAg系列定值血清,观察这些条件下标本测定S/CO比值的差异。结果在同一温育温度下,所有被检血清的S/CO比值均随着测定温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浓度越低表现越为明显,以0.2 ng/ml的样本,温育2小时的S/CO比值与温育1小时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0.2 ng/ml的样本由按CUT-OFF值判断为阴性而转为阳性。对照组阴性血清的S/CO比值在温育各时间则变化不大。室温组在振动状态下反应较之静止状态下的反应,S/CO比值均有明显增加。结论温育条件对ELISA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弱阳性标本,由于温育条件不当会造成假阴性,增加传染机率。
- 岳希全石宏李迎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T细胞亚群,活化T细胞分析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石宏郝大林岳希全孙成学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T细胞亚群自然疫源性疾病活化病毒感染发病机制
- 胃癌发生发展中DNA倍体分析与Fas表达的临床价值
- 2008年
- 目的研究DNA倍体分析与Fas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二者关系。从定量病理学、临床免疫学角度探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CM对四种病变组织经胃镜采取的活检胃粘膜组织(经病理诊断)进行DNA倍体和FAS表达检测。结果(1)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和胃癌DNA异倍体率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轻度不典型增生(P<0.01);(2)胃癌DI值显著高于慢性炎症和不典型增生(P<0.01);四种病变DI值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显著高于慢性炎症(P<0.05)。(3)在无异倍体标本中,胃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S期、G2+S期比率与慢性炎症相有显著差异(P<0.01);各型病变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4)四种胃黏膜病变的Fas表达率由慢性炎症—轻度增生—中、重度增生—胃癌递减;胃癌组与其他四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及P<0.05)。DI值高者其Fas表达率下降(r=-0.43),二者具有负相关性。结论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癌过程中,异倍体出现率递增,Fas表达率递减,S期,G2+S期比例递增,DI值增高。DNA倍体分析与Fas表达有相关性。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估计及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石宏马振华王瑶
- 关键词:FAS胃癌流式细胞仪
- 急性淤胆型肝炎6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淤胆型肝炎发病年龄较大,女性多于男性,均有黄疸,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表现,治疗难度大,病程长,有慢性化趋势.
- 石宏邓颖
- 关键词:急性淤胆型肝炎黄疸慢性化发病年龄发病机理
- 乙肝特异转移因子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V-TF)治疗急性乙型肝炎50例,对照组50例用安慰剂,采用双育随机试验,治疗后,治疗组HBsAg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49/50和48/50,而对照组仅为34/50和16/5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 石宏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观察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3周及6周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d及术后7d的ALT,TBIL,DBIL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余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后短期内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大影响,在治疗后要注意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
- 范建华石宏
-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