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强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7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侵袭性垂体腺瘤:MRI与术中对照研究(附35例回顾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MRI推断侵袭性垂体瘤质地、侵袭性的价值。方法:35例行MR检查侵袭性垂体瘤病人,测量T1WI及T2WI肿瘤信号与脑白质信号的比值和强化前后肿瘤T1WI信号强度比值,与其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对照,术中据肿瘤硬度分为质软、中等、硬;术后瘤体送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值与瘤体质地有明显相关性(P<0.01);MRI所示垂体瘤海绵窦及鞍周侵袭与术中及术后病理总符合率达85.3%。结论:MRI可以在术前准确预测侵袭性垂体瘤的质地、侵袭性。
- 盛华强赵斌
- 关键词:垂体肿瘤侵袭性磁共振成像
- 乳腺癌的MRI和X线钼靶摄影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增长率为2.3%。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原位癌为100%,Ⅰ期为84%~100%,Ⅱ期为76%~87%,Ⅲ期为38%~77%。因此,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乳腺X线摄影是常规检查手段,但有其相应的局限性;乳腺核磁共振(MRI)近年来应用较多,本研究就两种检查手段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作对照分析。
- 阮正敏赵斌盛华强田兴松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乳腺X线摄影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非增强磁共振多序列成像的研究
- 孙新海李娴李美芹胡喜斌盛华强徐洁张宝增魏君臣
- 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是较为常见的危害患者健康的疾病,复杂畸形需要外科手术矫正。术前,临床医生准确了解畸变的位置、形态以及重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对手术及预后至关重要。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常常因伴有多种心外大血管...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管畸形心脏大血管先天性
- 双源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型;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的临床诊治效果。
- 寻静孙新海李娴盛华强陈月芹史志涛
- 关键词:肺栓塞血管造影术
-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MRI研究
- 盛华强
- 关键词: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
- 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卵巢实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妇科实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经超声检查证实为实性病灶或实性成分为主的卵巢肿瘤46例(30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DWIBS检查,评估肿瘤实质部分DWI图(b=800s/mm2)的信号强度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 46例患者中,恶性肿瘤常表现为DWI高信号,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763±0.140)×10-3 mm2/s,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781±0.310)×10-3 mm2/s,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WI图上,恶性肿瘤的信号强度为(0.891±0.247)mm2/s,良性肿瘤(0.358±0.823)mm2/s,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WI有助于对卵巢实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李娴孙新海盛华强胡喜斌李美芹朱来敏
- 关键词:DWI卵巢实性肿瘤
- 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先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MSCT和MRI的影像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可清晰显示心脏大小及内部结构异常、大血管形态及连接关系,对细微结构如冠状动脉异常、侧枝循环的建立等也能够准确评价;MRI多序列、多方位成像,无需使用对比剂,可重复扫描,能够较准确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异常,并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但其空间分辨率低于MSCT,对心内细小结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肺动静脉血管的显示欠佳。结论MSCT、MRI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规范地进行MRI、MSCT检查及后处理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 孙新海李娴孙占国盛华强陈月芹胡喜斌史志涛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
-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MRI与螺旋CT对照研究被引量:26
- 2008年
- 目的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SIJ)的螺旋CT和MR影像学特征及评分差异。并比较CT和MR影像在诊断SIJ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对42例临床疑诊AS患者分别行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并斜冠状位、斜轴位重组,和MR(1.5T)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T2WI、FS-T1WI和3D-FLASH。分别评价CT及MR图像,对分级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Ⅱ级病变,MRI较CT发现更多病变(12: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Ⅱ级病变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于≥Ⅱ级病变的显示较CT无明显差别,但能发现更多早期病变,并能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活动性。结论MR对于<Ⅱ级SIJ病变明显优于螺旋CT,适于AS各级SIJ病变(尤其适用于早期)检查。
- 盛华强赵斌耿丽
- 关键词: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
- 用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用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BOLD)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确诊并收治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59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MRI检查和VEN-BOLD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成像特点及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VEN-BOLD的成像特点是:黑线结征、铁环征、黑点征。常规MRI的成像特点是:T2WI铁环征、混杂信号。VEN-BOLD检查方法共检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59个,检出率为100%;常规MRI检查方法共检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4个,检出率为57.6%。用VEN-BOLD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用常规MRI检查方法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VEN-BOLD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测的准确率较高,此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翟宁孙新海魏君臣盛华强李娴朱来敏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MRI
- 子宫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MRI表现及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子宫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中子宫腺肉瘤2例,癌肉瘤3例,间质肉瘤1例,6例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均伴不同程度出血及坏死表现,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呈不规则明显强化,其中1例合并盆腔及腹膜种植转移,1例合并大量盆腔积液;子宫淋巴瘤及平滑肌肉瘤各1例,表现为子宫肌层形态弥漫或局限性膨隆,平滑肌肉瘤增强扫描后不均匀性强化,1例淋巴瘤增强扫描后呈中度均匀强化。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对子宫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正确诊断率,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解剖部位及对邻近组织的侵犯情况,但最终确诊仍需靠病理学检查。
- 胡喜斌孙新海白雪琴李娴盛华强徐洁李美琴吴涛
- 关键词:子宫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