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青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蒜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被引量:57
- 2012年
- 以40个大蒜品种为供试材料,依据数值分类学的性状选择原则,分别于大蒜生长期和采收后进行农艺性状指标的采集。估算40个大蒜品种16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并以前3个主成分和遗传相似性系数为基础,分别作二维散点图和系统聚类分析。40份大蒜品种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根据品种性状主成分表现,评选出性状优良的大蒜品种共10个。在聚类图中,在0.14的遗传相似性水平上可以把40份品种分成4类,即由5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Ⅰ;由28份种质聚成的类群Ⅱ;由改良蒜等4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Ⅲ,及苏联蒜等3份种质组成的类群Ⅳ。全部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07~0.64之间,很好地揭示了品种类群间存在的亲缘关系。
- 陈书霞周静申晓青常燕霞杜俊娜孟焕文程智慧
- 关键词:大蒜主成分聚类分析
- 黄瓜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黄瓜的高频再生体系,为黄瓜种质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欧洲型黄瓜种质14-1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AgNO3质量浓度、苗龄、子叶切割方式及外植体接种方式对黄瓜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4.0mg/L 6-BA+0.3mg/L IA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5.00%和2.51;欧洲型黄瓜种质14-1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3.0mg/L 6-BA+2.0mg/L AB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6.70%和2.77;5d苗龄的黄瓜子叶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不定芽的状态最佳;切除子叶端部2/3且基部附带有1mm子叶柄、以叶背向下子叶柄微插入的方式进行接种再生效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黄瓜种质14-1和26号材料的高频再生体系,再生率均可达85%以上。
- 万旭花陈书霞申晓青陈为峰张然然成思琼
- 关键词:黄瓜6-BAIAA
- 蔬菜作物果形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果形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作物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也是种质资源分类和消费者感官评价的标准之一。果形是遗传机制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其进行遗传研究相对较困难。本文对蔬菜作物果形的遗传研究方法、生长发育类型和主要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进行了展望。
- 潘玉朋孟焕文陈书霞李玉红申晓青程智慧
- 关键词:蔬菜作物果形
- 黄瓜嫩果白色皮色性状的QTL初步定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构建黄瓜分子遗传图谱,对控制黄瓜嫩果白色皮色的QTL进行初步定位。【方法】以嫩果皮色不同的3份黄瓜种质Q8、Q16、Q24为亲本材料,分别配制2个杂交组合Q16×Q8和Q16×Q24及6世代遗传群体。利用色差仪和目测法观测黄瓜嫩果皮色;利用2个组合亲本进行多态引物筛选,进而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嫩果白色皮色的QTL定位。【结果】121对SSR引物在Q16×Q8亲本间表现多态,多态引物的比率为12.2%;126对SSR引物在Q16×Q24亲本间表现多态,多态引物的比率为12.7%。在Q16×Q8组合的遗传图谱中,包含了7个连锁群,74个SSR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为2 400.73cM;在Q16×Q24组合的遗传图谱中,包含7个连锁群,76个SSR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为1 623.37cM。根据构建的连锁图,对黄瓜嫩果白色皮色的QTL进行了初步定位研究,在Q16×Q8组合的7个连锁群上共定位了2个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与第3染色体上,第1染色体上的位点可解释9.276%的表型变异,第3染色体上的位点可解释50.622%的表型变异;在Q16×Q24组合的7个连锁群上共定位了1个QTL位点,位于第3染色体上,可解释68.976%的表型变异。【结论】从Q16×Q8和Q16×Q24 2个杂交组合中共检测到3个控制黄瓜嫩果皮色的QTL位点。
- 张婷婷陈海旭申晓青陈书霞
- 关键词: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
- 园艺作物果实皮色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5年
- 果实皮色不仅是园艺作物最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也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时的最直观评价标准。随着育种目标目前向多样化和专用化方向进行转变,果实皮色的多样化也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本文在论述园艺作物果皮颜色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园艺作物果实皮色性状遗传规律等开展综述,并对园艺作物果皮颜色性状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进展进行了归纳。研究认为,颜色性状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大都分布在第2、第4和第5条染色体上,部分研究对控制果实皮色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目前获得了Vvmyb A1、Pav MYB10、CCS基因,这些基因涉及控制果实皮色位点的基因家族。总的来说,果实皮色作为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对其开展相关的测定方法、遗传规律、分子标记和数量性状定位以及基因克隆等研究,将对园艺作物的皮色育种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 徐丽丽申晓青单素兰李许真陈书霞
- 关键词:园艺作物果色
- 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黄瓜HPL基因的RNA干扰载体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探讨黄瓜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HPL)下调表达对黄瓜果实挥发性醛类物质合成的影响,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黄瓜pDONR201-HPL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323bp的片段。利用基于同源重组原理的Gateway技术,将扩增的片段通过BP反应连接到入门载体pDONR201中。对扩增出的323bp的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原序列同源性为100%。在此基础上,通过LR反应将目的片段插入过表达的植物RNA干涉载体pHellsgate8,构建黄瓜HPL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Hellsgate8-HPLi,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XbaⅠ酶切后获得323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采用热击法将pHellsgate8-HPLi转化农杆菌GV3101,经菌液PCR扩增获得323bp的目的条带,表明RNAi表达载体pHellsgate8-HPLi已成功转入农杆菌中。
- 王聪颖陈书霞陈巧郝丽宁孟焕文万旭花申晓青程智慧
- 关键词:黄瓜克隆载体GATEWAY技术
- 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为材料克隆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的cDNA全长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基因在果实发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酶活性变化及相应的C6醛类物质含量,为研究脂氧合酶基因在黄瓜果实醛类香气物质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黄瓜的脂氧合酶基因CsLOX2的cDNA全长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对CsLOX2在果实发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Real-time PCR检测,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测定相应的C6醛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LOX酶活性。【结果】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的CsLOX2基因cDNA全长2 878 bp,ORF区为2 640 bp,编码879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为99.39 kD,等电点为6.28。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脂氧合酶家族的3个重要特征区域及植物LOX中皆具有的6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该序列与其它物种的脂氧合酶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其N端序列特征推测CsLOX2属于I类LOX,具有13-LOX活性。Real time-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花后3 d表达量最高,此后下降,至花后15 d最低;脂氧合酶的活性自开花当天逐渐上升,至花后12 d达到最高,此后下降;C6醛类香气含量在果实发育始期较高,随果实发育进程逐渐下降,至花后12 d最低。【结论】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脂氧合酶基因CsLOX2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植物LOXs的特征结构域。CsLOX2基因表达高峰先于脂氧合酶活性高峰的出现,C6醛类香气含量在果实发育始期较高,随果实发育进程逐渐下降。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脂氧合酶基因在黄瓜果实醛类香气物质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陈巧陈书霞王聪颖郝丽宁孟焕文万旭花申晓青程智慧
- 关键词:黄瓜脂氧合酶荧光实时定量PCR
- 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芳香物质组成及含量差异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芳香物质主要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差异,为黄瓜的品质育种及其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为材料,采取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黄瓜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并根据其香气值确定黄瓜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从11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中共检测到78种芳香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及酯类,其中醛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芳香物质总量的56.30%~83.95%及7.78%~21.33%,表明醛类和醇类是黄瓜果实芳香物质的主体香气成分;烃类芳香物质1,4-辛二烯在黄瓜中属首次检出。【结论】根据检出芳香物质的香气值,确定(E,Z)-2,6-壬二烯醛、(E)-6-壬烯醛、(E)-2-壬烯醛、己醛、壬醛、(Z)-2-庚烯醛等16种化合物为黄瓜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其中9种特征香气成分为不同基因型黄瓜所共有。
- 郝丽宁陈书霞王聪颖陈巧万旭花申晓青程智慧孟焕文
- 关键词:黄瓜基因型芳香物质
- 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分析
- 2013年
- 以先前克隆到的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全长的cDNA为模板,用含有特异性酶切位点的Yh1、Yh2为引物,通过PCR方法将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的ORF区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4T-1上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4t-LOX2,将该表达载体p4t-LOX2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获得相应的重组工程菌。在IPTG诱导下,通过SDS-PAGE电泳,得到一条约115kD的融合蛋白条带,除去pGEX-4T-1自身诱导的约26kD大小的GST标签蛋白后,CsLOX2编码一个约89kD的蛋白。经过融合蛋白表达体系的优化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37℃,0.80mmol·L-1IPTG诱导表达10.5h,可获得融合蛋白的最大表达量。
- 陈巧陈书霞王聪颖郝丽宁万旭花申晓青程智慧
- 关键词:黄瓜脂氧合酶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