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诺前列酮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器官损伤
  • 1篇原体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器官
  • 1篇器官损伤
  • 1篇前列腺素E
  • 1篇肿瘤
  • 1篇综合征
  • 1篇围产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抑制
  • 1篇结局分析
  • 1篇弧菌
  • 1篇肝疾病
  • 1篇艾森曼
  • 1篇艾森曼格综合...

机构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王静
  • 2篇方周溪
  • 2篇周丽萍
  • 1篇杜园园
  • 1篇应斌宇
  • 1篇闫涛
  • 1篇余平安
  • 1篇刘晓丹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诊断、妊娠结局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个病人均因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急诊入院,均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妇恢复良好,足月新生儿1人,早产儿2人中,死亡...
王静
文献传递
穿通支原体诱导膀胱肿瘤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穿通支原体(Mpe)诱发的膀胱肿瘤动物模型,进一步证实穿通支原体感染在哺乳动物体内诱导癌变的作用。方法40只ICR小鼠分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组(每组20只)。免疫抑制组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成免疫抑制模型。穿通支原体菌液灌胃(12只)和尿道上行感染(16只),NS对照(12只),诱导小鼠膀胱肿瘤的发生,实验组在第4,8,18w分批宰杀,取小鼠膀胱组织进行微生物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两种方式感染均使穿通支原体成功定植。尿道上行方式感染的小鼠移行上皮细胞癌变检出率高于灌胃方式感染;感染至18w后,上行感染免疫抑制组和正常组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形态均发生了癌性恶变,且免疫抑制组细胞形态恶变程度为高。感染18w后的癌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感染4w或8w后的小鼠。结论穿通支原体感染可诱导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并且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闫涛周丽萍杜园园王静刘晓丹方周溪
关键词:穿通支原体动物模型膀胱肿瘤免疫抑制
前列腺素E_2对创伤弧菌感染肝病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7年
目的:通过前列腺素E2(PGE2)对创伤弧菌攻击肝病大鼠后心、肝、肺和肾等重要器官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为PGE2应用于创伤弧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0%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备慢性肝病大鼠,肌肉注射PGE2后用创伤弧菌腹腔注射菌液0.4mL/只,约6.0×107cfu进行攻击,并给予氧氟沙星等药物,常规电镜取材观察心、肝、肺、肾的超微结构,同时与接受相同菌量的肝病大鼠进行比较。结果: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后表现为心、肝、肺和肾等主要器官损伤严重,尤其是心肌和肺组织,而PGE2联合保护组死亡率较未经保护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组显著降低(P<0.01),心、肝、肺和肾各器官的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PGE2使肝病大鼠创伤弧菌攻击后心、肝、肺和肾各器官的损伤减轻,各组织细胞线粒体肿胀消失。
王静周丽萍应斌宇余平安方周溪
关键词:肝疾病地诺前列酮弧菌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