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心绞痛样表现特点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崔明亮程晨赵玉娟郭赟丁晓松王静柴慈静
-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心绞痛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及罗格列酮对脂联素、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30名2型糖尿病患者(A组)、30名T2DM合并肥胖患者(B组)、30名单纯性肥胖患者(C组)及30名正常对照者(D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前三组给予罗格列酮治疗8周后,重复测定,并对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D组相比,前三组FINS、hs-CRP、和HOMA-IR较高,脂联素、ISI较低;给予罗格列酮8周后,FINS、hs-CRP、HOMA-IR明显下降,脂联素、ISI明显升高(均P<0.05)。在A组和B组,hs-CRP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脂联素、ISI呈负相关。结论血清标志物hs-CRP、脂联素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胰岛素抵抗及生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程晨王静柴慈婧丁晓松
- 关键词:脂联素C-反应蛋白胰岛素敏感性
- 内分泌疾病所致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 2009年
- 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在临床实践中容易被忽视,尤其当患者出现肠道症状时,临床上诊断往往只注意局部表现而忽略全身症状,而造成误诊或漏诊。现结合临床病例及有关文献,浅谈内分泌疾病所致腹泻的一些治疗体会。
- 王静程晨崔明亮赵玉娟李樱
-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腹泻诊治
-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病因病机证治综述
-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癌前病变(PLGC)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临床仍缺乏理想的阻断或逆转这种病变的手段和有效药物。而中医药对PLGC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目前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将近十年的中医病因...
- 代二庆赵占考王静
- 关键词:癌前病变老年病人
- 文献传递
- 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建立
- 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它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不同于传统医疗管理与服务理念的新学科。它要求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对个体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健康服务与干预。健康管理在三级综合医院既...
- 赵玉娟王静赵淑珍
- 关键词:健康管理
- 基因组中的基因家族被引量:1
- 2009年
- 在人及高等有机体基因组中,有许多基因家族。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多,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少;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功能相似,有的基因家族成员功能各异。所谓多基因家族是指一类具有序列同源性及相似功能的基因;而基因超家族是指一类具有序列同源性而不具相似功能的基因。如果一类蛋白或基因具有共同起源的一个结构域,就属于一个基因超家族,同一个基因可归属于两个或多个基因超家族。
- 崔明亮李艳张文成程晨王静
- 关键词:基因组多基因家族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被引量:4
- 2009年
- 老年高血压(EHPT)是指60岁以上患者发生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高的老年人患心衰的几率为正常血压老年人的7倍。本文根据临床实践的粗浅体会,结合最新文献拟对EHPT的特点及其治疗作一综述。
- 王静崔明亮程晨赵玉娟李樱
-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加重或合并急慢性严重并发症时可伴有低T3血症,即“低T3综合征”。我们临床观察了40例未控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 王静程晨李贺崔明亮赵玉娟
-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甲状腺激素
- 晚期肝病凝血功能异常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 2010年
- 肝硬化是常见的晚期肝病(end stage liver disease,ESLD),通常不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危险因素,肝硬化并AMI少见。目前认为,AMI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冠脉粥样斑块的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流突然下降。本文报告显著凝血功能障碍的老年ESLD上消化道出血并AMI,并讨论其发生机理。
- 李敬华李贺杜海科赵玉娟荀小青叶帆王静
- 关键词:肝硬化晚期肝病急性心肌梗死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6
- 2017年
-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重症肺炎老年患者90例,平均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C组则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的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B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的WBC、CRP和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ALT、AST、Scr和BUN均没有显著变化,C组的WBC、CRP、PLT、PaO_2及PaO_2/FiO_2与A组、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且C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及B组,B组的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短于A组(P<0.05)。三组患者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二者单药治疗,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 贺丹武涧松曹留霞王丹王静
- 关键词:重症肺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莫西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