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的防治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的时间、类型、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53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儿进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经心电监测、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术后3~12个月的随防,对术后出现传导阻滞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及术后当日束支阻滞发生率为26.4%(14/53),2~7d内的发生率为13.2%(7/53),双束支阻滞的发生率为3.8%(2/5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为1.89%(1/53)。膜部有膨出瘤者束支阻滞的发生率相对较低(25.0%vs61.9%)。结论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术后心电监测十分重要,有必要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
- 王金凤刘永生王玉库杨翠燕王雪刘和平刘德铭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
- 心肌桥误诊临床观察——附17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观察有症状心肌桥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避免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方法收集386例冠状动脉造影中17例心肌桥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结果本组冠脉造影病例心肌桥检出率为4.40%(17/386),诊断为心绞痛者13例,急性心肌梗死者1例,心脏瓣膜病2例,胸痛待查1例。冠脉造影证实心肌桥合并冠心病10例,心脏瓣膜病2例,漏诊率为70.59%,误诊为冠心病4例,误诊率23.53%。17例心肌桥患者中有8例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心肌桥患者常在中年以后出现酷似CHD的临床特征及ECG表现,行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 王金凤靳朝辉薛国宏王雪侯丽霞刘德铭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桥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