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沁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济南敬老院老年人口腔缺牙及修复情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敬老院老年人缺牙状况和口腔保健习惯,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敬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敬老院420名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20例受检者中,牙列完整者9例(2.14%),牙列缺损者321例(76.43%),牙列缺失者90例(21.43%);义齿修复率47.45%(195/411)。结论:济南市敬老院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欠佳,缺牙率高而修复率低,缺乏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并采取相应的口腔保健措施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
- 曹建波王诗沁宿露王晓飞孟春秀汲平
- 关键词:敬老院口腔保健牙列缺损义齿修复
- 咬合创伤导致大鼠睡眠时的脑电图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咬合创伤导致大鼠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变化。方法 :建立1、3、7、14和28 d组大鼠咬合创伤模型,于各截止时间麻醉大鼠,在脑立体定位仪的指导下,插入海马电极,记录睡眠状态下大鼠左右侧海马的脑电图(EEG)。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咬合创伤1 d组大鼠δ波指数增加,脑电频率及波幅降低(P<0.05);3 d组大鼠δ波指数降低,频率和波幅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7 d组、14 d组大鼠δ波指数降低,脑电频率及波幅增加(P<0.05);28 d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结论:咬合创伤可改变大鼠的睡眠脑电活动,主要影响大鼠的深度睡眠,降低大鼠的睡眠质量。
- 孟春秀刘迪赵晓王诗沁曹建波汲平
- 关键词:咬合创伤海马脑电图
- 1312名山东大学大学生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以及无口腔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健全的口腔功能,拥有一口健全的牙齿则是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必须条件。然而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导致牙列缺损,例如严重的龋病...
- 王诗沁
- 关键词:牙列缺损口腔修复口腔保健大学生
- 文献传递
- 偏侧咀嚼大鼠咬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与咬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偏侧咀嚼大鼠咬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开放程度与咬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改变,以及二者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用电镜观察咬肌线粒体以及细胞凋亡形态;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拔牙侧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均大于实验组非拔牙侧和对照组(P<0.05),其中4周组达到最高。除8周组,其他各实验组拔牙侧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实验组非拔牙侧(P<0.05),且2周和6周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拔牙侧MPTP开放程度与咬肌细胞凋亡指数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245,P<0.05)。结论:偏侧咀嚼过程中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的相关信号通路被激活,引起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 王晓飞王晓慧王诗沁杨盈盈宿露曹建波汲平
- 关键词:偏侧咀嚼细胞凋亡透射电镜
- 1312名大学生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调查1312名山东大学在校大学生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为指导大学生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山东大学1312名大学生的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对牙列缺损、修复情况与性别、年级、专业、城乡差异的关系,口腔健康行为和认知与专业的关系以及牙列缺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2名大学生中,牙列缺损者145名,牙列缺损发病率11.05%,主要病因为龋病。有义齿修复者53名,义齿修复率为36.55%。结论:大学生缺牙后修复情况不佳,且非医学专业学生口腔保健意识不强,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大学生缺牙后修复率,促进大学生的口腔健康。
- 王诗沁王晓飞孟春秀曹建波汲平
- 关键词:牙列缺损口腔修复口腔保健大学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