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勤

作品数:30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人权
  • 4篇主义
  • 4篇文化
  • 3篇史学
  • 3篇自由主义
  • 3篇口述
  • 3篇鄂西南
  • 2篇对立
  • 2篇人性论
  • 2篇荀子
  • 2篇抗战
  • 2篇口述史
  • 2篇共谋
  • 2篇高校
  • 1篇档案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地气
  • 1篇新文化史
  • 1篇新闻

机构

  • 19篇中南民族大学
  • 9篇湖北大学

作者

  • 28篇王艳勤
  • 1篇钱文彬
  • 1篇何晓明

传媒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孔子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史林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高校本科导师制的困境及发展路径被引量:3
2011年
一本科导师制的定位从目前国内对于本科导师制的认识和实践来看,造成本科导师制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症结主要在于对本科导师制的定位不准确。1从教学模式。
王艳勤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高校本科普通高校
二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民主想象
2013年
在二战后的民主潮流中,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基于时代的要求,主张"中国型的民主"应当两条腿走路,即政治的民主与经济的民主必须兼得。因此,调和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成为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在政治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自由知识分子固然希望一张票与一碗饭兼得,但他们仍然理性地在二者之间进行价值序列的优先性选择;经济民主内部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关系同样让自由知识分子颇费思量,争论的焦点在于计划社会是否必要。自由知识分子的民主想象凸显了他们的人民立场、建立现代国家的愿望以及从城市到乡村的目光转向,这些特点为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所作的选择提供了思想史的注脚。
王艳勤
关键词:政治民主经济民主自由知识分子
抗战后方的区域社会:战时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财产法秩序(1940-1945)
2017年
鄂西南因其自然生境与战略地位,在抗战后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透过民事司法档案来看,这一时期的鄂西南基本上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法体系当中。在国家的法定程序中,传统力量虽有惰性,但国家有效地利用了民间资源,内中既可看到国家力量的强大,亦可看到民众国家认同的加强。在国家权力面前,民间资源的力量作为一个矢量,究竟朝向积极的一面还是朝向消极的一面,有待于国家作出审慎的选择。尽管民众对于习惯法更加熟稔于心,但整体上国家法处于强势地位。从纠纷的解决过程来看,财产法秩序正是在民间与国家力量的综合较量中形成的。
王艳勤
关键词:鄂西南国家法
何种历史:公共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历史被引量:7
2018年
在公共史学视野下,口述历史具有来自公众、服务公众、公众参与、面向公众的家族共性,在共享对于历史的解释权时,应该接受公共阐释的规训,警惕强制阐释。口述历史接地气的气质是其时下受到欢迎的重要质素,口述有助于建构可信又可爱的历史,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实现,但需要以求真为前提,在职业史家和公共史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口述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它对历史抱持温情和敬意,是一种敬畏历史、致敬生命的实践,它把感性请回历史学,与见事不见人的历史书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当之无愧的"活历史"。
王艳勤
关键词:口述历史公共史学公众接地气求真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基础被引量:1
2011年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人权思想,其理论基础包括中国式个人主义、平衡主义自由观和功利主义权利思想。这些基础本身并不完全是中国固有传统的延续,它们的形成既有来自传统的资源,又有来自明治日本的经验,也有对西方人权思想与人权运动经验的选择。这种基础是否牢固与合理,成为决定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命运的重要因素。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在与马克思主义的较量当中之所以落于溃败,原因之一在于其理论基础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性。
王艳勤
关键词:自由主义人权个人主义权利
中国的口述史学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本文回顾了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口述史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中国口述史学的出路在于既要完善自己,又要善于以己之长补他者之短,从而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并为史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艳勤
新时代高校口述史课程思政的机制探赜
2022年
良好的制度支持、社会环境和校园基础,使得口述史课程思政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在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新时代,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学院内的学术资源和公共领域中的社会力量,为开展富有特色的口述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资源依托。口述史课程思政要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育人、育人为党为国”的路径,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口述实践扎根中国大地。
王艳勤
关键词:口述史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被引量:6
2012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权的历史重任。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双重权利,其成果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执政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使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制度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重要保障;实践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具体路径。中国共产党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不二法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选择;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体系,是中国对于人类的重要贡献。
王艳勤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抗战烽火中的《时代批评》与人权运动被引量:2
2013年
1941年,抗战进行到紧要关头,《时代批评》(半月刊)同人以笔为武器,在香港一隅发起了一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人权运动。各界人士在人权运动中积极探讨关于人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激烈控诉国民政府摧残人权的"滔天罪行",以期恢复全民拥护抗战、参加抗战的爱国权。此次人权运动,兼重理论与行动,在性质上是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的一环,在政治倾向上属于中间偏左,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大、范围广、时代感强的特点。
王艳勤
关键词:人权运动抗战
家产纠纷与社会秩序:20世纪40年代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宗族
2015年
20世纪40年代,鄂西南土家族地区频发家产纠纷,使得原本动荡的社会秩序显得更加无序。从民事档案看来,这一时期的宗族组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关系秩序和伦理原则,而不是功能性组织。宗族在分家析产、遗产继承以及寡妇再嫁中所扮演的角色,显示出这一时期宗族组织已经松散,宗族的权力只是在诸如宗祧继承等国家权力不愿触及或不能触及的领域上,还保有一定的力量。在相当程度上,国家法律的、行政的甚至公共媒介的力量都在悄然挑战宗族在传统社会中的权威,传统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王艳勤
关键词:鄂西南宗族土家族社会秩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