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琼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蛋白质
  • 6篇蛋白质组
  • 6篇蛋白质组学
  • 6篇白质
  • 5篇慢性
  • 4篇虚证
  • 4篇血浆
  • 3篇蛋白质组学分...
  • 3篇血浆蛋白
  • 3篇乙型
  • 3篇慢性乙型
  • 3篇肝炎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肝
  • 2篇乙型病毒
  • 2篇乙型病毒性肝...
  • 2篇证候
  • 2篇中医

机构

  • 5篇泸州医学院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7篇王磊琼
  • 5篇魏嵋
  • 4篇郭芳宏
  • 4篇刘友平
  • 3篇王小栋
  • 1篇李鸿章
  • 1篇李洪
  • 1篇刘鹏
  • 1篇赵喜新
  • 1篇汪静
  • 1篇段新科
  • 1篇董宝刚
  • 1篇娄冉
  • 1篇赵玉伟

传媒

  • 2篇光明中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B,CHB)湿热中阻证的本质内涵。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CHB湿热中阻证组(20例)及健康对照组(5名)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CHB湿热中阻证组2-DE检测获得8个有明显规律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点,通过质谱分析鉴定获得7个蛋白点(有1个蛋白点未检出结果):载脂蛋白C2(apoplipoprotein C2,APO-C2)、玻连蛋白(vitronectin,VN)、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T)、甲状腺素结合蛋白(transthyretin,TTHY)、载脂蛋白A1(APO-A1)、血清淀粉蛋白P(serum amyloid Pcomponent,SAMP)、载脂蛋白A4(APO-A4),其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O-A1、APO-A4蛋白点表达量有所升高,其余5个差异蛋白点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差异表达蛋白质APO-A1、APO-A4具有潜在的作为CHB湿热中阻证诊断、预后标记物或治疗靶点的意义。
魏嵋刘友平郭芳宏王磊琼王小栋李洪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血浆蛋白蛋白质组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虚证的蛋白质组学规律初探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与慢性乙肝中医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证候的对应关系,初步探索出慢性乙肝中医虚证的蛋白质组学规律,为中医临床辨识慢性乙肝虚证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方法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血浆蛋白质(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经质谱分析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①各组血浆蛋白2-DE图谱经ImageMaster2D Platinum V5.0软件分析,各组均可获得重复性稳定的蛋白点450±100个。②归纳总结图谱发现,慢性乙肝中医二虚证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差异,表现为蛋白点3、8、9(分别为APO-A2、Haptoglobin H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经质谱分析鉴定得出:蛋白点3为载脂蛋白A2(Apo-A2),蛋白点8、9为结合珠蛋白。结论①成功建立起慢性乙肝血浆蛋白质组2-DE图谱。②归纳总结慢性乙肝中医二虚证APO-A2、H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提示慢性乙肝中医二虚证具有相同的蛋白质变化规律,推测这些相同的蛋白质变化可能与慢性乙肝各中医虚型证型的形成机制有关。
王磊琼段新科董宝刚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被引量:1
2009年
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展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引领人们从新的视角认识生命现象。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证候学研究有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基础作为保障,在寻找辨证客观化依据,揭示中医"证"的本质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磊琼魏嵋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中医证候学
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血浆蛋白质组学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组间标准化总灰度值(%Vol)都相差2倍及以上的蛋白斑点共6个,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出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血浆蛋白中有明显规律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有4个: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AⅡ(ApoAⅡ)、结合珠蛋白(HPT)、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相对于正常健康对照组,这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都表现为明显下调趋势.结论:以上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组合性变化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诊断、预后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意义.
刘友平王磊琼郭芳宏王小栋魏嵋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血浆蛋白蛋白质组学
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在拔罐疗法中的罐斑显色差别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通过统一标准下的拔罐疗法来验证罐斑的颜色深浅是否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澄清感冒轻重与罐斑颜色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真空压力罐对感冒人群进行治疗,然后用同样口径和压力对同一个体进行对比,用数码相机对罐斑进行拍照,然后对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进行横向组与纵向组的对比。结果:感冒人群和正常人群有显色差别,纵向对比差别较横向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横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色差别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可以进行同一个体的纵向比较,异体之间受年龄、感冒天数、体质等影响较大。
赵喜新王磊琼李鸿章娄冉赵玉伟
关键词:拔罐疗法
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蛋白质组表达谱,初步探讨参与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及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获得了8个有明显规律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点,通过质谱分析鉴定获得7个蛋白质(蛋白点5、6为同一蛋白质):载脂蛋白C2(APO-C2)、玻连蛋白(vitronectin,VN)、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T)、甲状腺素结合蛋白(transthyretin,TTHY)、载脂蛋白A2(APO-A2)、血清淀粉蛋白P(serum amyloid P-component,SAMP)、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cin,RBP),其中APO-C2蛋白点表达量有所升高,其余6个差异蛋白点表现为明显下调趋势。结论:以上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组合性变化可能是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作为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诊断、预后标记物或治疗靶点的意义。
刘友平刘鹏汪静郭芳宏王磊琼魏嵋
关键词: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证血浆蛋白蛋白质组学
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蛋白质组表达谱,探讨参与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及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获得了8个有明显规律性变化的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有2个蛋白点表达量有所升高,6个差异蛋白点表现为明显下调趋势。结论研究发现的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
刘友平郭芳宏王磊琼王小栋魏嵋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血浆蛋白质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