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职业倦怠
  • 2篇精神科
  • 2篇精神科护士
  • 2篇倦怠
  • 2篇护士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资本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识知晓率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知晓率调查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王玫玲
  • 2篇陈文材
  • 1篇刘立恒
  • 1篇佐飞燕
  • 1篇黄先娥
  • 1篇刘修军
  • 1篇邓芳
  • 1篇董玲
  • 1篇周洋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医院142名精神科护士,使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和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护士心理资本越高,其职业倦怠感越低,反之,护士职业倦怠感越高,其心理资本则越低。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护士心理资本的方法,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感,以提高护理质量。
王玫玲邓芳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职业倦怠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M职业倦怠量表(MBI)、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武汉市某三甲医院1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以职业倦怠各维度为因变量,以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在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倦怠中情绪疲倦与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3个维度呈负相关,工作冷漠感亦与这3个维度呈负相关,而个人成就感则与这3个维度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存在疲倦感,护理管理者要注重提升护士自身能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水平,以降低其职业倦怠。
王玫玲刘立恒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自我概念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FN)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易感性的关系,以期为ADHD的遗传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ADHD易感性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8 458例样本(其中病例4 247例,对照4 211例)。分析结果显示,rs6265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性无关(显性模型:OR=0.96,95%CI:0.87~1.06,P=0.40;隐性模型:OR=1.01,95%CI:0.88~1.15,P=0.92;加性模型:OR=0.95,95%CI:0.85~1.08,P=0.45)。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易感性无关。
陈文材佐飞燕万莹王玫玲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META分析
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5岁常住居民2 400人,采用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预防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3.25%,平均得分为(14.65±3.36)分;女性平均得分为(14.75±3.07)分,男性为(14.58±2.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和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居住在中心城区者(15.15±3.12)分,30~45岁年龄者(15.08±3.23)分,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5.70±2.75)分,国企及事业单位人员(15.55±3.41)分,家庭月收入7 001~10 000元者(15.59±3.04)分,得分均较高;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显示认为非常需要心理健康知识的人员得分较高(15.84±3.17)分;不同获取知识途径中从网络获取精神卫生知识途径者得分最高(15.12±3.08)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居民精神卫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年龄低、受教育程度低、使用传统途径获取知识的居民是今后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的重点。有效运用互联网开展健康促进是精神卫生宣传的发展趋势。
董玲周洋陈文材王玫玲黄先娥刘修军
关键词: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