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 2021年
-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活动与心理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探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诚然,教育心理学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对教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运用好教育心理学可以转变教师社会角色,改善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社会地位,从而使教师适应教师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王强
-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
- 艾森克生平及其人格理论简介被引量:4
- 2011年
- H.J.艾森克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人格、心理测量、智力、犯罪、心理治疗等问题都有深有见地的研究。艾森克在人格理论方面独到的见解让他成为最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之一。本文介绍了艾森克的生平及其人格理论。
- 王强张广伟李颍
- 关键词:艾森克人格理论艾森克人格问卷
- 比较法学的目的和方法论
- 2012年
- 比较法学的目的和方法论是比较法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的论题,在比较法发展的同阶段对此有不同的认识。风行一时的功能性比较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盲点。比较法的方法应当是比较不同法律制度的客观存在的异同点,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外国法律制度更正确地认识本国的法律制度,而不是移植外国法律。比较法学的研究应当紧密结合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历史习惯。
- 王强
- 关键词:比较法方法论
- 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内涵逻辑、现实困境与消解路径被引量:3
- 2021年
- 劳动教育既是职业院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在经历“德智体美”四育融合的思潮后,劳动教育的开展,符合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新要求。现阶段,多数职业院校的劳动意识弱化,使得工作开展缓慢,其症结在于基本定位紊乱、资源设施缺位、逻辑建构不清、评价体系泛化等。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定位、完善资源设施、建立特色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实施以劳育人的根本目的,多元化、多方位、多维度地开创实施路径。
- 王强
-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
- “名师”魏书生及其对新时代教师的启示
- 2022年
-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育应从实然向应然转变。合适宜的教育得应于名师,这种名师并非个别或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魏书生作为我国新时期理论界与实践界“合二为一”的典范之一,无论是他的教学改革、教学思想,还是人格魅力、课堂管理等都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提供许多新的启示。新时代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不仅立学生之德,使学生成人、成才、成事,还立教师之德,使教师成型、成功、成名,以此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 王强
- 关键词:教育名师
- 网络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
- 网络心理咨询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又刚刚起步的行业,而目前国内对网络心理咨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并建构网络心理咨询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为我国网络心理咨询师的筛选和培训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网络心理咨询的职...
- 王强
-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行为事件访谈法信度
- 文献传递
- 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
- 2011年
- 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交际圈封闭而且单一,每天面对的都是监狱服刑人员。同时,近几年越狱事件的频发也给监狱警察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监狱警察这一特殊群体遇到的特殊压力,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时的减压方法,包括锻炼、社会支持、业余活动等方式。
- 张广伟王强孟凡浩
- 关键词:监狱警察心理压力
-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消解路径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教育的转型发展,家校合作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意识形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仍出现“权责边界模糊,基本定位紊乱”“沟通意识淡化,合作效果不佳”“合作形式单一,实效性能缺乏”等症结。其缘由在于家校双方立场不一、视角不同、定位不准。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实现“三全育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逻辑起点,试图回归家庭教育与学校本质,挖掘基本内涵,立足学生主体的发展,从而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因此,家校双方应厘清家校双方责任、明确家校共育原则、健全家校沟通制度、提高学生中心地位,从而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王强
-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消解路径
- 校外培训机构的价值定位、现实问题与治理路径被引量:1
- 2023年
- 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理应做到与学校教育“联动”,共同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现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办学标准不达标、办学过程不详实、办学行为不规范等症结,不仅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还影响了主流学校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家长带来严重的负担。此症结的深层根源在于校外培训机构定位模糊、功能错位、目的不纯。为促进教育良性发展,需要厘清校外培训机构的价值定位,并通过多主体合作的方式,规范校培发展,提出治理路径,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