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乾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肾移植
  • 7篇移植肾
  • 7篇肾功能
  • 6篇移植肾功能
  • 5篇排斥
  • 4篇抗MICA抗...
  • 4篇抗体
  • 4篇抗原
  • 4篇HLA
  • 3篇动态监测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移植物
  • 3篇移植物排斥
  • 3篇肾移植术
  • 3篇肾移植术后
  • 3篇术后
  • 3篇排斥反应
  • 3篇组织相容性
  • 3篇位点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王乾
  • 12篇侯建全
  • 8篇何军
  • 8篇袁晓妮
  • 8篇温端改
  • 5篇鲍晓晶
  • 4篇李强
  • 3篇钟键
  • 3篇邱桥成
  • 2篇诸明
  • 1篇钟健
  • 1篇严春寅
  • 1篇李扬
  • 1篇王振杰
  • 1篇贾梦瑞
  • 1篇阮钧
  • 1篇王云炎
  • 1篇王炎云
  • 1篇李琛
  • 1篇张江磊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移植术后抗HLA抗体升高对移植肾功能的慢性损害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抗HLA抗体升高对移植肾功能的慢性损害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7例肾移植术后半年以上受者的抗HLA抗体水平,根据抗HLA抗体水平的不同,将受者分为抗HLA抗体(≥10%)阳性组和抗HLA抗体(〈10%)阴性组。再根据阳性组中抗HLA抗体类别的不同,将受者分为抗HLA—Ⅰ类抗体阳性、Ⅱ类抗体阴性(Ⅰ+Ⅱ-)组,抗HLA—Ⅰ类、Ⅱ类抗体均阳性(Ⅰ+Ⅱ+)组和抗HⅠ。A-Ⅰ类抗体阴性、Ⅱ类抗体阳性(Ⅰ-Ⅱ+)组。观察和比较各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肌酐(Cr)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受者中,抗HLA抗体阴性组41例(71.9%),阳性组16例(28.1%);阳性组中,Ⅰ+Ⅱ-组和Ⅰ+Ⅱ+组受者各3例-组10例。抗HⅠ。A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受者的肾移植术后时间分别为(4.55±3.16)年和(6.64±3.66)年(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抗HLA抗体阳性者呈上升趋势。抗HLA抗体阴性组有13例(31.7%)血Cr异常,平均血Cr水平为(92.12±27.52)μmol/L;阳性组有13例(81.3%)血Cr异常,平均血cr水平为(191.81±119.95)ymol/L,其中又以Ⅰ+Ⅱ+组的受者血Cr水平最高,为(213.00±165.38)μmol/L,与抗HLA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抗HLA抗体升高是影响肾移植预后的重要标志物;尤其是抗HLA-Ⅱ类抗体升高对移植肾功能有慢性损害作用。
王乾侯建全何军袁晓妮鲍晓晶温端改
关键词:肾移植HLA抗原移植免疫学
动态监测供者特异性抗体与非供者特异性抗体判断移植肾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动态监测肾移植前后供者HIJA特异性抗体(DSA)及非供者HLA特异性抗体(NDSA)的变化,观察其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Luminex)技术检测8例肾移植患者术前HIA基因分型、术前和术后的特异性HLA抗体改变。结果术前HLA抗体阴性者4例,术后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另3例半年内HLA抗体阴性,肾功能良好。2例移植前后检测HLA抗体阳性,术后半年抗体滴度明显逐渐增高,分离出DR11(DSA);DR12、DQ7、DQ8(NDSA)。1例术前存在A11(DSA),A34(NDSA)抗体,术后1个月始NDSA增多,且其分值呈上升趋势。1例术前存在DR15(DSA)抗体,术后1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结论肾移植前受者存在DSA会导致移植肾急性排斥,特别是存在HLA-Ⅱ类抗体。在随访期间HLA抗体滴度和类型持续升高者,应鉴定其DSA与NDSA类型,尽早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移植’肾功能减退及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诸明侯建全何军袁晓妮王乾阮钧
关键词:肾移植抗体肾功能
肾移植术后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的变化及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7例肾移植患者的HLA抗体水平、类别及特异性,根据HLA抗体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HLA抗体(≥10...
王乾侯建全
关键词:移植肾功能抗体水平肾移植术后HLA
文献传递
肾移植前后动态监测抗HLA和抗MICA抗体的表达对排斥反应的预示作用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动态监测抗HLA与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的表达对排斥反应的预示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流式液相芯片技术检测41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的抗HLA和抗MICA抗体,
侯建全何军袁晓妮王乾
关键词:排斥反应肾移植HLA动态监测
文献传递
抗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抗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特异性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监测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抗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MI—CA)抗体在移植肾功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流式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35例等待肾移植患者中的抗HLA和抗MICA抗体,其中33例肾移植患者接受了2年的动态随访;采用PCR—SSOP方法进行HLA和MICA基因分型并鉴定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和非供者特异性抗体(NDSA),结合血清肌酐水平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1%等待肾移植患者(46/135)预存抗HLA和抗MICA抗体。动态随访33例肾移植患者:20例患者移植前后抗体均阴性;10例患者移植前后抗体阳性且类型未改变;3例患者移植6个月后产生新生抗体(9.1%)。2例移植前抗体阴性,移植后6个月新生A33、A31和DQ7、DR17、DR18为NDSA抗体,移植后1、2年新生DR12和DR11为DSA抗体;1例移植后1年新增MICA27和MICA02特异性抗体的同时新生HLA,B41、A32抗体。在33例肾移植患者中,抗体阳性组患者与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A抗体阳性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无论肾移植前患者是否预存抗HLA和抗MICA抗体,移植后动态监测抗HLA和抗MICA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对预警排斥反应的发生和指导临床治疗来防止移植肾功能减退均具有一定价值。
袁晓妮何军侯建全王乾李强鲍晓晶邱桥成李扬王炎云温端改
关键词:抗HLA抗体抗MICA抗体
抗HLA和抗MICA抗体的表达对移植肾功能和急性排斥反应的预示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抗HLA与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的表达对移植肾功能和急性排斥反应的预示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流式液相芯片技术检测41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的抗HLA和抗MICA抗体,其中37例接受了1、3、6个月及1、2、3年的动态随访.分析抗HLA和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及其与血清肌酐和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移植前共有9例(22.0%,9/41)预存抗HLA或(和)抗MICA抗体,其中抗HLA抗体阳性2例(4.9%,2/41),抗MICA抗体阳性6例(14.6%,6/41),抗HLA和抗MICA抗体均阳性1例(2.4%,1/41).另外有5例抗MICA抗体可疑阳性.除1例的抗MICA抗体为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外,其余均为非供者特异性抗体(NDSA).37例随访者中,6例新生抗HLA抗体(16.2%),3例新生抗MICA抗体(8.1%),新生抗HLA抗体者的抗体滴度在随访3年中呈现上升趋势.9例预存抗体的受者,有4例(44.4%,4/9)发生排斥反应;6例新生抗HLA抗体的受者中,有3例(50.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而3例新生抗MICA抗体的受者均无排斥反应发生,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抗HLA抗体产生较早(术后3 d和7 d)的2例受者均检测到抗HLAⅡ类DSA,其移植肾均因排斥反应而切除.预存抗MICA抗体,且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者在随访的每个时间点上的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预存抗MICA抗体但无排斥反应者(P<0.05);移植前抗HLA和抗MICA抗体均阴性者,术后发生排斥反应者在随访的每个时间点上的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抗体阴性且无排斥反应者(P<0.01);无论是新生抗HLA抗体还是抗MICA抗体,移植后1个月发生排斥反应者的血肌酐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且无排斥反应者(P<0.01).结论 预存和新生抗HLA抗体是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而供、受者HLA和MICA基因错配是产生新生抗体的重要原因.
侯建全何军袁晓妮王乾王云炎李强张江磊李琛鲍晓晶邱桥成李扬温端改
关键词:HLA抗原移植物排斥肾功能试验
经皮下隧道留置带CUFF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体会被引量:2
2007年
动静脉内瘘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行内瘘。我们对37例患者用带Cuff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37例血液透析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24~85岁,平均64.3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性肾病1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
贾梦瑞严春寅王振杰王乾
关键词:血液透析通路经皮下隧道导管慢性肾小球肾炎留置糖尿病性肾病
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基因多态性在预判肾移植物排斥中的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I类相关链A位点(MICA)基因多态性和抗MICA特异性抗体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液相芯片技术对40例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前和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动态检测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分值的变化,同时采用SSOP方法分析16对肾移植供受者的MICA基因分型,并把MICA基因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特征性分为G1组和G2组。结果在40例肾移植中尸体供肾35例,亲缘活体供肾5例。35例肾移植受者均带肾存活良好,其中33例接受动态随访。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为12例,其中抗MICA抗体10例、抗HLA-I类+MICA抗体2例;4例分为MICA-G1组、6例分为MICA-G2组、2例共为MICA-G1和G2组。16对供受者MIC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MICA-G1组中频率M﹡002最高,M﹡007次之;MICA-G2组中频率M﹡008最高,M﹡009和M﹡019次之。33例移植术后有4例新生抗MICA抗体,3例新生抗HLA抗体,均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和抗非供者特异性抗体。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在移植术后1~2年的动态随访中其特异性均未改变,而抗体的阳性分值呈现高低的变化。12例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中的3例和抗体阴性1例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肌酐和肾动脉阻力指数升高。33例动态随访资料显示:无论是MICA基因频率分布特点,还是抗MICA特异性抗体类型与排斥反应的关系,M﹡002、M﹡004、M﹡008、M﹡019和M﹡001基因型最常见,但未见MICA﹡012和MICA﹡006基因型。结论移植术前分析供受者的MICA基因多态性,受者的特异性抗体鉴定和特征性分组;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MICA抗体的变化,是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排斥的重要靶分子。
袁晓妮何军侯建全温端改鲍晓晶邱桥成王乾钟键李强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抗体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基因多态性在预判肾移植物排斥中的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MICA)基因多态性和抗MICA特异性抗体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液相芯片技术对40例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前和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动态检测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分值的变化,同时采用SSOP方法分析16对肾移植供受者的MICA基因分型,并把MICA基因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特征性分为G1组和G2组。结果在40例肾移植中尸体供肾35例,亲缘活体供肾5例。35例肾移植受者均带肾存活良好,其中33例接受动态随访。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为12例,其中抗MICA抗体10例、抗HLA-Ⅰ类+MICA抗体2例;4例分为MICA-G1组、6例分为MICA-G2组、2例共为MICA-G1和G2组。16对供受者MIC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MICA-G1组中频率M﹡002最高,M﹡007次之;MICA-G2组中频率M﹡008最高,M﹡009和M﹡019次之。33例移植术后有4例新生抗MICA抗体,3例新生抗HLA抗体,均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和抗非供者特异性抗体。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在移植术后1~2年的动态随访中其特异性均未改变,而抗体的阳性分值呈现高低的变化。12例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中的3例和抗体阴性1例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肌酐和肾动脉阻力指数升高。33例动态随访资料显示:无论是MICA基因频率分布特点,还是抗MICA特异性抗体类型与排斥反应的关系,M﹡002、M﹡004、M﹡008、M﹡019和M﹡001基因型最常见,但未见MICA﹡012和MICA﹡006基因型。结论移植术前分析供受者的MICA基因多态性,受者的特异性抗体鉴定和特征性分组;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MICA抗体的变化,是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排斥的重要靶分子。
何军侯建全袁晓妮温端改鲍晓晶邱桥成王乾钟键李强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肾移植排斥
肾移植术后新合成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新合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denovo)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4例肾移植术前HLA抗体阴性者术后新生的HLA抗体水平。抗体阳性者检测其特异性,并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分析新合成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54例患者中,HLA抗体阳性13例(24.1%),其中Ⅰ类抗体阳性2例(3.7%),Ⅱ类抗体阳性9例(16.7%),Ⅰ类及Ⅱ类抗体均为阳性2例(3.7%)。HLA抗体阳性组血清SCr水平及SCr异常者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P<0.01)。HLA-Ⅱ类抗体水平升高者多伴有SCr水平升高。结论肾移植术后新合成HLA抗体会损害移植肾功能,以HLA-Ⅱ类抗体作用更明显;肾移植术后应监测HLA抗体的变化,对于抗体阳性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王乾侯建全何军袁晓妮鲍晓晶温端改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