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川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动静脉畸形的病理学特点及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作用
- 2010年
- 脑动静脉畸形(AVMs)是最普遍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之一。此疾病存在出血性卒中、癫痫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危及生命和健康的风险,成人患病率为18/100000.年发病率为1/100000。尽管AVMs不是脑卒中的最常见原因.却是青年人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ICH)的主要单一性原因.其年出血率为0.5/100000。AVMs不仅是颅内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也是颅内再出血、癫痫和慢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现就其病理学特点及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影响作用综述如下。
- 牛弘川王嵘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病理学特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再出血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壁病理特点及血管内皮素-1在其中的表达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s)血管壁病理结构特点,半定量检测AVMs血管壁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以探讨其与AVMs破裂的关系。方法对31例AVMs患者(未破裂型15例,破裂型16例)手术切除的畸形血管内壁进行Masson常规病理染色,观察对照组(其他颅脑手术中切除的正常血管组织)、未破裂型和破裂型AVMs血管壁结构及内皮完整度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半定量分析血管壁内ET-1分布.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VMs未破裂组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中膜层平滑肌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增生;AVMs破裂组血管壁内皮受损严重,平滑肌明显减少,几乎均为胶原纤维所替代。对照组、未破裂组和破裂组的ET-1平均灰度值依次为0.167±0.004、0.196±0.007和0.231±0.012,破裂组ET-1含量高于未破裂组(P=0.019)和对照组(P<0.001).未破裂组ET-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AVMs血管壁存在损伤,破裂型AVMs血管壁损伤更为严重。ET-1在破裂型AVMs血管壁中高表达。
- 牛弘川王嵘王学江薛晓伟杨明段然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病理结构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壁病理特点及血管内皮相关因子研究
- 目的:探索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壁病理形态及血管内皮相关因子对破裂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30例AVMs组织标本和13例对照正常血管组织标本进行研究.以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
- 牛弘川王嵘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