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彦军
作品数:
9
被引量:11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钱正安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
吕世华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
吴统文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
张敏锋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
刘晓东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9篇
天文地球
主题
5篇
青藏
5篇
青藏高原
3篇
气候
3篇
环流
2篇
地形
2篇
地形影响
2篇
动力影响
2篇
大气环流
1篇
移速
1篇
有限区域模式
1篇
域模式
1篇
沙尘
1篇
沙尘暴
1篇
试验结果
1篇
数值模拟
1篇
频数
1篇
平均环流
1篇
气候形成
1篇
气候学
1篇
气候影响
机构
9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9篇
焦彦军
8篇
钱正安
1篇
刘晓东
1篇
吴统文
1篇
吕世华
1篇
张敏锋
传媒
4篇
高原气象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科学进展
1篇
大气情报
1篇
干旱气象
年份
2篇
1998
3篇
1997
1篇
1995
2篇
1994
1篇
1991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中、美和苏丹强沙尘暴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997年
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强沙尘暴,对中、美和苏丹三地的强沙尘暴个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钱正安
焦彦军
关键词:
强沙尘暴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温压湿场的时空统计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利用1979年夏季(6—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及1979/1980年冬季(12—2月)的高空及地面温压湿场资料,分析了它们的时空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相关函数分布虽也呈长轴为东西向的椭圆形,但可能因地形影响而不同于我国东半部。其相关程度高度场优于温度场,露点温度场又更次之;冬季优于夏季;对流层高层优于中低层。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持续性较好,特别是夏季对流层高层的温压场。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拟合了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相关函数随距离变化的解析式,还拟合了用高原中部站表示高原西部站温压湿场,以及用同站前期温压湿场表示实时场的表达式,这些拟合关系可用于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诊断及客观分析。
焦彦军
吴声金
钱正安
关键词:
温压
青藏高原
关于陆面过程及其参数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997年
焦彦军
钱正安
关键词:
陆面过程
参数化
气候影响
青藏高原气象学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被引量:48
1997年
分高原天气学、高原气候学、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以及高原数值预报和模拟四方面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兼及国外)青藏高原气象学的主要进展,也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钱正安
焦彦军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象学
气候学
大气环流
冬季青藏高原对东移大槽动力影响的研究 (Ⅱ)理想初始场、地形场的构造和数值试验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8
1994年
为了以数值试验手段定量地再现青藏高原地形对冬季东移大槽的影响,也同时讨论冬季亚洲不同高空环流形势下地形对东移槽影响的差别,本文使用我所6层有限区域格点模式,首先根据该模式对初始场的需要,也源于冬季亚洲地区高空流型的特点,构造了以基本斜压西风气流加高空西风急流,并在其上迭加正弦波槽扰动为主要特征的环境流场等的理想初始场及理想地形场。然后,根据不同流场成员和地形的组合,设计了13个数值模拟试验。接着,利用整层无辐散初始化方案,固定侧边界条件,对各试验积分4—5天,最后分析各试验中东移槽的行为。本研究第三部分的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9〕,模式计算稳定,模拟结果合理,说明文中理想场的构造是协调的、合理的,也比较接近实际。侧边界条件及初始场的预处理也大体是合适的。
焦彦军
钱正安
关键词:
地形影响
动力影响
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数值模拟——高原地形和环流场等的影响
被引量:40
1998年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钱正安
吴统文
吕世华
焦彦军
关键词:
夏季
干旱
气候形成
数值模拟
环流场
利用有限区域模式对1979年1月东亚平均环流和寒潮过程的初步模拟试验
被引量:3
1998年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有限区域数值模式,由FGGEIIb分析场提供模式的初始条件和随时间变化的侧边界条件,通过长时间连续积分对东亚地区5625~6375°N、61375~13875°E范围内,1979年1月的平均环流和寒潮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试验研究。文中首先考察了在研究时段内长时间积分后,模式的计算性能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强加于模式的侧边界条件的作用,可以使得误差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通过对24小时变高、24小时变温负中心值和逐日温压场的分析,发现模式对中长期天气过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因而具有区域气候模拟的潜力。
张敏锋
刘晓东
焦彦军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大气环流
冬季青藏高原对东移大槽动力影响的研究Ⅲ.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7
1995年
:具体分析了本文Ⅱ的模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试验较清楚地再现了青藏高原地形对西风气流的影响,也显示了不同地形、急流的有无、强度和位置以及初始槽强度和基本气流斜压性的强度对东移槽的影响。这些结果有的清楚地再现了过去熟知的或还不很清楚的地形影响事实,有的可为东移槽的预报提供着眼点。
钱正安
焦彦军
关键词:
地形影响
气流
急流
动力影响
青藏高原
冬季青藏高原对东移大槽动力影响的研究 (Ⅰ) 若干统计事实
被引量:11
1994年
本文利用5年冬季(11—3月)逐日500hPa历史天气图资料,比较客观定量地统计了25°—60°N,50°—120°E范围内东移大槽的频数分布、东移路径、移速和强度等,借以剖析青藏高原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统计区内平均每月有8次东移大槽过程。青藏高原西侧的中亚细亚地区是大槽出现的最高频区。大槽常沿西路、西北路、南路和偏北路径(特别是前二者)东移。西路和西北路槽(特别是前者)在上高原时,因地形的阻挡和减弱作用,移速减慢,强度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槽底北缩,槽线北抬;在进入北疆盆地及高原东北侧下坡时,都有再度加速、加强和南伸现象。南路槽在移至高原西侧时移速亦减慢,槽轴线由N-S向逐渐转为NW-SE向。
焦彦军
钱正安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频数
移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