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照立
- 作品数:35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C组给予参芎注射液治疗。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黏度(高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随访观察TIA复发情况并判断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96.15%,明显高于B组的78.72%和C组的74.51%;A组患者APTT、PT、TG、TC、HDL、LDL指标均明显改善,B、C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A组治疗期间发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半年内复发及发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均明显少于B、C两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和参芎注射液联用可以明显提高TIA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脂和LDL水平,有利于TIA的治疗和脑梗死的预防。
- 沈照立薛飞沈睿楼美清陈先震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参芎脑梗死
- 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被引量:2
- 2013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内镜手术具有视野宽广、操作灵活、创伤小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4月起一组垂体巨腺瘤病例内镜手术的疗效.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连续采用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的垂体巨腺瘤患者共3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21 ~76岁,平均53.4岁.主要临床表现:视力、视野障碍28例,月经周期紊乱6例,头痛、头晕5例,肢端肥大2例,泌乳2例,糖尿病1例,眼睑下垂1例,三叉神经痛1例,昏迷1例.Knosp 0~2级14例,Knosp 3级6例,Knosp4级19例.无功能腺瘤27例,功能型腺瘤12例.术前患者均行增强MRI检查,肿瘤最大径4.01~6.92 cm,平均4.56 cm.泌乳素(PRL)腺瘤10例,术前检测PRL为191 ~>470 μg/L(超过我院检验科上限).生长激素(GH)腺瘤2例,术前检测GH为16.3 ~> 20 μg/L(超过我院检验科上限).术前3d开始口服强的松5 mg,3次/d.术前24 h行鞍区MRI增强薄层扫描供导航用.
- 薛亚军赵耀东崔大明王柯沈照立沈睿薛飞楼美清
- 关键词:大型垂体腺瘤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导航垂体巨腺瘤术前患者
- 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复杂垂体腺瘤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分析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复杂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9月采用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垂体腺瘤患者的疗效。患者具有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肿瘤直径〉4 cm(34例),Knosp分级3~4级(41例),复发或残留腺瘤(17例)。所有患者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使用神经导航辅助。术后行视力、神经影像及内分泌学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无功能腺瘤33例,功能性腺瘤27例;肿瘤行大体全切42例,大部切除11例,部分切除7例。术后视力改善32例,内分泌治愈8例。直径〉4 cm腺瘤大体全切18例,Knosp分级3~4级腺瘤大体全切23例,复发或残留腺瘤大体全切12例。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4例,脑脊液鼻漏3例,尿量增多1例,术区出血导致视力下降、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嗜睡1例,再手术5例。结论: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复杂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对Knosp分级4级的侵袭性腺瘤、复杂功能性腺瘤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 薛亚军赵耀东崔大明沈照立楼美清
- 关键词:垂体巨腺瘤侵袭性垂体瘤神经内镜神经导航
- 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被引量:4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1例。男40例,女51例。首次手术75例,因残留或复发再次手术16例。年龄12~75岁,平均48.7岁。肿瘤最大径〈1cm11例,1~4cm63例,〉4cm17例。Knosp0—2级57例,Knosp3级19例,Knosp4级15例。无功能腺瘤54例,功能性腺瘤37例。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神经导航辅助。术后行视力、神经影像及内分泌随访,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肿瘤大体全切74例(81%,74/91),大部切除13例,部分切除4例。Knosp0—2级腺瘤大体全切54例(95%,54/57),Knosp3级腺瘤大体全切17例(90%,17/19),Knosp4级腺瘤大体全切3例(20%,3/15)。术后视力改善32例(87%,32/37),内分泌治愈21例(57%,21/37)。术后电解质紊乱4例,脑脊液漏3例,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尿量增多2例,一过性视力障碍、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颅内感染、蝶窦炎性反应、术区出血各1例。结论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安全、有效,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可进一步增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薛亚军楼美清赵耀东王柯崔大明沈睿沈照立薛飞
- 关键词:神经内镜神经导航
-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肢体症状与皮质脊髓束弥散张量成像数值的相关性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数值采集与测定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患者的大脑脚皮质脊髓束受损与单侧肢体乏力、步态不稳或偏瘫等肢体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0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SDH患者肢体症状分为阴性和阳性2组,行头颅DTI检测。数据采集后测定两侧大脑脚前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FA比率(FA ratio,rFA)、ADC比率(ADC ratio,rADC)。结果:阴性组内双侧大脑脚病灶侧FA(affected side FA,aFA)与病灶相对侧(contralateral side FA,cF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8±0.02比0.70±0.02,P=0.075);而阳性组内大脑脚aFA显著低于cFA(0.42±0.07比0.71±0.08,P<0.05)。阴性组及阳性组组间r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阴性组内双侧大脑脚病灶侧ADC(affected side ADC,aADC)与病灶相对侧ADC(contralateral sideADC,cAD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0.28比8.17±0.28,P=0.674);而阳性组内大脑脚aADC显著高于cADC(8.11±0.86比6.18±0.83,P<0.05)。阴性组及阳性组组间r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CSDH患者病灶侧大脑脚皮质脊髓束受损可能是引起患者肢体症状的原因之一。DTI技术在术前评价皮质脊髓束损伤和手术指征的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陈雪林楼美清赵耀东崔大明薛亚军孔伟沈照立沈睿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弥散张量成像
- 微创改良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脑室—心房分流术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应用颈内静脉穿刺术,通过8F可撕开导管鞘将V-A分流管心房端引至右心房,
- 王文华陈先震沈照立薛飞
- 经额部纵裂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探讨
- 楼美清陈先震卢亦成赵耀东沈照立张翔张征宇沈睿
- 纵裂入路治疗胼胝体区胶质瘤的手术策略
- 目的提高胼胝体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科治疗胼胝体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术中操作和术后并发症。
- 楼美清陈先震赵耀东陈左权尹嘉张全斌沈照立
- 关键词:纵裂入路
-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微小RNA-21与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索microRNAR-21(miR-21)与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215例胶质瘤(胶质瘤组)和50例正常人脑组织(对照组)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iR-21在胶质瘤组中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4.222±1.755)明显高于对照组织(1.064±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对照组中的表达率(100.00%)高于胶质瘤组(4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中miR-21的表达量与PTEN在胶质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448,P<0.05)。结论 miR-2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升高,可能通过负性调节PTEN的表达,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二者的表达可以显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通过检测二者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有助于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 薛飞沈照立沈睿陈先震
- 关键词:脑胶质瘤
- 人蛛网膜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2008年
- 目的建立人蛛网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人蛛网膜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培养的蛛网膜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检查和鉴定。结果人蛛网膜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培养传代。原代培养细胞大多48 h贴壁,8 d后旺盛生长,15 d形成单层。传代培养细胞次日贴壁,10 d形成单层。培养细胞呈扁平多角形,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微绒毛。蛛网膜细胞胞质染色质丰富,分布均匀,胞浆中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中等发达,可观察到丰富的高尔基体、核糖体和少量溶酶体,中间丝和微丝形成细胞骨架。cytokeratin 8及18、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结论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成功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的人蛛网膜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吴小康信照亮谢鑫陈震孙继平王文华沈照立
- 关键词:细胞培养CYTOKERATI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法